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猪油拌饭里的朝鲜:金正恩时代的舌尖渴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4 20:08 1

摘要:在平壤郊区老宅的地窖,73岁的朴玉姬掀开泡菜缸时,一股奇异肉香猛然窜出。她枯瘦的手探进酸液,捞出用蜡纸裹着的三根腊肉条——像从时光里打捞出沉船宝藏。“二十年了。”她对着肉条喃喃自语,身后墙上的“共和国英雄”奖状微微卷边。那是丈夫金永哲用命换来的奖赏:1997年

在平壤郊区老宅的地窖,73岁的朴玉姬掀开泡菜缸时,一股奇异肉香猛然窜出。她枯瘦的手探进酸液,捞出用蜡纸裹着的三根腊肉条——像从时光里打捞出沉船宝藏。
“二十年了。”她对着肉条喃喃自语,身后墙上的“共和国英雄”奖状微微卷边。那是丈夫金永哲用命换来的奖赏:1997年大饥荒时,他把卡车让给粮站的最后半吨玉米,自己饿死在方向盘前。

酱油瓶里的密信

咸兴港的海风刮进小卖部时,售货员李英爱总在擦拭玻璃柜里的酱油瓶。深褐液体中沉着一粒玉米——那是给脱北哥哥的暗号:“平安”。

七年前暴雪夜,哥哥李明哲泅渡图们江前,留给她十二瓶特制酱油:
“每瓶夹块肉干,应急时吃。”
她每周轮换陈列一瓶,像在举行隐秘仪式。有次巡查干部拿起瓶子晃了晃,肉干撞击玻璃的闷响让她心脏骤停。
“这是……新配方。”她扯出笑脸,“增香的。”
干部拧开瓶盖的瞬间,咸腥海风突然灌入,吹散了可疑的肉味。

猪圈上的英语课

元山养猪场的铁栅栏外,15岁金美罗借着粪堆微光背诵:“Pork—猪肉”。栏里住着加拿大杜洛克种猪,粉红耳朵上钉着外文耳标。

“它们吃进口饲料,我啃玉米饼。”美罗把单词写在手心,“但等我当上兽医……”猪群突然骚动,她跳进圈里接生:
血泊中,第八只猪崽奄奄一息。她咬破手指滴血喂它,像母亲喂濒死的婴儿。
深夜,她偷藏了胎盘——这是养猪场工人的隐形福利。灶台上,病弱母亲喝着胎盘汤轻叹:“比肉还鲜。”

外交垃圾箱的盛宴

平壤使馆区后巷,流浪狗黑鼻熟知每周三凌晨的盛宴。德国使馆的厨余桶总有吃剩的香肠,法国人扔硬奶酪,中国人弃肥肉边角料。

这晚它撞见更惊人的场景:
三个孩子蜷在丹麦使馆垃圾桶后分食蛋糕,奶油沾满脸颊。最小女孩突然噎住,哥哥慌忙拍背——奶油从她鼻孔喷成白线。
警卫手电扫来时,孩子们狸猫般窜进树丛。黑鼻凑近舔舐地上的奶油,尝到咸涩滋味:原来混着女孩逃跑时的眼泪。

婚宴上的豆腐“肉”

惠山村的婚礼宴席,主桌赫然摆着油亮的“红烧肉”。宾客们却默契地不动筷——谁都知道这是豆腐染酱的幻术。

新娘姑姑端出压轴菜时,满场响起抽气声:
粗陶碗里躺着真正的五花肉!七片,薄如蝉翼,肥瘦纹理在烛光下流淌蜜色。
“拿祖传银镯换的。”姑姑耳语。新娘突然掀盖头扑进她怀里:“姑妈,这肉……您得吃第一口!”
七片肉分了二十桌,每桌筷子在汤里蘸一蘸,就当吃了喜肉。

停战线的肉罐头

板门店共同警备区,朝方士兵金哲浩的胃袋在抽搐——韩军哨所飘来烤肉的焦香。他突然想起什么,从裤袋摸出个压扁的罐头。

标签印着模糊的鹰徽:1953年美军撤离时留下的斯帕姆午餐肉。
“排长给的,说关键时刻保命。”他抠开锈蚀的罐盖,油脂已氧化成蜡黄。
这时韩军上尉举着饭盒越过军事分界线:“泡菜炒猪肉,尝尝?”
哲浩怔忡间,罐头“当啷”坠地。油腻的肉块滚过北纬38度线,在沙砾间沾满两国尘埃。

尾声:平壤百货的肉味香水

光复百货三楼化妆品区,售货员正向女顾客喷洒新品:“这是元首夫人同款,肉香调的。”
顾客深吸一口气——前调是烤五花肉的油脆,中调化作炖牛骨的醇厚,尾调竟是猪油渣的焦苦。

“像过年时厨房的味道。”顾客眼眶发红。
不远处食品柜台,冷冻猪肉标价两万朝元/斤(约合工人半月工资)。穿补丁衣服的老妇凑近冰柜深吸气,喉头剧烈滚动。
当买不起肉的人们开始购买肉味香水,一个荒诞时代的注脚就此写就。

后记:哈尔滨的朝鲜酱肉

回国半年后,我在哈尔滨夜市发现“朝鲜酱肉”摊子。老板娘刀起刀落,酱色肉块颤如膏腴。
“学自朝鲜族婆婆,用苹果梨发酵酱汁。”她舀起肉汁淋饭,“尝尝?”

肉块滑入胃袋时,我眼前闪过朴玉姬地窖里的腊肉,闪过金美罗手心的猪血,闪过婚宴上七片透光的五花肉……
滚烫的泪突然砸进碗里。
老板娘慌了:“太咸了吗?”
我摇头,把沾泪的肉拌着饭大口吞下。

原来有些滋味
要就着眼泪才能咽尽
有些历史
需用胃酸来解构消化
当我们在饱足中学会疼痛
方知盘中肉皆是众生泪

来源:百姓识天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