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菜排队3小时!揭秘赚钱餐厅的背后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8-04 20:09 1

摘要:你是否还在为流量少、复购低、利润薄,而焦虑失眠?是否月月上新,依然留不住顾客?是否很眼馋隔壁小店凭一道招牌菜高峰排队3小时?

关注幸福餐饮人 幸福经营

助力更多餐企成为品类领袖品牌

各位餐饮老板:

你是否还在为流量少、复购低、利润薄,而焦虑失眠?
是否月月上新,依然留不住顾客?
是否很眼馋隔壁小店凭一道招牌菜高峰排队3小时?

01你在“卖菜”还是“卖品牌”?

“我家口味比网红店还好,为什么火不起来?”
“月月研发新菜却留不住老客?”
“如何用好的菜单帮餐厅提升15—35%营业额?”

当顾客掏出手机搜索“附近美食”时,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不用思考、不掉坑的安全感”。

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卖菜”,而是“卖品牌”。

招牌菜不止是一道菜,而是餐厅“门面”,要“抓住”顾客的胃,更要“勾住”顾客的心

做餐饮不怕苦、不怕累,最怕顾客说:“这家店没啥特色”!

02四维爆款模型:用招牌菜精准留客

1. 目标客群精准化

这道招牌菜是谁来吃?

年轻女性/男性,还是年长的?本地客还是旅游客?

消费群体不同,需求不同,菜品结构、菜单设计也要不同。

青岛作为旅游城市,淡旺季明显。

老牌餐厅波螺油子为实现淡旺季“双赢”,对客群进行系统调研,并据此结果调整菜单。

在必点菜中,增加本地人喜爱的青岛家常菜,并坚持部分招牌菜高性价比策略,同时,根据不同桌型来设计价格,兼顾了菜品特色与性价比,既满足了游客的口味需求,也让本地人吃饱又吃好。

2. 用餐场景最佳化

越应景的菜品越好卖。越应景的餐厅越受顾客欢迎。

谁能为顾客提供最佳用餐方式,谁就是为顾客创造饮食价值的餐厅。

某江浙土菜馆推出“全家福套餐”,增加减油、减盐菜品及儿童餐,并提供生日宴/寿宴布场,家庭聚餐占比提升至67%,桌均消费增加80元。

3. 价格设置最优化

根据餐厅定位与客群设置价格,招牌菜要更多地满足主流客群的消费需求,兼顾其他顾客的个性化需求,才有更好利润空间

社区店宣传“一顿外卖钱”(18-38元);商场店主打“闺蜜AA无压力”(58-68元);宴请型餐厅设置不同价位(388-1088元等)。

4. 就餐体验定制化

不同群体提供相符的用餐场景,让顾客享受到“定制化”的就餐体验。

某小龙虾馆提供定制化围裙+剥虾神器,满足爱吃小龙虾又怕弄脏手的顾客,自发传播率大幅提升。

“你们家适合什么人吃?”

千万别等顾客疑惑地说出这句话时,才想起要应景。

03

“4+3”法则让顾客上瘾把成本变利润

招牌菜不仅仅是一道菜,而是一个应景结构。

真正成功的餐厅都深谙招牌菜结构设计的底层逻辑——应客与应企。

一、应客的4大法则

1. 场景结构——精准捕捉消费者需求

早餐场景:快捷+饱腹(肯德基、麦当劳的套餐;社区包子铺推出7元通勤餐:肉包+素包+茶叶蛋+豆浆)


社交场景:仪式感+可分享(过生日时,海底捞送礼物/唱生日歌;宴请类餐厅的菜品故事讲解和开锅仪式)

外卖场景:便捷性+多种选择(手机下单,配送到家)
时令场景:春季时令野菜/夏季降温解暑/冬季滋补养生锅

2. 价格结构——从引流到锁客的三级定价法

引流款:实惠、好吃的引流爆品(太二38元老坛子酸菜鱼,瑞幸9.9拿铁)

利润款:占总菜品60%的常规产品(太二28元脆椒小皮蛋,费大厨辣椒炒肉)

形象款:高于市场价30%的镇店菜(大董烤鸭、太二188元土豪版酸菜鱼)

社区店三级定价模型:9.9元鸡丝凉面/凉皮;18元红烧狮子头/口水鸡套餐;38元秘制三宝套餐(可外带)

3. 口味结构[味觉金字塔]

基础层:覆盖70%客群的主流口味(湘菜的剁椒鱼头/辣椒炒肉)
差异层:20%的特色味型(臭豆腐肥肠煲、芝士臭豆腐)
创新层:10%的猎奇组合(茅台冰淇淋/拿铁)

