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的朝代,分为三类,一类是:“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有夏、商、西周、秦、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第二类是“天下虽不一,而居得其正”,包括东周、曹魏、东晋、五代、辽、南宋、金等;第三类是不被后面朝代承认的,比如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武周。
古代的朝代,分为三类,一类是:“居天下之正,合天下于一”,有夏、商、西周、秦、汉、西晋、隋、唐、北宋、元、明、清等,第二类是“天下虽不一,而居得其正”,包括东周、曹魏、东晋、五代、辽、南宋、金等;第三类是不被后面朝代承认的,比如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武周。
这些朝代中,国祚长的有汉(前202年至220年,包括西汉、新朝、东汉)、唐(618年至907年,包括武周)、宋(960年至1276年,包括北宋、南宋)、明(1368年至1644年)、清(1616年至1911年)等。
除这些长寿王朝外,还有一些国祚较短的王朝,比如曹魏(220年至265年),北齐(550年至577年),南齐(479年-502年)。不过这些王朝和夹在唐宋之间的五代相比,存在时间都算是比较长的了,特别是五代的后汉,只存在了四年。
我国历史上,东汉也称为后汉。诸葛亮在《出师表》写下:“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南朝宋范晔在给东汉史写书时,名书就叫《后汉书》
我们后人为了区别,将诸葛亮所在的汉称为东汉,五代这个汉称为后汉。
【五代】
五代十国,指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之间几十年间,北方出现五个疆域较大的称帝政权: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即五代。
后梁从907年至923年,立国十六年,建都开封十六年。
后唐从923年至937年,立国十四年,建都洛阳十四年。
后晋从937年至947年,立国十年,建都开封十年。
后汉从947年至951年,立国四年,建都开封四年。
后周从951年至959年,立国八年,建都开封八年。
后汉的国祚前后满打满算也不过4年,也就是相当于你读完大学的四年。
【后汉的四年】
947年(后晋出帝开运四年),中书令、河东节度使、太原王刘知远在太原起兵反契丹,逐渐收复契丹所占领土。
刘知远是沙陀人(源自西突厥处月部),自称为东汉显宗八子淮阳王刘昞之后,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称帝,是为后汉高祖,不久迁都开封,以晋阳为北京,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人建立的,都在太原起兵,史称“沙陀三王朝”。
948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刘知远病逝,二子刘承祐嗣位,是为后汉隐帝。
刘知远、刘承祐父子得国不正,害怕与后唐末帝、后晋出帝有同样遭遇,便大肆杀害功臣。五代乱世,本就视人命如草芥,后汉不问罪之轻重,理之是非,但云有犯,即处极刑。
刘氏父子二帝,动之诛族,凡罪人之父、兄、妻、妾、子、女、孙等,无一得免,四年内不知诛族多少,手下功臣将领杀得所剩无几。
951年(后汉隐帝乾佑四年),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兵变,引大军攻入开封,杀后汉隐帝刘承祐,后汉亡。郭威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后汉隐帝因猜忌,将其留在开封的家眷诛族了。
文:姜狼,著《五代十国风云录》《三国原来是这样》《血溅江东》《五朝宰相》《逐鹿天下》《柴荣是个好皇帝》等二十余部历史书籍,欢迎探讨。
地图帝,左图右史,历史地理不分家,每篇都是地图盛宴。
来源:风长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