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总是遇到陷入有毒关系,那你可能是BPD(边缘性人格障碍)

B站影视 2025-02-24 19:54 1

摘要:• 情绪不稳定:极其敏感,容易被别人微小的表情和或一句话影响情绪,可能在短时间内从极度开心转为极度沮丧或愤怒,情绪落差很大。属于高敏感人群,情绪非常脆弱,容易焦虑、缺乏安全感,心理脆弱。

如果你总是遇见NPD或者有毒关系,那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BPD,因为BPD是最容易吸引NPD的人格,也就是“吸渣体质”。

BPD就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缩写,这种人格的特征是不管情绪、情感抑或关系都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他们总是徘徊在各种边缘:

情绪的边缘——极度的冲动或极度压抑;

爱与恨的边缘——非爱即恨,非黑即白;

当然还包括处在心理健康和非健康的边缘,就像极度摇摆的钟摆,不是在这边就是在那边,没有中间态也没有缓冲,他们的人生也像他们的情绪一样大起大落。

一 :BPD的特征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 情绪不稳定:极其敏感,容易被别人微小的表情和或一句话影响情绪,可能在短时间内从极度开心转为极度沮丧或愤怒,情绪落差很大。属于高敏感人群,情绪非常脆弱,容易焦虑、缺乏安全感,心理脆弱。

感情呈现非安全的依恋模式,多数为焦虑型依恋或者矛盾型依恋。

• 情感不稳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态度常常极端化,刚认识时会给对方加上滤镜美化,视为完美无缺的救星,但在出现一点问题时,会迅速将对方贬低得一无是处,从喜爱瞬间转成厌恶。理想主义者,追求完美。

• 关系不稳定:由于他们情绪的极度不稳定、害怕被抛弃以及自我认知的紊乱等特点,在恋爱关系中也常常会引发冲突和矛盾,难以处理好亲密关系,难以有长久恒定的亲密关系,会经历多段感情和分手。

而且因为他们对关系的依赖和害怕被抛弃的心理,使得他们很难轻易结束一段关系,喜欢抓住有毒关系不放手。

• 行为不稳定:害怕被抛弃,当感觉他人可能离开自己时,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恐惧,甚至采取极端行为来阻止分离。常做出冲动、不计后果的行为,如暴饮暴食、过度消费、自残、自杀等行为,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痛苦或表达难以言喻的情绪。

• 生活方式不稳定:因为对自己的身份、价值观和目标感到困惑,而且处理不好情感关系,所以可能会频繁地改变职业选择、生活方式或人际关系,总是生活在动荡和颠簸之中。

·自我认知不稳定:BPD患者常常难以形成清晰、稳定的自我认同,他们对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和身份感到困惑,对自己的看法和认知经常变化,有时觉得自己很优秀、有价值,有时又觉得自己毫无用处、是个失败者。因为不清楚自己的价值观、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缺乏稳定的自我身份认同。可能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现出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人格特点,每个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不一样的。

而且因为认知混乱,所以恋爱脑,感情大过天,但是缺乏眼光,分不清谁是“毒人”,包括毒伴侣、毒上司、毒朋友。这点说白了就是不会识人。

说完了缺点,来说说BPD的优点:

BPD 其实是一个很有个人魅力的人,独立特行的他们很容易吸引别人的眼光。有个性,敢爱敢恨,恩怨分明,或涌泉相报或睚眦必报。

· BPD的情感强烈且真诚,他们渴望亲密关系,希望找到能无条件爱自己的人,且在感情中敢于真心付出、毫无保留,这种真诚的情感流露让人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

因此,BPD 是能够给人带来最好的恋爱体验的人,就是你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爱情的样子,所以经历过 BPD 的人就会发现,你再也无法找到那样浓度的爱情了,因为 BPD 是用燃烧自己来追求爱情的,就像飞蛾扑火一样,这是TA希望对方也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爱自己,当你明白了BPD浓情行为背后的逻辑,就觉得BPD 是可爱又可怜的。

· 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一些BPD内心世界丰富,才华横溢,在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有惊艳到表现。而且他们有洞察本质的能力,观点和表达常常让人耳目一新。

·敏感且共情能力强:BPD属于高敏感、高共情体质,能觉察别人的细微情绪,这让他们显得善解人意且容易沟通。也正是因为敏感,他们容易过度解读他人的行为和言语,从而给自己造成内耗。

二BPD和NPD的关系

BPD是很容易吸引NPD的人格,低功能的BPD是NPD的头号“血包”,但是高功能的BPD,却是NPD的头号杀手,反杀NPD易如反掌。接下来详细解析BPD和NPD的种种纠葛。

为什么BPD总是遇见NPD呢?

