王老太放生73条鲫鱼积德死后却入地狱道,阎王冷笑:等你300年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5 00:58 1

摘要:话说这城北的王老太,那可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活菩萨。我打小就认识她,那会儿我还是个毛头小子,经常跟着我奶奶去普济寺上香。王老太总是比我们到得早,跪在蒲团上念经,那神情庄严得就像菩萨下凡。

俗话说得好:“放生积德,必有善报。”

可城北王老太放生了整整一辈子,临终前还特意放了73条大鲫鱼,街坊四邻都说她这下铁定能上西天了。

谁知老太太刚咽气,我家那串传了三代的檀香佛珠竟然“啪”地一声断了!

更邪门的是,当晚就有老渔夫跑来找我,指着那护城河冷笑道:“你们这是在作孽啊,那老太太这回可摊上大事了!”

听他这么一说,我心里咯噔一下,这背后莫不是藏着什么事...

01

话说这城北的王老太,那可真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活菩萨。我打小就认识她,那会儿我还是个毛头小子,经常跟着我奶奶去普济寺上香。王老太总是比我们到得早,跪在蒲团上念经,那神情庄严得就像菩萨下凡。

王老太本姓什么,如今已经没人记得了。大家只知道,她自打嫁到城北张家,就是个心善如佛的好人。中年丧夫,一个人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大儿子开了个粮油铺,二儿子做布匹生意,家境算是殷实。按理说,这样的晚年该是享福的时候,可王老太偏偏对这人世间的荣华富贵没半点留恋。

自从老伴走后,她就开始长斋茹素,一心向佛。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点上一炷香,对着西天跪在蒲团上,诵一个时辰的《地藏经》。那声音低沉而虔诚,听得人心里都跟着平静下来。

我还记得她那间简朴的小屋,除了一张木床、一套桌椅,就是供桌上那尊慈眉善目的观音菩萨像。墙上贴着手抄的经书,每个字都工工整整,可见用心之深。她的饭食永远是青菜豆腐配糙米饭,连一点荤腥的油花都不沾。

儿子们每月给她的钱,她分文不取,全都攒了下来。这些钱,她只用在两个地方。

一是给镇西普济寺的菩萨重塑金身,添置香油。二是她做得最多、最让十里八乡称道的一件大善事——放生。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她都会雷打不动地去镇东的菜市场,将那些即将被宰杀的鸡、鸭、鱼、龟尽数买下,然后亲自带到镇外的清水河边,一一放归自然。每次放生,她都会为这些生灵念上一段往生咒,脸上总是挂着那种悲天悯人的、菩萨般的慈悲微笑。

我亲眼见过她放生的场面,那叫一个庄严肃穆。她会把买来的活物放在竹篮里,一边走一边轻声念着:“南无阿弥陀佛,愿你们脱离苦海,早日转生善道。”到了河边,她会一个一个地将它们放入水中,就像在进行什么神圣的仪式。

她的善名越传越远,人们都说王老太是佛祖派到人间来点化世人的。谁家孩子有了病痛,都会来求她念上一段经,讨几颗她供在佛前的“功德豆”。说来也怪,常常颇有奇效。有一回,邻居家的小娃高烧不退,王老太给了几颗功德豆,让用温水化开给孩子喝,没想到当晚就退烧了。

在所有人心中,王老太就是个完美无瑕的在世圣人。她自己也对此深信不疑,相信自己这一生的功德,足以让她在百年之后跳出六道轮回,免受地狱之苦,往生净土。

可我万万没想到,就在她八十三岁那年春天,一切都变了样。

02

王老太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善举,发生在她七十三岁生辰那天。

按照我们这里的规矩,七十三是人一生中的一个大坎,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为了积攒功德,顺利渡过此劫,王老太决定举行一场她这一生中规模最盛大、也最虔诚的放生仪式。

她提前一个月,就将自己毕生的积蓄全都取了出来。她托人去百里外的洪泽湖,采买最新鲜、最大、最有灵性的活鲫鱼。不多不少,正好七十三条。

我有幸参与了那次采买。那些鲫鱼,每一条都有一尺多长,通体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在木桶里游动得矫健有力。更奇怪的是,这些鱼儿似乎特别温顺,即使被捞起来也不怎么挣扎,就像通了人性一般。

