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简介:该系统深度融合大语言模型(LLM)、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知识图谱(KG)技术,为医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示、生成治疗建议、进一步检查检验建议和个性化健康指导。
近日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公布首批“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场景案例名单
我院4个项目成功入选
基层诊疗智能升级
医保监管智慧强化
手术效率精准优化
……
“智慧化、AI化”正成为我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基层全科医生智能辅助系统
项目简介:该系统深度融合大语言模型(LLM)、自然语言处理(NLP)和知识图谱(KG)技术,为医生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提示、生成治疗建议、进一步检查检验建议和个性化健康指导。
通过动态结构化问诊路径完成病史信息采集,智能生成患者主诉并实时调整提问序列,锚定体位关联性、用药依从性等核心节点,有效避免遗漏。实时分析患者主诉、病史与检验数据,生成按概率排序的鉴别诊断列表,并针对罕见病或复杂病例启动红色预警机制,降低漏诊风险;结合最新临床指南,自动生成个性化治疗方案与健康宣教指导。
目前,该系统已累计服务60余位基层全科医生,有效辅助门诊接诊、住院查房和健康宣教等临床诊疗过程,显著提升了基层诊疗的规范性、效率和复杂病例识别能力。
AI医疗助手在线问诊
项目名称:一体化智慧导诊导航系统
项目简介:针对传统导诊效率低、路径指引不直观、患者候诊时间长等问题,我院以数字孪生医院模型为数据底座,融合大语言模型与三维空间计算技术,自主研发智能化全流程导诊体系。
系统覆盖了医院线上、线下诊疗服务,贯穿患者就诊全周期。诊前阶段,患者可通过线上平台输入症状描述,由系统即时生成个性化就诊方案,包含科室推荐、来院指引、路径规划等;诊中环节,为患者提供诊室、检查室、药房的三维实景动态导航;诊后阶段,基于历史就诊轨迹数据分析,动态调整科室排班与设备配置。
上线以来累计服务超4万名患者,候诊时间缩短28%,导诊准确率提升至92%,老年患者自助设备使用率提高40%。
智慧导诊导航智能搜索
智慧导诊导航线下实体与线上APP应用
项目名称:AI赋能医保基金智能审核和监管系统
项目简介:该系统融合自然语言处理(NLP)、知识图谱与智能推理引擎技术,将传统人工主导的监管流程升级为“智能预审-人机协同-决策支持”模式,实现基金使用精准监管、提升审核效率、降低违规风险。
系统嵌入医院医保管理核心流程,每月自动对接HIS、EMR等业务系统,处理全院医保结算数据。AI引擎自动标记异常单据并关联临床路径信息,辅助快速定位风险。针对高值耗材、检查合理性等重点场景进行专项审查,实时校验合规性,分析基金使用趋势等。
截至目前,系统已形成超400条监管规则,涵盖超100条临床知识,支撑医院医保月度自主审核工作,构建了“风险定位-推理分析-合规审查”一体的医保自主审查体系,医保自主审查周期从“周”级别缩短至“小时”级。
医保数据智能监管分析
项目名称:数字孪生智能手术管理与排程系统
项目简介:针对手术种类、医生、麻醉方式等多要素关联建模的技术瓶颈,该系统利用既有手术大数据资源,通过机器学习与强化学习融合,构建手术时空动态数字孪生模型,精准手术时长预测、智能排定手术计划与资源调度。
系统已嵌入手术室全流程,覆盖35个手术间,并与HIS、手术麻醉系统等12个医疗系统数据互通。在术前智能规划方面,基于患者特征、术式复杂度及医生专长,自动生成手术室分配方案与时间窗建议,支持急诊/择期手术的优先级动态调整;利用强化学习对实际执行偏差进行反哺训练,持续迭代排程策略,实现术后闭环优化。
据统计,该系统日均处理180余台手术的跨部门协同调度,首台开台准时率稳定在91%以上,全麻接台时长缩短22%,局麻接台时长缩短35.9%,夜间择期手术量下降28.5%,有效提升手术室空间和人员调度的智能化水平。
基于数字孪生的手术智能排程
手术执行、排程统计分析
责任编辑:刘山青
初审:戴希安
审核:乐虞莹、简文杨
终审:李文敏
审定发布:李汉荣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来源:中山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