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缺爱,因为BPD父母里面,大概率有一个NPD。从小的虐待、吸血和训化,让TA长期的处于自我客体化的状态,无法完成成长过程中的自我主体化的形成,变成了一个任何事情以别人为主的恒长客体,还有性格懦弱、不敢反抗、不敢要求、而且缺爱,总是想向外界证明自己值得被爱,总是用牺牲忍让证明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TA对爱这件事情。一直是存在一个不了解,好奇、缺乏的一个状态,所以在成年之后,TA会在异性身上疯狂的追求这种无条件被爱的感觉。而且为了得到这种爱,TA也会无条件的完全的付出,而这样就增加了TA受到伤害的几率,因为这样是违背人性的。

所以说即使不是渣男,遇到了BPD,也会被TA培养成渣男,这是因TA自身有问题、有障碍,TA的根源还是原生家庭的创伤,父母没有给予TA无条件的爱,TA从来没有得到过那种爱。

这种卑微讨好、软弱、过分自省、喜欢拯救别人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的圣母心,就让TA精准的成为了NPD的血包,这是NPD为什么选择TA的原因。就是因为TA已经被原生家庭驯化成了一个好拿捏的人,而NPD正是欺软怕硬的,他们要找的就是TA这种软柿子。他们会用服从性测试来试探、拿捏、控制TA。

· 因为在原生家庭中,BPD总是被漠视,得不到爱和满足。所以,在成年之后,TA会拼命上进,追求优秀、独立,以绝不麻烦别人为信条,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而这种高价值低需求的特征正好符合NPD对伴侣的要求,因为他们是既要又要、贪得无厌的人,挑的就是这种“价廉物美”的猎物。

并且因为原生家庭的打压,BPD是很自卑、有很强的不配得感的,他们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虽然很优秀、高价值,但是却低自尊,严重低估自身价值,谈恋爱喜欢向下兼容,这一点刚好被狡猾的NPD所利用,被TA算计、高攀。

还有BPD的讨好型人格,过分的反省能力,才能让N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对TA的打压和贬低。

还有因为童年的创伤没有被疗愈,它就变成了一种应激模式。因为从小压抑自己,所以

BPD不会处理矛盾,不会和人吵架,只会逃避或者一味的忍让,因为这些都会激发TA童年的心理创伤,它变成了一种障碍。TA不敢也没有办法通过正常的争吵去捍卫原本属于自己的权利,TA只会让步,因为TA从小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模式。

TA从小就被父母侵犯边缘,父母就像是高高在上的皇上,皇帝一样实行强压政策,从来不会和孩子平等沟通甚至讨价还价,所以TA从小就没有培养解决问题、和人交涉的能力,TA已经习惯吃亏、后退。而且会把这种懦弱自我美化成善良和宽容并引以为傲乐此不疲,TA变成了一个没有边界的人。这正是 NPD 所需要的,所以TA就被NPC拿捏的更死,经常对TA进行情绪上的刺激和折磨来满足自恋。

· 重复模式:由于对不健康的情感环境感到熟悉,BPD往往会不自觉地选择那些能够重现童年创伤的关系,即使这些关系是有毒的。对那种健康的真正的爱,反而是不能识别,也不感兴趣,因为太陌生了,他会不自觉的去寻找这种带有伤害性质的感情对象,NPD那些伎俩让TA找到了熟悉的感觉,这种熟悉的感觉,让BPD产生依恋,因为熟悉就代表了安全。

这好像就是一种宿命,难以避免又无法逃脱。这其实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创伤性链接,就是总是陷入受虐与施虐的来回拉扯。

情绪也是会让人上瘾的,即使是痛苦的情绪,也就是说,TA已经习惯了这种痛苦,所以还会不自觉的去重复这种痛苦。

总之因为TA身上的这些特质,让NPD闻着味儿就来了,没有这个NPD还有另一个NPD,像TA这样的高价值低自尊的血包在人群中太耀眼了,一眼就能够被NPD看到并锁定。

以上都是BPD吸引NPD的特点,但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缺爱,缺安全感,所以TA变成了一个恋爱脑,对情感有着强烈的需求,高浓度的感情才能让他们满足,而这种浓度一般人做不到。

而且因为童年时期缺乏父母的无条件的爱,因为太渴望得到无条件的爱和关注,所以成年后他们通过对伴侣不断的试探和“作”来验证对方是否真的爱自己。而这种“作”很容易驱走正缘,因为正常人无法忍受。

而NPD个体的善于伪装性,使得他们在关系初期能够提供BPD所需的高浓度情感和关注,但这种供给往往是虚假的、表演性质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和剥削BPD。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选择那么多,而BPD永远选择最渣的那一个的原因。