4. 份量结构[动态组合策略]

客群数量:1人食(精致小份菜);2-3人(招牌菜+配菜套餐);4人+(招牌菜+必点菜+小吃+饮品)

就餐时段:早餐(包子/饼+鸡蛋+豆浆);午餐(炒菜套餐、面食套餐);下午茶(9元养生茶+10元小食);宵夜(30元烧烤/鸡汤面)

二、应企3大武器

1. 成本结构[全链集中管控]

原料端:建立核心食材的ABC分级采购体系
加工端:中央厨房预制率控制在65%—80%
损耗端:通过菜品组合降低边角料损耗(鱼丸/肉丸、香辣鸡杂)

2. 毛利结构[动态定价矩阵]

必点菜:保持65%—70%毛利率(本帮红烧肉)
组合菜:套餐毛利率提升至75%(红烧肉+笋干+卤蛋)
酒水类:设计80%+高毛利产品(自酿桂花米酒、杨梅酒、解腻柠檬茶)
隐藏款:时令食材溢价空间可达50%(古法香干拌香椿)

3. 效率结构[快速出餐+高翻台率]

现做+预制:做现炒20%、半预制净菜50%、全预制30%,出餐率提升35%、翻台率提升3倍;

智能运营:智能排班系统、自助下单系统,将人工成本压缩至18%;

别等到顾客觉得你,“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精”时,才想起要重建招牌菜基因链。

04四味+五觉”:让顾客对餐厅上瘾

在餐饮同质化加剧的当下,当你还在卷“价格更低”时,不少餐厅已从单维满足进阶到“四味+五觉”的多维价值满足。

一、“四味”设计法则

1. 滋味(本真)——食材本真的极致表达

农耕记忆:新荣记家烧鲳鱼坚持用东海船钓鲜货+20年陈年花雕酒
本味放大:莆田餐厅哆头蛏不添加味精,用蛏汁提鲜
时令锚点:南京香格里拉江南灶的"春八鲜宴"每月更新

2. 口味(差异)

——味觉体验的差异化 层次设计:湊湊火锅奶茶的"前调茶香/中调奶醇/尾调回甘"
反差组合
:火烧云傣家菜的油焖鸡×薄荷炸鸡块
成瘾公式
:太二酸菜鱼的酸度控制在PH4.2-4.5区间 3. 人情味(增值)——超越预期的情感连接服务触点:海底捞甩面表演的"意外惊喜时刻"
温度传递:广州炳胜用陶炉持续加热啫啫煲
定制特权:荣小馆为VIP顾客腌制专属辣椒酱 4. 回味(终极味)——制造持续心流体验

余味设计:西贝莜面村的草原酸奶加入蜂蜜脆片
记忆实体化:点都德提供可外带的茶味香薰卡
UGC引导:楠火锅设计九宫格打卡专用摆盘

二、“五觉”体验设计

视觉造景:通过色彩变化、立体感受、光影变幻,来实现就餐过程中的视觉美好体验。

云海肴汽锅鸡的蒸汽瀑布效果;南京大牌档用灯笼光晕柔化菜品。


听觉植入:食材烹饪、食物咀嚼和环境声音来实现

桂满陇的评弹表演与碗碟轻碰声;王品牛排的铁板滋滋声。

味觉分层:不痛的食物带来不同的味觉体验

费大厨辣椒炒肉的猪油渣脆感;蓝蛙汉堡的酸黄瓜解腻设计。


触觉记忆:食物的口腔的感觉

陶陶居大虾饺保持62℃最佳入口温度;喜茶烤黑糖波波牛的焦脆与Q弹;南京盐水鸭可撕吃的分解示意图。


嗅觉锚点:食物本身或烹饪后散发的诱人味道

烤肉在炭火上散发出的香味;绿茶餐厅面包诱惑的二次烘烤机制;巴奴毛肚火锅的野山菌汤现熬展示。

招牌菜就是要做到别人想不到和做不到的精细化、细节化。

“四味、五觉”的精细设计和差异化,是提升招牌菜的顾客体验品牌价值的关键策略。

做餐饮不怕苦、不怕累,就怕顾客说:“你家和别家感觉差不多”!

在“性价比时代”,餐饮下半场的竞争或许不再是“大而全”。

而是通过“单点爆破”,用一道独具特色的招牌菜击穿顾客心智,成就品类王者!

来源:幸福餐饮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