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31日,“透明质酸效应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济南成功召开。这场由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香妆协会)主办,中国香妆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中国香妆融媒体承办,Bioπ中国美肤科学传播平台协办的高端学术盛会,云集了政府监管部门领导、顶尖科学家
7月31日,“透明质酸效应的经济与社会价值”学术研讨会在济南成功召开。这场由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国香妆协会)主办,中国香妆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中国香妆融媒体承办,Bioπ中国美肤科学传播平台协办的高端学术盛会,云集了政府监管部门领导、顶尖科学家、知名企业家和媒体人等精英齐聚一堂,共议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为什么中国透明质酸产业真正地做成了全球领先者?山东福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福瑞达生物)董事长、总经理高春明在主题分享中表示,既有技术的领先、应用的广泛等原因,也有政府的支持、产业发展的进阶和更多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突破等原因。面对未来,他认为山东和中国的透明质酸市场可以做的更大、更有影响力。
以下内容是根据其现场部分分享内容整理与编辑而成:
中国的透明质酸产业能从原料大国的众多品类中脱颖而出,成为从技术到产品,从生态构建到市场应用全面超越的行业引领者,其发展路径与底层逻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这是中国做强某一产业的成功路径和方法论。据我个人结合实操经历与产业观察,可以从技术、应用及未来战略布局等三方面来解析。
首先,技术领先是核心根基。福瑞达作为关键推动者,从1993年起将透明质酸从黄色絮状原料逐步转化为终端产品。早期在行业对“生物制玻尿酸”毫无概念时,率先开发出眼科药品、润滑剂,2003年推出护肤品“颐莲”,突破“概念性添加”的行业常态。其技术优势体现在全链条突破。从原料生产到终端产品研发,技术水平优于国外,这也是国际市场选择中国原料的核心原因。
再者,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是产业壮大的核心引擎。透明质酸的发展遵循“技术-应用-市场-资本-研发”的正向循环路径。1989年启动应用研究,1992年起陆续推出注射液、润舒滴眼液、消毒凝胶等产品,从药品延伸至化妆品,通过广泛应用扩大市场规模,进而吸引资本注入,反哺技术研发。这种“先有应用场景,再扩产业规模”的逻辑,正是透明质酸区别于其他合成生物学原料的关键。
其三,产业跃迁的核心要素是底层商业逻辑清晰化。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应用场景扩大带动了市场容量,资本随之涌入,最终反哺研发,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闭环。这一逻辑对其他原料品类亦有启示。需通过长期技术沉淀、终端产品验证及市场教育,才能实现从“原料”到“产业”的实质性跨越。
展望透明质酸未来愿景,我认为应该聚焦一下三个方面做突破:
一是技术场景的深度融合。例如将透明质酸与新载体、新剂型结合,如在滴眼液中增强停留时间、在口服领域探索幽门螺杆菌治疗等,通过技术嫁接拓展功效边界,进而实现产品应用场景的拓延。
二是行业协同维护市场生态。单一企业难以支撑产业壮大,需企业在各自优势领域发力。
三是政府引导与平台支撑。依托“北方美丽谷”等产业集群,政府可通过政策支持解决企业成长阶段的资金、研发难题,如福瑞达早期依托外部资金实现从传统工厂到现代化智能生产的跨越,推动技术内核与场景外延结合,释放更大的市场潜力。
当前,中国在透明质酸领域已具备技术、人才与产业等优势基础,若能持续深化技术与场景融合、强化企业协同、借力政府引导,有望将现有优势转化为全球产业话语权的优势,推动透明质酸成为更具影响力的生命健康核心品类,到那时,中国透明质酸产业领跑全球指日可待。
(本文由中国香妆融媒体内容主笔根据高春明董事长现场主题分享内容整理编辑而成,有删减,未经本人审阅。如有疏漏或偏差之处,请以实际情况为准。中国香妆融媒体发布本文只是为了传递更多的讯息,不代表任何有倾向性的投资意见或市场暗示,仅供行业参考。本文由中国香妆融媒体授权转载)
/// END ///
来源: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