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30日,黔西南州文化馆副馆长汪立新和布依族八音坐唱的17人演出团队从呼和浩特回到兴义,难抑喜悦之情。7月28日至29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精彩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文艺工作者及曲艺名家新秀相聚一堂,尽情展现中华曲艺的多彩之美
展示八音坐唱,传播贵州精彩。
7月30日,黔西南州文化馆副馆长汪立新和布依族八音坐唱的17人演出团队从呼和浩特回到兴义,难抑喜悦之情。7月28日至29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精彩上演,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文艺工作者及曲艺名家新秀相聚一堂,尽情展现中华曲艺的多彩之美。三天四场的演出涵盖25个曲种、31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曲艺节目。贵州省曲艺家协会推荐,黔西南州文联、黔西南州文体广旅局、黔西南州民宗委选送的布依族八音坐唱《手留余香》,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鲜活的内容获得展演奖。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汇聚了一批颂扬民族团结、展现时代主题、反映现实生活的民族曲艺精品,集中展示民族曲艺的最新创作成果和独特艺术魅力。蒙古族好来宝《白骏马赞》、布依族八音坐唱《手留余香》、山东琴书《家访》、苏州评弹《送你一朵玫瑰花》等作品繁花似锦,特色鲜明。据了解,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为3年一届。
黔西南八音坐唱团队的现场演出。 黔西南州文化馆供图
《手留余香》是黔西南州文化馆和黔西南州戏剧曲艺家协会精心打造的一个民族曲艺节目。黔西南州文化馆副馆长、一级演奏员汪立新介绍,该作品以环卫工人为创作题材、以布依族八音坐唱为表演形式,巧妙融合布依八音与本土方言,用传统曲艺形式演绎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人物,增强了艺术生命力和时代感。“演员来自州文化馆、民间艺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文艺志愿者,反映了布依族八音坐唱所具的强大生命力。”
《手留余香》的创作灵感来自暴雨中环卫工人冒雨疏通下水道的情景,曾在贵州省第十六届“杜鹃书荟”曲艺大赛中攀摘三等奖。黔西南州曲艺家协会主席、《手留余香》总导演和编剧刘咏虹说,用布依八音来演绎现实题材,是该作品的一个亮点。环卫工人不平凡,默默无闻作奉献,手留余香佳话传,这一深层内涵得到了很好的揭示。她希望通过不断亮相,用布依族八音坐唱这一民间传统艺术形式,演绎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人物,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在贵州省曲艺家协会会长徐小雁看来,把贵州的民族文化带到全国的高端平台进行展示,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传播,非遗传承需要守正更需要创新,而曲艺这一艺术形式在这方面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
编审:王娜娜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