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单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标志着我院普外科微创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实现了极致微创与美观效果的双重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微创、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二科团队成功完成医院首例单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标志着我院普外科微创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实现了极致微创与美观效果的双重突破,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微创、更高效的治疗选择。
患者老年女性,因直肠上段癌、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入院,经完善的肠道准备及多学科会诊(MDT)后,由孔祥忠副主任医师带领许启龙主治医师、李月生主任医师组成的手术团队,成功完成单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胆囊切除术。
术中仅通过脐部约2.5cm的单一小切口,利用单孔腹腔镜器械,同时完成直肠癌根治与胆囊切除。手术历时3.5小时,出血量不足10毫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仅留脐部约2.5cm的隐蔽切口,真正实现“无瘢痕”手术与快速康复的完美结合。
该手术为我院首例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且是首例单孔腹腔镜下联合多脏器切除术,标志着我院单孔腹腔镜微创外科技术迈入更高水平。
单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高难度技术的突破
单孔腹腔镜手术(LESS)被誉为微创外科的“皇冠技术”,尤其在直肠癌手术中面临极大挑战:
01
操作空间狭小,器械相互干扰
传统腹腔镜通常采用4-5个穿刺孔,器械呈“三角分布”避免碰撞,而单孔手术所有器械经单一通道进入,易形成“筷子效应”,操作灵活性大幅降低。尤其在直肠癌根治术中,需在狭窄骨盆内完成精准游离、淋巴结清扫及肠管吻合,对主刀医生的空间感知和器械操控能力要求极高。
02
术野暴露困难
直肠位于盆腔深处,周围毗邻输尿管、骶前静脉丛等重要结构,单孔视角下难以形成传统腹腔镜的“对角线视野”,需频繁调整镜头与器械角度。此外,直肠系膜全切除(TME)要求完整保留盆神经丛,单孔技术下精细分离难度显著增加。
03
技术要求苛刻
直肠癌根治需切除病变肠段并完成消化道重建,要求单孔条件下使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完成肠管的切割闭合、吻合,同时完成单孔下的吻合口的浆膜层缝合。本例手术团队通过单孔多通道戳卡和采用预弯器械,成功完成以上操作。
单孔技术下的联合脏器切除
风险与优势并存
本次手术的创新点在于同期完成单孔直肠癌根治+胆囊切除,具有独特优势:
“一孔两病”的极致微创
传统方案需分别开腹或增加穿刺孔,而单孔技术仅用脐部单一切口,减少创伤与术后疼痛。
加速康复(ERAS)最大化
患者术后24小时下床,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尤其适合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
美容与心理双重获益
脐部切口自然隐蔽,避免多切口带来的瘢痕焦虑,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多学科协作(MDT)
与技术创新
手术成功得益于术前多学科讨论(MDT),制定了个体化手术路径。团队采用专用单孔PORT装置与可转弯器械,同时利用腹壁吻合器悬吊技术,弥补单孔术野暴露不足的缺陷。
孔祥忠副主任医师介绍,单孔联合脏器切除对外科医生是技术“试金石”,需突破传统腹腔镜思维,建立“同轴操作”的新习惯。不仅微创美观,更有利于推动手术流程优化与团队协作升级。
此次手术的开展,是我院微创外科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彰显了医院在复杂微创手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下一步,医院也将继续探索创新术式,推动微创技术惠及更多患者,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来源:齐鲁暖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