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你的邻居在出租屋里直播,吉他声、尖笑声穿透墙壁。你忍了三次,劝了三次,最后报警——她们对警察点头哈腰,转头继续扰民。
凌晨两点,你的邻居在出租屋里直播,吉他声、尖笑声穿透墙壁。你忍了三次,劝了三次,最后报警——她们对警察点头哈腰,转头继续扰民。
直到有人泼了油漆,她们才骂骂咧咧地搬走。
但事情没完。
她们上网发视频,哭诉哈尔滨人“野蛮”、“排外”,说自己被“黑社会恐吓”。至于深夜扰民!只字不提。
这就是现在的东北——
你讲道理,人渣就骑你头上拉屎;
你忍气吞声,他们就敢砸你的锅!
吃东北的饭,砸东北的锅
哈尔滨火了两年,让不少人嗅到了机会。
#戴个吉他侠,这对素人音乐组合也来到这了这座城市,想要借助哈尔滨的热情,让自己也火一把。
她们在百年老桥上直播,本地网红帮她们引流,路人给她们打赏。这座城市用热情捧她们,可她们回报了什么——
深夜直播尖叫,邻居劝告当耳旁风,警察调解后反而放更大声。
直到有人忍无可忍,泼了油漆。
她们反倒成了“受害者”,全网控诉东北人“野蛮”。
我搜肠刮肚,想出几个词形容她们:
恩将仇报
狼心狗肺
倒打一耙
为什么敢这么欺负东北?
因为东北人太讲理、太能忍!
因为欺负东北,零成本、高收益!
当我原以为只有一小部分无耻的外地人才会以黑东北获得流量的时候,自己人的背刺才真的让我汗颜!
赚全国的钱,丢全东北的脸
外人黑东北,我们还能反驳。
最恶心的,是东北人自己黑自己!某些“东北网红”的段子,连地域黑都编不出来——
东北人吃饺子不用盘子,直接倒在桌子上,号称这叫“桌饺”;
东北人爱吃红烧鸡冠油,巴掌大的脂肪块拿起来就啃;
东北人吃臭鱼,死在河里腐臭的鱼都能做文章,你为何不吃屎?
…
我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出生成长在吉林,创业成家在黑龙江,偶尔去辽宁出差旅游,朋友东三省各地也都有不少。
要不是短视频上的这些败类,我都没听过“桌饺”一词。
曾几何时我也想过,有没有可能过去生产力低下,有的东北偏远乡下亲属聚会餐具不够用,然后把饺子倒在桌子上吃呢?
不过后来这种观点被我自己PASS了。都能吃上白面饺子了,怎么可能没有容器!
还有鸡冠油,拍视频的人自己都咬不动,还在那装作吃的很香的样子,还号称东北人都爱吃。真想给他们一巴掌,然后把这些人从东北除名。
鸡冠油是猪身上的脂肪带,韧性非常足,常规的炖或炒根本咬不动,而且也不入滋味。
正常吃法是切成比一元硬币大一圈的薄片,然后过油炸酥脆后沾着椒盐吃。口味很像用肥肉㸆荤油后剩下的“油滋啦”(东北话,也叫“肉梭子”,南方应该叫“猪油渣”)。
至于臭鱼就更不用说了,臭的食物我听过不少,但是腐臭以后还要吃的真是闻所未闻。
东北人自己作伪证黑自己,真的无解。
想让别人瞧得起自己,我们自己得先有尊严的活着,为了流量去丢整个东北的脸,跟这样的人做同胞,我深感耻辱。
平台推广矛盾,搭建信息茧房
地域黑愈演愈烈跟短视频平台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明明是不实信息,没有下架警告,也没有限流处罚,为什么?因为真假对于平台来说不重要,重要的是争议和流量。
每当东北有不好的新闻,留言和弹幕会有大量的非东北人来吐槽:“口音正确”或者“来东北试试”。
东北的正能量新闻阅读却量却寥寥无几。
可笑的是,东北文盲率全国最低,但他们却好意思说“东北人素质低”。
这就是信息茧房——他们不在乎真相,只想让原本对东北就有看法的人,刷到更多丑化东北的内容,扩大争议!
当“泼油漆”成了最后的反抗,当“讲道理”沦为被欺凌的软肋,我们不得不问:东北的尊严,究竟还要被贱卖到几时?
外人抹黑,尚可挥拳;家贼作践,痛彻骨髓。
那些为流量啃臭鱼、编桌饺的“同胞”,和深夜扰民却倒打一耙的“网红”,本质上是一路货色——他们吸着东北的血,却把骨头嚼碎了吐在东北的脸上。
可东北从不是任人宰割的肥肉。
这片土地能捧红冰雪大世界,也能用铁锹铲飞无赖;能敞开怀抱接八方客,也敢一脚踹翻吃饭砸锅的白眼狼。
真正的东北尊严,从来不在热搜里,而在每个普通人的骨头上——
是邻居凌晨报警的较真,是看到地域黑时反手举报的利索,是遇到“桌饺”伪民俗直接掀桌的暴脾气。
若还有人想试探东北的底线,不妨记住:
东北人能忍的,是冰天雪地;不能忍的,是蹬鼻子上脸。
来源:胡黄白柳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