生辰那天,王老太包了一辆大车,请来了普济寺的住持觉远法师,带着合寺的僧众,还有她的两个儿子,以及无数自发跟随的善男信女,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清水河最大的一个渡口。

那场面,真叫个庄严盛大。觉远法师亲自设法坛,为这七十三条即将重获新生的鲫鱼进行了一场长达一个时辰的开光祈福。梵音阵阵,香烟缭绕,连天上的云彩都仿佛被这虔诚感动,聚拢成莲花的形状。

王老太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色布衣,头上包着白头巾,亲手将第一条鲫鱼从木桶中捧起。那鱼儿似乎也通人性,竟然没有挣扎,只是用那双圆睁的鱼眼静静地看着她。

“去吧,去吧。”王老太的声音充满了慈悲,“今日我放你一条生路,愿你来世脱离畜生道,转世为人,得闻佛法,共登极乐。”

说完,她将那条鲫鱼轻轻地放入水中。

一条,两条,三条……七十三条银色的鲫鱼被陆续放入河中,它们在水中欢快地摆动着尾巴,组成一个银色的方阵,久久不愿离去。

岸边所有的人都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连我这个半大小子都被这场面感动得热泪盈眶。大家都在夸赞王老太的功德无量,说她这辈子积的德,足够她在西方极乐世界占个好位置了。

然而,就在这片祥和的氛围中,人群角落里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皮肤被晒得黝黑的老渔夫,却摇了摇头。

他叫谢老三,在清水河上打了一辈子鱼,是个地地道道的老河工。他看着河里那些欢腾的鲫鱼,又看了看岸上那个满脸慈悲的老太太,只是用一种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长长地叹了口气。

“罪过啊,罪过……”

“这哪里是放生,这分明是在害命啊……”

他的声音很快就被周围的赞美声淹没,没有人在意这个古怪渔夫的胡言乱语。可我离得近,听得真切,心里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河里那条被第一个放生的、最大最壮的鲫鱼,突然掉转了方向。它逆着水流游回到岸边,拼命地张开嘴,对着岸上的王老太一开一合,像是在对她说着什么。

王老太只当是它在向自己叩谢救命之恩,微笑着对那条鱼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

那条鱼深深地看了她最后一眼,然后才摆动尾巴,头也不回地消失在了浑浊的河水深处。

当时我只觉得这条鱼有些异常,但也没太在意。直到后来发生的事,我才明白,那条鱼不是在感谢,而是在控诉!

03

王老太是在八十三岁那年初冬,寿终正寝的。

那天晚上,我正在家里读书,突然听到“啪”的一声脆响。我回头一看,挂在墙上那串传了三代的檀香佛珠竟然断了,一颗颗珠子滚落在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奶奶生前常说,佛珠无故而断,必有大事发生。我心里一惊,连忙收拾好珠子,可心里总是不安。

第二天一早,就听到街坊传来消息:王老太走了。

她走得很安详,就像睡着了一般。发现的时候,她的脸上还带着一丝微笑,仿佛梦见了什么美好的事物。床头的小香炉里,最后一缕檀香正袅袅升起。她那串盘了六十多年的小叶紫檀佛珠,还安静地握在手中。

整个城北的街坊邻里听闻此事,无不扼腕叹息,双手合十念一声“阿弥陀佛”。在所有人眼中,王老太这样的大善人,死后必定是佛光接引,直登西方极乐世界。

她的两个儿子也为此感到无比骄傲和欣慰,强忍着悲痛为母亲准备了一场极其风光的水陆道场,请来城里最有名的得道高僧,为她诵经超度七七四十九天。

可就在王老太刚咽气的当晚,那个叫谢老三的渔夫却找上了门。

他脸色铁青,眼神中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恐惧,一见到我就抓住我的胳膊:“小兄弟,大事不好了!那个王老太,她这回可闯大祸了!”

我被他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谢大爷,您这是怎么了?王老太积德行善一辈子,怎么会闯祸?”