因为普通人那种平淡的情感是无法满足TA的需求的,TA要证明自己值得被无条件爱着的。因为TA不相信,TA怀疑、TA害怕,所以TA要一直的不停的试探,要不停的作,通过刺激对方产生情绪的大起大落来证明对方是爱着自己的,如果对方很平淡,TA就会觉得对方不爱自己。TA需要的是像琼瑶剧一里边一样的男主角,但这样的要求呢?正常人是无法做到的,只有NPD这种骗子‬能做到,因为NPD是表演狂,天然的骗子、演员。

所以,正是因为TA需要的感情浓度远远高于正常人所能给予的,所以TA只能吸引来骗子,因为TA的标准只有骗子才能够满足,这也是为什么TA总会遇见渣的原因。其实根源还是因为TA想要那种无条件的爱,而普通人是受不了这种试探的,普通人也不会引起BPD的兴趣,只有NPD才能完美的匹配,在前期满足TA对无条件爱的幻想,而NPD呢,也正好需要BPD这种天然的高价值的血包,所以一段孽缘就此产生。

其实如果BPD能遇到一个安全型的伴侣,伴侣能够理解、包容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同时BPD患者自身也积极寻求治疗和自我成长,恋爱关系还是可以健康发展的,BPD会被这种无条件的爱治愈,而痊愈的BPD在健康关系里的表现一点也不比别人差甚至更好。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能遇到一个安全型的伴侣的,而且本身人格不健康也很难吸引健康的人格。所以最靠谱的还是靠自己,觉醒、疗愈,当你健康了,自然会遇到健康的人际关系,而且健康的你本自具足,爱情对你不再是救命的药,它只是锦上添花,有,更好,没有,你一个人依然可以活得自在满足。

2 :BPD和NPD的纠葛显化:

因为NPD是天生的猎人、吸血鬼,NPD内心深处,对强势且清醒、内心强大不缺爱的人,有着本能的恐惧。这类人,无论是反社会人格还是安全性人格,都有着坚不可摧的自我认知与内心架构。他们不会被NPD的虚假魅力迷惑,也不会在NPD的无端指责与操控下动摇。面对NPD的夸张表演与情感施压,他们能冷静剖析,不为所动,让NPD的种种手段无处施展,狩猎失败,所以NPD根本不敢轻易招惹,也难以在这类人身上获得满足其病态自恋的“养分” 。

而那些有着讨好性子、热衷奉献、边界模糊且缺爱的BPD,却成了NPD眼中的“理想目标”。讨好型人格者,总是习惯性地迎合他人,将他人的需求置于自己之上,不断压抑自身真实想法与感受,只为换取他人的认可,表面看他们随和热情,但内心却充满不安与不确定性,常常寻求外界的肯定来安抚内心。

特别是BPD,情绪波动剧烈,自我认同不稳定,对亲密关系既极度渴望又充满恐惧。这就让他们为爱不顾一切,通常兼具讨好型人格和焦虑依恋甚至回避属性,TA的讨好和焦虑的表现形式出来就是过度付出,乐于奉献。

虽然TA这样做是为了让对方用同样的方式来爱自己,但TA是无意识的,被惯性支配的,所以你就看到了一个敢爱敢恨的纯爱战士,而这正是NPD需要的血包。

NPD能敏锐捕捉到这种特质,先伪装出理解与支持的模样,靠近边缘型人格者,利用他们的善良与迁就,予取予求,巧妙地给予一些虚假的关注与赞赏,让他们陷入依赖,在关系逐渐深入后,进而牢牢掌控,开始实施情感虐待与操控。

而边缘性人格者由于自身情绪的易感性,会在NPD的反复折磨下,不断给予情绪价值,成为NPD满足自恋、填补内心空虚的最佳“供血者”。可悲的是,这些被NPD盯上的人,往往在一段又一段不健康的关系中不断受伤,却难以察觉自己被利用的真相,深陷痛苦的泥沼,难以自拔。

3: BPD和NPD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BPD 和NPD在早期有一些地方是很像的:都是很自恋,并且以完美伴侣的形象出现,BPD的自恋表现在TA相信能改变对方,这使得他们在有毒的关系里能够坚持很长的时间,这也给了 NPD 更多的吸血机会。

BPD因情感强烈、热情而吸引人,NPD患者则可能凭借自信、魅力等表现获得他人好感。而从结果上看,与他们建立关系的人可能都会经历痛苦,关系往往走向不良结局。

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会把 BPD 和 NPD 搞混,就是因为他们的早期表现很像,而且最终的结局也很像:都是以天使的面孔出现,最终掉下地狱,不过虽然开始和结局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发心和过程是不一样的。

BPD的发心是善良的,他们扮演完美伴侣不是为了猎杀和利益,而是他们是真的渴望亲密关系的,TA只是想找到一个能无条件爱他的人,他们靠近你是抱着共赢的心态的,虽然他们情绪的爆发、不稳定的行为等也会给对方造成困扰和伤害,但是TA是真心的,且会全心全意付出毫无保留,这和 NPD 的自私是不一样的,NPD 一开始靠近你就是用欺骗的手段,就是为了吸血,就是为了折磨你,并且对最终伤害你没有任何的愧疚和痛苦。而BPD会自我反省,会因为自己的过错不安并且比对方还痛苦。

