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武大文学院教授的《从咏鹅诗看基督精神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之“神论文”后,又有一篇《与商汤关系新论》的“神作”被众多网友发现!
随着武汉大学“优秀毕业生”杨某媛的低质论文遇公众质疑后,“武汉大学论文”成为了近期热门词汇!
近日,在武大文学院教授的《从咏鹅诗看基督精神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之“神论文”后,又有一篇《与商汤关系新论》的“神作”被众多网友发现!
该篇论文刊发于2007年,论文的核心内容为:古巴比伦王国君主汉谟拉比在位期间所做的功绩,与《史记》所载的商汤王可以很好地吻合。
而根据历史考证,印欧语系的英国人的先祖发源于欧亚草原,之后才逐步迁移到英格兰群岛上的。在此期间可以推测,在这段时间里,英国人的先祖曾经受到中华文明的洗礼,英语词也是用拼音的方式抄录形成,因此随着英国人祖先的迁移,将当时商汤王的事迹也带到了其他地方。以至留下了古巴比伦王国君主汉谟拉比和《汉谟拉比法典》的历史痕迹。
根据上面的推断,那么《汉谟拉比法典》所记载的汉谟拉比的事迹,和汉谟拉比本人就应该对应了当时中华历史上某位非常有名的帝王。
因此,做出了“商汤王与汉谟拉比是同一个人”的判断。
看到这篇一大胆的推想和论证的论文,属实惊世骇俗!
但是貌似发表这篇论文的武大教授对于时间概念上有些模糊。
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汉谟拉比与商汤两者根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且相差百余年。
能将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两人说到一起,和“关公战秦琼”的小说情节又有何异?
再说到文章开始的那篇曾经“轰动一时”的《从咏鹅诗看基督精神对杜甫潜移默化的影响》之论文。
更是不得不让人“佩服”武大教授们的“敢想敢干”!
该论文中将基督宗教称为唐朝国教之一,同时表示杜甫就是因此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咏鹅诗》更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换句话就是:杜甫诗写得好,是因为信基督!
说实话看过武大这位文学院教授的论文后,杜甫信不信基督我不知道。
但这位教授应该是基督教的忠实信徒。
虽然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个人信仰也是每个公民的自由选择。
但是这位文学教授能不能在写该论文时尊重一下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基督宗教在唐朝被称为景教,是唐朝时期才传入中国的教派。
景教是在唐朝贞观年间由阿罗本从波斯带到中国的。唐太宗对景教持开放态度,曾特派房玄龄到郊外迎接景教僧人。景教在中国的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除了在长安和洛阳设立教堂外,还在沙州、周至、成都等地建立了教寺。景教的标志是十字莲花,它在传教过程中采取了入乡随俗的策略,不仅供奉西方人,还供奉中国人,包括中国帝王。
景教在唐朝时虽然出现,但只是众多教派中细枝末节中的存在。
又是在何时何地成为了“唐朝国教之一”的存在呢?
一直以来,武汉大学都是“中国顶尖高校”的存在,是多少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求学圣地。
但如果武大的文科研究都是这种水平,那么武大的文科是真的要被“玩”废了!
希望武大可以回归学术本位,重新重视起学术诚信和学术质量的相关工作。
莫让论文变成小说,让严谨的学问变成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来源:一元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