谢老三摇摇头,指着外面的清水河:“你有所不知啊,那七十三条鲫鱼放下去后,这河里的生态全乱了!你看看,这河水都变成什么样了?”

我这才注意到,平日里清澈的河水现在变得浑浊不堪,水面上还漂浮着死鱼。

“这些鲫鱼是从洪泽湖带来的,身上带着外来的病菌和寄生虫,一下子投放这么多,把我们河里的鱼全给害死了!”谢老三越说越激动,“不光如此,它们繁殖得特别快,把河里的水草都吃光了,连河道都快被堵住了!”

我听得心惊胆战,这才明白为什么他当初说那是“害命”而不是“放生”。

“更要命的是,”谢老三压低声音,“下游好几个村子都靠这条河吃饭,现在河道堵塞,漕运中断,多少人家的生计都断了!还有那些靠打鱼为生的渔民,现在是有船没鱼打,一家老小都要饿肚子!”

我这才知道,王老太那次看似功德无量的放生,竟然给这么多人带来了灾难。

“按理说,这种因果报应不会这么快就来,”谢老三叹了口气,“可王老太做的这事太大了,七十三这个数字在我们这一行有特殊的含义,那是……”

他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住,脸色变得更加苍白:“算了,说了你也不懂。总之,那老太太这回是真的摊上大事了。”

说完这话,谢老三就匆匆离去,留下我一个人在那里发呆。我看着手中那串断了的佛珠,心里涌起一阵莫名的恐惧。

果然,在王老太去世的第三天夜里,我做了一个诡异的梦。

04

梦中,我看到了王老太的魂魄。

她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青布衣裳,赤着脚走在一条冰冷的、散发着幽幽磷光的青石路上。路的两旁飘荡着绿油油的鬼火,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骨的腥风。

这哪里是传说中通往极乐世界的金光大道,分明就是传说中的黄泉路!

王老太似乎也意识到了不对,她停下脚步,看着四周诡异的景象,脸上满是困惑和恐惧。就在这时,前方出现了两个极其高大恐怖的身影。

一个牛头人身,手持钢叉。一个马面人身,手握铁链。正是地府的勾魂差役——牛头马面!

“二位差爷!”王老太急忙迎上前去,双手合十行了个佛礼,“二位差爷,可是勾错了魂?老身王氏,一生吃素念佛,功德在身,理应往生西天净土,此地并非老身该去之处啊!”

牛头没有说话,马面却冷冷地笑了一声,那笑声像两块生锈的铁片在相互摩擦,刺耳至极。

“老太婆,你少在这里废话!我们奉阎罗天子之命,在此恭候你多时了!”他一抖手,那条乌黑闪寒光的铁链“哗啦”一声就套在了王老太的脖子上,“抓的就是你!跟我们走一趟吧!”

冰冷的锁链锁住的不仅是王老太的魂魄,更是她那一生坚不可摧的信仰。她被牛头马面粗暴地拖拽着,身不由己地向前走。

她看到了一座巨大的黑色石桥,桥上挤满了密密麻麻、表情麻木的鬼魂。桥头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鲜血写着三个大字——奈何桥。

她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在给每个过桥的鬼魂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她看到了桥下那条翻滚着暗红色波涛的忘川河。

这一切都和佛经里描述的地狱景象一模一样!她真的来了地府!

穿过奈何桥,是一座巨大的宫殿般建筑。门口的牌匾上写着“孽镜台”三个大字。她被押到了一面比院墙还高大的、光滑如水的巨大铜镜前。

“孽镜台前,善恶自现!”一个声音如洪钟般响起。

王老太看着镜子,期待着能映出她这一生斋僧布道、戒杀放生的种种善举,来为自己洗刷这不白之冤。

镜子里确实开始浮现画面,但那画面却让她感到了无边的诡异恐惧。

她看到镜子里出现了一个贫穷的渔夫家庭,男人因为渔网无故破损无法出船,急得在家里捶胸顿足。女人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生了病的孩子,在无声地流泪。

画面一转,她看到一个年轻后生,因为用来给母亲治病的一条名贵“头鱼”离奇消失,错过了救治时间,最终跪在母亲坟前哭得撕心裂肺。

画面再转,她看到一个村庄,因为赖以为生的河道被一种生长极快的水草堵得严严实实,导致漕运中断,整个村庄的生计都陷入绝境……

一幕一幕,全是人间惨剧。而这些惨剧,竟然都与她的“放生”有关!

