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天,许久未露面的姚晨连发数条微博,“恭喜霍猛导演”,“柏林电影节获得竞赛单元大奖”。
昨天,许久未露面的姚晨连发数条微博,“恭喜霍猛导演”,“柏林电影节获得竞赛单元大奖”。
这次她带着主创团队参加柏林电影节,由她监制的《生息之地》斩获银熊奖。
沉寂了5年的姚晨,摇身一变成了老板娘,也算是半个“手握资本”的人。
说实在的,这届的柏林电影节被国人关注,也是因为作为亚洲唯一评委范冰冰,被德国总理接见。
被贴上国际“范”标签,即使被国内封杀,即使不再演电影,依旧是各大国外电影节上的“宠儿”。
但是,范冰冰不再是一位演员。
这次穿着白色丝袜、套裙亮相电影节的姚晨,穿着很保守,不时尚,也不再是一位演员。
她不是那个产后没戏拍,多次面临中年尴尬的女演员。
当然,她也不再是去年嘉人晚宴合影中,被边缘化、被嘲讽资源下降的“话题女王”。
如今的姚晨,是两个孩子的妈,是演员,也是老板,更是被二婚老公宠上天的“小女人”。
又谁想到当年那个睡地下室,被无数剧组嘲笑,尝过张颂文成名前苦痛的女孩,竟能一次次的逆天改命。
20年前,孙红雷在采访中,当着姚晨的面说,“我就没见过嘴这么大的人!”
10年前,吴彦祖与姚晨并肩坐,真诚地说,“第一眼看到姚晨,就觉得她很有女人味。”
化妆师唐毅曾以“东方留白”技法强化她的五官特色,用利落眉峰与裸色唇妆凸显坚毅气质,最终让她的“不完美”成为银幕上独树一帜的女性符号。
但是,没成名前的姚晨与四十年前的吴倩莲一样,知道自己不是美女,只能用演技来改命。
“那时我总觉得自己不像一位演员……”姚晨在电影《十三邀》中回忆自己在中戏毕业后艰辛的五年生活。
她辗转于各个剧组,演过女警、护士,甚至只有三句台词的龙套,最后她曾有过要改行做服装设计师的冲动。
所以,她在自己成名后会主动帮助老同学张颂文,带他见导演、进剧组,帮他争取《狂飙》里的配角。
热爱表演、坚持不懈的她,只有经历过那种白眼和嘲讽后,才会更加珍惜每一次有可能成功的机会。
19年前,人们终于记住了那个每天举着扫帚喊着“排山倒海”,没心没肺的郭芙蓉。大家也记住了属于姚晨特有的大嘴与爽朗笑声,而她也悄然被贴上了“喜剧演员”的标签。
做喜剧演员不好吗?在当时的内娱,很少有女艺人能顶起“喜剧演员”的头衔。
2009年《潜伏》开拍时,她才被导演勉强接受演乡下来的翠屏。姜伟见到她的第一句话是:“你太现代了,不像四十年代的乡下姑娘。”
为了演好翠平,大嘴姚晨跟着方言老师学河北话,在剧组集体宿舍住了四个月,每天揣摩如何用肢体语言表现一个女游击队长笨拙的优雅。
当翠屏的故事横扫白玉兰颁奖晚会时,观众们忽然发现那个“只会搞笑”的姚晨,眼睛里也能盛下一个时代的悲与情。
论演技,姚晨在《潜伏》之后就已经晋升为“大青衣”,合作过的男主都夸她的戏好。
就连一直没有机会获奖的郭京飞,也是因为与姚晨饰演的苏明玉有了精彩的对手戏,才破天荒地拿了一个最佳男配。
也许,她在电影节的红毯仪式上不如范冰冰美艳、有型。但是,她在观众心中始终是无法被替代地存在。
姚晨告诉那些曾经说她不美的人,女星“美”的标准应由角色的生命力来定义与诠释。
有生命力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02裂缝中的光:在质疑声中寻找出口
2014年的某个深夜,刚结束电视剧《离婚律师》宣传的姚晨,初代的“微博话题女王”蜷缩在酒店沙发上刷微博。
在热搜榜上,“姚晨演技套路化”的话题深深刺痛了她。
观众们开始批评她重复“都市女强人”的形象,还有就是无法走出“喜剧女星”的舒适圈。
那天她在日记本上写道:“当观众比演员更快感到厌倦,就是该转身的时候。”
面临第二次抉择,她选择了转身的方向,走向更有挑战和魅力的电影江湖。
2016年,她“0片酬”出演独立电影《找到你》中饱受争议的律师李捷,跟着剧组在城中村蹲守两个月,观察单亲母亲如何一手抱孩子一手拎菜篮。
拍摄那场家暴戏时,对方的拳打脚踢和棍棒实打实地落在了她的脸上。
她对导演说坚持不用替身,直到颧骨泛起淤青。
后来,她对记者说进入到电影圈,让她再次感受到了生命的流动。
“疼痛让我想起刚入行时的话剧舞台,那种真实的碰撞感久违了。”
这次冒险为她打开了新世界,但是这个新世界也让她有想张口骂人的时候。
10年前,在春节档爆火的《捉妖传1》中,姚晨自带搞笑的“妖魔式”表演,成了那部电影里最大的笑点。
