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青春献给你——重温抗战英烈家书⑤唐仁玙:留得重逢相对流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4 22:44 1

摘要: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致敬英烈,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湖北高校新媒体联盟承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协办,联合推出“我把青春献给你——重温抗战英烈家书”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铭记历史、致敬英烈,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主办,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湖北高校新媒体联盟承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协办,联合推出“我把青春献给你——重温抗战英烈家书”特别策划。知名播音员、主持人倾情演绎情景短剧,带您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湖北高校青年学子作为“青春讲述人”,与英烈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一起来看系列报道之五——唐仁玙:留得重逢相对流。

【点击收听完整节目】

这些家书是唐仁玙于1937年至1940年间,写给妻子唐春玉的信。

(唐仁玙家书,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

亲爱的玉妹:

我现在又由安徽蚌埠开到定远来了。……我们为防范敌空袭,行军多在夜间。为应付情况之变迁,时行时止,而无一定驻地。每到一地,见有由前方来之灾民,男女老幼,相携步行,形同赤他【地】,惨状不堪名言,足见日本遗害我同胞,良非浅鲜。所谓“匈奴不灭,何以为家”,现在可说“日本不灭,何以为家”。今后我尽力为国杀敌,一切自知谨慎,请放心。……

兄仁玙 手启

元月五日

春玉爱妹:

和妹原韵一首:

别来瞬眼又中秋,两地相思两地愁。

劝卿有泪暂莫洒,留得重逢相对流。

兄璠垣手复

八月三十一日于灯下

玉妹:

……我每到一处,凡有投信的地方,都是寄了信给你。……你在何日才临盆产儿呢?我也为念!请你自己好自保养,将来生出来,是男的命名为善韬,是女的命名为曼丽。……

……关于作战方面,我政府早具决心,抗战到底,不问境遇如何,决不作城下之盟。在我们当此国难,身为军人,只好本政府之策略,继续不断努力杀敌,来尽匹夫之责。……

你的兄仁玙手书

七月一日于安徽太湖

亲爱的玉妹:

……玉妹,现在我们的国家真正危险极了,南京、上海、苏州等这些地方,都被日本占去了,要快到汉口来了。不过他恃其武力,野蛮横占,我们大家都觉悟,抗战到底,不要为他武力而屈服,总会得到最后胜利的。……

你的远征要你担心的兄仁玙 手启

十二月二十三日

唐仁玙前辈:

您好!

我叫闵嘉谕,是武汉传媒学院的一名学生。读完您在抗日烽火中写下的一封封家书,那字里行间深藏的爱与思念总会让我不由自主地去想象这样一个夜晚:

抗战前线,炮火稍歇。一盏昏暗的油灯下,您铺开了薄薄的信纸。帐外是刺骨的寒风,心中是滚烫的思念。

唐仁玙照片题词

在信中,您是发出“日寇不灭,何以为家”铮铮誓言的铁血军人,更是柔情的丈夫,是焦灼的游子。您为儿子读书懒惰而“深为痛恨”,为无法寄钱回家而“深为愧歉”。您细细叮嘱妻子既要“悦颜侍奉”三位老人,更要自己“保重,不要生病”。您会因“从未接你回信”而“甚念”不已,也日夜盼着“随时望来函告我家况为盼”。

您将所有这些或焦灼、或柔软的思念凝成了一句温柔而又沉重的约定:“劝卿有泪暂莫洒,留得重逢相对流。”

唐春玉

然而,这个约定等来的却是一场满门忠烈的悲壮诀别。

在您这位长兄的感召与督促下,两个弟弟先后奔赴抗日前线。1939年11月,您的小弟唐仁瑞在桂南会战中不幸中弹牺牲。

仅仅五个月后,1940年4月10日,时任湖北黄安县县长的您在军政会议上被日机轰炸,当场殉国,年仅33岁。

而就在您牺牲后不到三个月,您的大弟唐仁琮也在安徽寿县淮南铁路战役中壮烈牺牲。

一门三兄弟,在短短八个月内相继为国捐躯。您与妻子那句“留得重逢相对流”的约定,终成永诀。

前辈,当一个家庭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时,我不禁扣问,支撑着你们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我想,答案或许就藏在您那些写满了柴米油盐、叮咛嘱咐的家书里。您本想做一个好儿子,侍奉双亲、共享天伦;您本想做一个好丈夫,与爱人相守一生;您本想做一个好父亲,看着孩子们长大成人。但破碎的山河容不下一个安稳的家。所以,您和您的兄弟们选择做一名无畏的战士。

唐仁玙,摄于1938年

这,便是“家”与“国”最炙热的连接,支撑着您和无数先烈的就是那些朴素的愿望:是“喜喜欢欢过日子”的家庭,是“聪敏、活泼、强健”的儿女,是一份可以按时寄到的家用,和一封能及时收到的回信。正是为了守护这世间最“寻常”的幸福,正是这份最细微、最深沉的眷恋,将每一个小家与国家紧紧相连。也正是这份根植于每个普通家庭的家国情怀,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历经苦难却总能生生不息的蓬勃力量。

英烈简介

唐仁玙(1907—1940),字璠垣,湖南东安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随军转战台儿庄、上海、南京、蚌埠等地,屡立战功。1938年底,被任命为湖北黄安县县长兼县军民抗日游击总队队长,协助阻止日寇对武汉的突袭合围。1940年4月,在檀树岗参加国民革命军171师的军政会议时,遭日本飞机轰炸,不幸牺牲,时年33岁。

讲述人:闵嘉谕

武汉传媒学院学生

出品人:洪燕、梁延、周静、王秋、李贞实

编审:梁延、向秀、周静、胡银芳、张丁

策划:刘炜、易星

撰稿:刘炜、易星

情景剧:姜雨良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