最终,她被押到了一座更加宏伟阴森的大殿。正上方高悬着一块牌匾——“森罗殿”。两旁的鬼差手持水火棍,面目狰狞。正中央的判官铁面无私,正在翻看着一本厚厚的卷宗。

“带阳世罪魂王氏上堂!”判官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王老太被重重推倒在地。

王氏,”判官低头看着卷宗,“你阳寿八十三,在世时礼佛诵经,布施斋僧,戒杀茹素,看似功德无量……”

王老太心中刚燃起一丝希望。

判官的声音却陡然一变,如同九幽之下的寒风:“然而!你于七十三岁生辰之日,犯下滔天大罪!其罪足以祸乱三界,颠倒阴阳!经我地府十殿会审,认为你平生之功,不抵此一过!”

“来人!”判官猛地合上卷宗,厉声喝道,“将其打入第十八层阿鼻地狱!听候我主阎罗天子亲自发落!”

十八层地狱,这里没有刀山火海,只有无边无际的极致黑暗与寒冷。王老太跪在黑暗中央,前方是一座由亿万颗骷髅堆积而成的白骨王座。

王座上端坐着一个无比巨大的模糊身影——阎罗天子。

一股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古老威压从王座上弥漫开来,连周围的空间都发生了扭曲。王老太在这股威压下,连灵魂都在颤抖。

她想不通,不服气。她这一生连一只蚂蚁都未曾伤害过,究竟犯了什么罪?

就在此时,王座上那个巨大的身影动了。他缓缓低下头,两道如同燃烧的血色熔岩般的目光穿透无边黑暗,精准落在王老太身上。

那目光里没有审判,没有威严,只有一种积攒了数百年之久的冰冷愤怒!

他没有问她的名字,也没有问她的罪行,只是缓缓开口。声音仿佛从九天之外传来,又仿佛从九幽之下响起,每个字都带着天地法则的巨大轰鸣。

“王氏!三百年来,我地府十殿日夜翻查阴阳卷宗,追溯因果轮回!终于把你给等来了!”

正当王老太以为自己只是放生积德时,阎罗王突然雷霆大怒,那双血红的眼睛死死盯着她:

“你这73条鲫鱼,绝不是普通的放生!根据《三世因果经》记载,这背后隐藏着一个足以颠覆三界秩序的天大秘密!这个秘密,关乎你前世今生的血债累累...”

05

阎王的声音如雷贯耳,在整个阿鼻地狱中回荡。王老太浑身颤抖,却依然不明白自己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启禀阎王天子,”王老太颤声说道,“老身确实不知自己何罪之有。那七十三条鲫鱼,老身是真心实意要放生积德,怎么会是血债累累?”

阎王冷笑一声,那笑声让整个地狱都为之震颤:“真心实意?你可知道,正是你这所谓的『真心实意』,害死了多少无辜生灵?”

说着,阎王一挥手,虚空中出现了一面巨大的水镜。镜中显现的景象,让王老太魂飞魄散。

我在梦中看得真切,那镜子里显现的,正是王老太放生后清水河的真实状况。

原来,那七十三条从洪泽湖带来的鲫鱼,身上携带着一种叫做“锦鲤疱疹病毒”的致命病原体。这些外来鱼种一进入清水河,就开始疯狂繁殖,同时将病毒传播给本地鱼类。

不到三个月,整条清水河里的本土鱼类几乎死绝,河水变得腥臭难闻。

更可怕的是,这些外来鲫鱼食量惊人,很快就把河里的水草吃得一干二净。失去了水草的河道开始淤积,水流变慢,河床抬高,到了雨季就开始泛滥。

“你看看,”阎王指着镜中的画面,声音中满含怒意,“就因为你这一次『放生』,下游三个村庄的农田全被淹没,一千二百多户人家颗粒无收!”

