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罢工由国际机械师与航空航天工人工会(IAM)第837区组织,涉及战斗机F-15、F/A-18及部分导弹产品的生产线工人发起。8月3日,他们投票拒绝了波音最新提出的合同草案。
当地时间8月4日凌晨,美国波音公司位于圣路易斯地区的防务工厂约3200名机械工人正式发起罢工,这是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首次。
此次罢工由国际机械师与航空航天工人工会(IAM)第837区组织,涉及战斗机F-15、F/A-18及部分导弹产品的生产线工人发起。8月3日,他们投票拒绝了波音最新提出的合同草案。
虽然此次罢工的规模远不及去年西雅图工会33000人参与的罢工,但依然对波音构成新的挑战。去年的大罢工令波音部分畅销商用飞机的生产停滞近两个月,最终在11月达成了一份包括38%工资增长的四年期协议并结束罢工。
复苏之路蒙阴影
本次波音最新的合同提案包括四年内20%的普通工资增长、一次性5000美元的签约奖金以及改进的病假和休假条款。
不过,工人普遍认为该方案未能反映出他们的长期付出与重要性。IAM工会也称,这一方案未能回应其要求的公平调薪机制与福利保障。
波音CEO奥特伯格此前曾在投资者电话会上试图淡化此次罢工的影响,称其“规模远小于去年秋季的罢工”,并表示“公司能够应对”。但在内部士气低迷、外部审查持续的背景下,此次劳资冲突仍为波音的复苏之路蒙上一层阴影。
《华盛顿邮报》认为,波音近年来虽屡遭挑战,但近几个月出现回暖迹象。公司缩小了财务亏损,并与卡塔尔航空签下210架飞机的大单。
尽管如此,安全事故的阴影仍未消散。波音的深层困境始于2018年和2019年的连续两起737 Max坠机事故,事故共造成346人死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审查。随后,新冠疫情暴发又重创全球航空市场。尽管随后波音业绩逐渐企稳,但问题仍未根除。
2024年初,一架737 Max飞机在飞行途中发生舱门面板爆裂事故,波音的安全管理再次遭到质疑。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随后对737 Max的产量施加限制。今年6月,一架由印度航空运营的波音787客机在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后坠毁,造成除一人外全部遇难。初步报告未对制造商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专家认为事故更可能由人为因素导致。
美国军工体系暴露深层矛盾
美国军工产业的产能瓶颈与结构性劳资矛盾在波音圣路易斯工厂的罢工事件中暴露无遗。该工厂是波音防务产品线的关键基地,主要负责生产F-15和F/A-18战斗机,同时波音还计划在此扩建,以应对新型空军战斗机F-47A的生产任务。
此次劳资争议不仅可能打乱F-15、F/A-18战斗机以及MQ-25无人加油机等关键军用装备的生产节奏,更凸显了美国军工体系内部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
根据普华永道(PwC)与航空工业协会(AIA)2024年发布的报告,航空航天与防务(A&D)行业员工老龄化问题突出。数据显示,有29%的A&D员工年龄超过55岁,预计到2026年,该行业将面临高达350万名技术工人空缺的风险。
AIA与PwC的联合调研还发现,新毕业工程师往往对A&D行业兴趣寥寥,而年轻劳动力更倾向于选择薪资灵活、工作体验良好且跳槽机会多的行业和公司,这使得A&D公司在年轻人才招聘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分析指出,美国防务产业工人平均年龄不断攀升,技术传承乏力,严重制约了产能的扩展。与此同时,随着业内竞争的加剧,愿意进入该行业的年轻人数量也在减少。
《商业内参》(Business Insider)在报道中提及,多位专家曾在众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听证会上强调,缺乏合格工人将对美国维持军事能力的长期工业基础造成严重影响,呼吁应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加强培训并留住技能工人。
此外,安永美国公司航空航天与国防业务负责人拉曼·拉姆(Raman Ram)指出,许多公司兼具商业和国防的双重性质,新冠疫情期间,这些公司的商业业务遭受重创,导致许多负责国防业务的高管离职。
拉姆认为,国防工业所面临的劳动力问题是一个结构性且长期存在的问题,而非短期波动,这一问题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对美国军工产业的未来发展构成严重阻碍。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