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她会获得百花奖最佳女配奖时,这个奖项却颁给了有老公作为最大资本靠山的杨颖。
姚晨紧绷的脸,挤出了一点点笑意,但是镜头扫向她时,人们还是看出了她的不满与无奈。
后来,她对自己说自己“获不获奖都不要紧”,有一天自己会用别的方式站在领奖台上。
2019年,她不仅主演《送我上青云》,更首次担任电影出品人。在贵州深山拍摄时,她带着编剧团队走访当地道观,与山民同吃同住三个月。
当盛男在云雾缭绕的山巅,大声喊出“我想和你做爱”时,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女性形象,彻底击碎了外界对她的固有认知。
这就是姚晨,热爱有生命力的表演,每一次转身,对于她来说就等于“重生”。
《生息之地》剧本在打磨时,姚晨特意找了好友张颂文。
故事讲的是一些生活在向下的小人物,在人性、生命与成长中,演绎了人间的一场悲欢离合。
姚晨说,张颂文“对人性细节的洞察力令人惊叹”。
好演员需要彼此照亮,而非争夺聚光灯。事实上,只有对艺术与表演有着共同追求的人,才能真正在成长的道路上照亮彼此。
当年,她因为生娃而成了“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拍”。
她直言:“不是没戏拍,是不想凑合。”
这种自信源于对表演的敬畏,也是身后作为中国数一数二的摄影师老公的支持与理解。
对艺术更加执着的曹郁,被姚晨一口一个称为“老曹”,不管当年刘烨无意说的是否属实,纵使姚晨是“婚内出轨”于老曹,那也是两人对艺术与表演的惺惺相惜。
为了照顾家庭,姚晨也保证接戏的节奏,一年仅接一部戏,却部部成为口碑标杆。
当年姚晨与前夫的是是非非,现在看来就是当事人都“长大了”,初恋早就成为了过去式,对人生目标和未来婚姻的渴望已经全变了模样。
姚晨与曹郁的婚姻被定义为“理性与艺术的合谋”,也是一位独立女性,从破碎到共生的情感进化,也是一种自我救赎。
姚晨曾在一档节目中说,自己之所以同意嫁给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是被这个男人艺术气息外表下的真诚感动。
“家里的存款、车子、房子……都写你名下。如果有一天,我们分手,我就净身出户。”
姚晨自己就是吸金女王,根本不在乎男方的这点财产,只是曹郁的真实的爱,让她破防了。
202年,两人共同创立坏兔子影业,曹郁从摄影师转型为制片人,姚晨则从演员升级为监制,家庭与事业形成闭环,两个可爱的孩子也经常会来公司和片场探班父母。
她坦言:“好的伴侣不是互相拯救,而是共同创造。”
结婚十三年来,有时姚晨做了曹郁背后的小女人,有时曹郁也愿意站在妻子身后,为她鼓掌与加油。
她拒绝被“少女感”绑架,在《都挺好》中以苏明玉的西装革履与凌厉眼神,诠释职场女性的力量美;《生息之地》监制身份更让她从“被观看者”转为“叙事掌控者”。
如今的姚晨,微博认证依然保留着“一个演员”的简介,但她的身份早已超越这个定义。
在《生息之地》的庆功宴上,霍猛举着银熊奖杯向她致谢:“您教会我最重要的事,是创作要有根。”
这句话或许正是她四十四年人生的注脚,也是一位中年女星含泪穿梭于无数质疑声,挨过无数孤寂的夜晚后的蜕变。
从福建小城走出来的姑娘,经历过北漂住地下室的窘迫,也尝过顶流明星的滋味,更懂得从巅峰到无人问津的无奈与心酸。
在商业与艺术的夹缝中突围,最终在扶持新人的过程中找到平静。就像她办公室里悬挂的那幅字“演戏是见天地,监制是见众生。”
当《生息之地》里,农妇在麦田直起腰擦汗的长镜头,点亮柏林电影节银幕时,据说镜头外的姚晨正在帮剧组新来的实习生修改毕业论文。
她很爱惜自己的羽毛,同样她也很珍爱新人身上的羽毛。
记得她站在朗读者的舞台上,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我生命中有很多萍水相逢的人,我也成为过别人生命中萍水相逢的人。”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嘴大却很美,心灵更美,有着流动生命力的姚晨。
来源:走钢丝的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