镜中画面转换,我看到了无数流离失所的村民。有抱着孩子痛哭的妇女,有望着被淹农田绝望的老农,还有那些靠打鱼为生、如今却无鱼可打的渔夫们。

“更有甚者,”阎王的声音越来越冷,“那些病死的鱼类腐烂后滋生瘟疫,导致下游村庄疫病横行,死伤无数!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你那七十三条『功德』鲫鱼!”

王老太看着镜中的惨状,整个人都瘫软了。她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善举,竟然成了害死这么多人的罪魁祸首。

“可是,可是老身真的不知道啊!”王老太哭着说道,“老身只是想积德行善,怎么会变成这样?”

阎王摇头冷笑:“不知道?你这话说得倒轻巧!《地藏经》里明明写着『因果不虚,善恶有报』,可你从来没想过什么才是真正的善?”

“你以为买几条鱼放进河里就是行善?你可曾想过这些鱼的来源?可曾了解过放生的后果?你只顾着自己内心的那点『功德感』,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那些生灵的死活!”

阎王的每一句话都如利剑般刺向王老太的心脏。她终于明白,自己一直以来的行为并非真正的慈悲,而是一种自私的“伪善”。

06

水镜中的画面继续变换,显现出了更加残酷的真相。

我看到,那个叫谢老三的渔夫,正坐在空荡荡的渔船上发呆。他已经三个月没有捕到一条鱼了,家里的米缸早就见了底。他的老伴因为买不起药,病情越来越重,最终在一个下雨的夜晚,无声无息地走了。

还有那个年轻的后生,名叫李二牛。他母亲得了重病,急需一条新鲜的“头鱼”来炖汤养身。可就在他好不容易在市场上买到一条大鲫鱼时,却被王老太高价买走去放生了。等他再想买时,市面上已经没有了。他母亲就这样在等待中离世,临终前还在念叨着想喝一口鱼汤。

最让人心痛的是下游那个叫做柳家村的小村庄。这个村子世代靠清水河的漕运为生,河道一旦堵塞,整个村子的经济命脉就断了。村里的男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外地打工,留下妇孺老幼苦苦支撑。有好几个老人因为思念儿子,竟然郁郁而终。

“这些人的死,都和你有关!”阎王的声音如寒风刺骨,“你可知道,那个谢老三临死前,还在骂你这个『假慈悲』?李二牛的母亲咽气时,嘴里念的是对你的怨恨?柳家村那些老人,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好端端的河道会突然堵塞?”

王老太听得肝胆俱裂,她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更可恨的是,”阎王继续说道,“你明明已经听到了警告。那个谢老三在你放生时就说了『这是在害命』,可你充耳不闻,只顾着自己的『功德圆满』!”

水镜中又显现出了当日放生的场景。我清楚地看到,当谢老三说出“这分明是在害命”时,王老太的眼中确实闪过一丝疑虑。可她很快就被周围的赞美声冲昧了头脑,选择了无视这个警告。

那条最大的鲫鱼回游时张嘴想说的话,也在此时显现出来。原来它是在控诉:“你这个愚蠢的老太婆,我们本来生活得好好的,被你强行带到这里,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这里所有的生灵!”

可王老太当时却以为那是感谢。

“现在你明白了吧?”阎王冷冷地说,“你所谓的慈悲,不过是自私的伪装。你从来没有真正考虑过什么是对众生最好的,你只是想通过这些行为来满足自己内心对功德的渴望!”

王老太彻底绝望了,她跪在阿鼻地狱的黑暗中,痛哭流涕:“阎王天子,老身真的知错了!老身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只求能弥补这些罪过!”

07

听到王老太的忏悔,阎王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依然严肃如铁。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但是,犯下的罪孽不是一句道歉就能消除的。”阎王沉声说道,“不过,念在你确实是无心之过,而且临终前也算是诚心忏悔,我地府可以给你一个赎罪的机会。”

王老太如蒙大赦,连忙磕头:“请阎王天子明示,老身愿意做任何事来赎罪!”

