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深圳晚报微信公众号“晚妹聊天室”栏目发起的一则话题“真实生活VS精装朋友圈,你怎么选?”引发了万名网友围观,话题源自近日热播剧《亲爱的仇敌》中关于精心打造朋友圈的片段冲上热搜。在“晚妹聊天室”的话题下,不少网友对“毛坯人生精装朋友圈”的讨论产生共鸣。
近日,深圳晚报微信公众号“晚妹聊天室”栏目发起的一则话题“真实生活VS精装朋友圈,你怎么选?”引发了万名网友围观,话题源自近日热播剧《亲爱的仇敌》中关于精心打造朋友圈的片段冲上热搜。在“晚妹聊天室”的话题下,不少网友对“毛坯人生精装朋友圈”的讨论产生共鸣。
在评论区中,网友“Senmi”的留言获得最多点赞:“我会发好看的照片,不为精装朋友圈,只是为了保存回忆。每年年底,看看自己都干了啥,去了哪些地方。”记者注意到,评论区中有约五成网友的观点类似,网友“A.小曾”:“拍照定格给自己人生旅程留下一个精致的回忆。”网友“Grace包包”认为出去旅游拍到好的照片或者精彩的小视频会“感觉此次旅游更加分”。
相较以往网友在讨论时会在“粗糙但真实的人生”和“精装朋友圈”之间二选一,认为精装朋友圈主要是为了在网络社交时打造“精致人设”,如今大家则更认同发精致朋友圈主要是为了“取悦自己”。观念转变的背后是什么悄悄发生了变化?记者采访了资深心理咨询师、深圳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专家督导张文生,他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传统社交强调‘印象管理’,打造‘精致人设’,过往的互联网社交场合也是如此。现在的‘悦己’表明很多人开始变得更愿意关注自我、满足自己、愉悦自己,这实质是拒绝被主流价值观裹挟的表现。这或许正是互联网时代最珍贵的觉醒——我们终于学会在虚拟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存在。”
过去我们常常能看到,互联网世界里那些“精心打磨”过的完美无瑕的生活展示常常引发一些网友的焦虑——不自觉将别人的生活与自身对比,仿佛只有互联网网友才拥有自己“向往的生活”。而在这次话题讨论评论区中,记者统计留言词频发现,“自己”和“记录”两个词的使用频率颇高,“记录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备忘录”等成为多数网友的想法。网友“麦田里的守望”说:“90后,每天都发朋友圈,纯粹为了记录生活。”网友“一只飞飞熊”选择“精装朋友圈”的理由则是“以后回顾的话,觉得自己至少精彩过。”更有网友“13”表示“什么都发,因为朋友圈是我的日记本”。对于这两个高频词的出现,张文生分析:“这也象征着人们主体性的觉醒——重构以自我需求为核心的生活意义。这是重新获得对生活掌控感的表现,也有助于缓解社交焦虑情绪。”
深圳晚报记者 陆楚一 张裕麟
实习编辑 唐昕妤
来源:深圳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