阎王挥手,虚空中出现了一道金光:“你有两个选择。第一,接受地狱刑罚,在阿鼻地狱中受苦三百年,然后投胎转世重新做人,但要承受七世贫苦之身,直到善恶相抵。”

王老太听了,心中一凉。三百年的地狱之苦,再加上七世贫苦,这代价实在太大了。

“第二个选择,”阎王继续说道,“你可以选择魂魄散失,用自己的灵魂能量去修复因你而起的生态破坏,让清水河重新恢复生机,让那些受害的村民重新安居乐业。但是,一旦选择这条路,你就会魂飞魄散,永远不能投胎转世。”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第一条路虽然痛苦,但最终还能重新做人;第二条路却是彻底的消失,再也没有重来的机会。

王老太沉默了良久,脑海中不断浮现着镜中那些因她而受苦的无辜百姓。谢老三临死前那绝望的眼神,李二牛母亲咽气时的怨恨,柳家村那些老人临终前的不甘……

这些画面像刀子一样割着她的心。她想起了自己生前常念的《地藏经》中的话:“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阎王天子,”王老太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身选择第二条路。用老身的魂魄去弥补这些过错,让那些无辜的百姓重新过上安稳日子。”

阎王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能做出这个选择,说明你真的醒悟了。不过,在你魂飞魄散之前,我要让你看看真正的慈悲是什么样的。”

说着,阎王又挥手打开了一道光门。

光门中出现了另一个世界的景象。我看到了一群真正在做环保工作的人们。他们不是简单地买鱼放生,而是深入了解生态环境,科学地保护河流和湿地。他们会先检查外来物种是否携带病原体,会评估放生对本地生态的影响,会和当地渔民沟通协调,确保既保护了动物,又不损害人类的生计。

“这才是真正的慈悲,”阎王说道,“慈悲不是感动自己,而是要真正对众生有益。智慧慈悲,方为大善。愚昧善心,反成大恶。”

王老太看着这些画面,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行善。她生前的那些“善行”,不过是自我满足的表演罢了。

08

金光越来越亮,王老太的身形开始变得透明。她感觉到自己的魂魄正在慢慢消散,但心中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老身这一生,确实做错了太多事,”王老太对着阎王说道,“如果能用老身的消失换来那些无辜百姓的安宁,老身死而无憾。”

就在她即将完全消散的时候,我看到了奇迹般的景象。

清水河的河水开始变得清澈,那些外来的病鲫鱼纷纷死去,本土鱼类开始重新繁衍。河道中重新长出了青翠的水草,水流恢复了正常。下游的村庄不再受到洪涝威胁,农田重新变得肥沃。

谢老三重新捕到了鱼,李二牛找到了新的生计,柳家村的漕运又繁忙起来。那些因为生态破坏而死去的人们,他们的在天之灵也得到了安息。

王老太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真正的微笑。这笑容和她生前那种自以为是的“慈悲”笑容完全不同,这是真正的释然和解脱。

“阎王天子,”王老太最后说道,“老身明白了,真正的行善,不在于做了多少件事,而在于是否真正对众生有益。盲目的善心,有时比恶意更可怕。”

阎王点头:“你能悟到这一点,说明你的牺牲是值得的。希望世间更多的人能明白这个道理。”

说完这话,王老太的身影彻底消散在金光中。

我从梦中惊醒,浑身冷汗。窗外已经是黎明时分,我赶紧起身跑到清水河边。

奇迹真的发生了!原本浑浊的河水变得清澈见底,死鱼也都消失了,甚至还有几条本地的小鱼在水中游动。

后来我听说,下游的村民们也都反映河水突然变清了,河道也不再堵塞。那些外来的鲫鱼全部神秘消失,本地的生态环境奇迹般地恢复了。

从那以后,我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行善需要智慧,慈悲需要方法。

仅仅有一颗善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去行善。否则,善心也可能造成恶果,好意也可能害了别人。

真正的慈悲,不是为了感动自己,而是要真正利益众生。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明确的恶意,而是愚昧的善心。

来源:顶级松鼠U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