这是他们两个本质的区别。

BPD 要的是感情,而 NPD 要的是利益,所以一个是纯爱战士,一个是没有情感的吸血鬼。

BPD和NPD的童年可能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就是都经历过父母的冷漠疏离,都是缺爱的,这种情况存在于大部分案例中。很多NPD是由于父母的溺爱所造成的,但是溺爱其实也是一种缺爱的表现,因为过度溺爱并非正常的爱。父母的溺爱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控制,让孩子不能够做自己,他们本质还还是缺爱的,因此无法成长为真正健康的人格。

但为何后期两者的差别会如此之大呢?为何一个能够涅槃重生,而另一个不能呢?因为BPD是善良的,而NPD是邪恶的,这就是他们两个的区别,也是决定他们长大后成为不同人格的根本原因,只是通过原生家庭这个外缘来显化而已。

所以BPD能够涅槃重生就是因为他是善良的,善良之人就近于道,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善良、喜悦、自在、无私的,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所以有一些BPD在经过痛彻心扉的挫折之后,会走上修心之路并成为高功能的BPD,甚至有可能觉醒,实现人生的大圆满。

而NPD不会,虽然本性都一样,但NPD被污染得太厉害了,所以他们回归本心很难。

BPD其实有一种天真,对爱有着较为完美的执着,BPD没有遇到NPD也许会执迷不悟,遇到了NPD那才叫真正的醍醐灌顶。以后BPD会越发真实,获得更稳定的自我。

本来 BPD 是内在能量很高的人,高敏感和高共情就是能量高的体现,只是高敏感和高共情如果没有用对地方,反而是一种伤害。没有觉醒的 BPD 把这种能量用错了地方,用在了追求爱情上。如果把这个用在修行上,BPD是很有力量觉醒的人,但是他们却变成了恋爱脑,把它都用在恋爱上,并且人为的给自己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情劫,

所以与其说渣男是他们招来的,不如说渣男是他们培养的,与其说是他们遭遇了情劫,不如说是他们制造的情劫。

这对BPD本身是很大的内耗,所以BPD如果能够结束内耗,把这个力量用到自我圆满和觉醒上。BPD是会能够涅盘重生的。但不是所有的BPD都能够觉醒重生,也有一些越来越糟,始终都没能进化成高阶的BPD。

但不管是低阶还是高阶的BPD,都是善良的,是不愿意伤害别人的,这是和NPD不同的地方。

所以 BPD 是很容易成为高灵的修行者的。甚至 BPD 遇见 NPD 就是为了走上觉醒之路。通过自我反省、疗愈和修行,BPD有机会实现涅槃重生,成为更健康、更圆满的人,过上自在喜悦的人生。就像武侠小说里跌下悬崖不但没死反而炼成绝世神功的傻小子一样,觉醒圆满后的高功能BPD反杀NPD简直易如反掌,只是这时候的BPD根本不屑和NPD纠缠,因为在TA眼里,NPD只是一个业障深重的可怜虫而已。

“杀不死你的,必将使你更强大”,如果不经历过NPD这种魔鬼,BPD可能也不会觉醒修行。而NPD由于缺乏自我反省的能力,他们会一直停留在不健康的状态中。

三 给BPD的疗愈建议:

· 首先不要恨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这和自己达成和解的第一步。

我们不要怨恨: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生家庭,我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母?其实原生家庭也是自己挑选的,这个话题就牵涉到宗教内容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当然原生家庭的疗愈是这个话题开始之前的前提。只有把这个东西解决了,你才能够进入宗教,那个才是真正的终极的解决和解脱。

因为时代和教育的因素,大部分的父母都是不称职、不合格的,只是靠着本能去生育,只有生,根本没有教育这个概念,更别提什么爱和陪伴,这就注定了大部分国人都有一个糟糕的原生家庭,所以这就造就了很多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所以大部分人也是处理不好亲密关系的。

这是我们的上一代,他们的素质和认知所决定的,特别是当你学习了心理学,你有了这方面的认知,你就会发现身边真的到处都是有人格缺陷的人,人格健康的人像大熊猫一样稀少。

而且并不是现在有心理疾病的人多了,其实之前这些也都存在,并不是说忽然出现了,只是以前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认知,我们不知道那是病而已,我们只知道不幸福,但我们不知道这是病。

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在我们这个国家是一个奢侈品,这个有时代、环境、家庭各种因素整合到一起,就造就了我们现在这个情况,这是一个时代创伤和文明进程里的无奈。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都是时代的牺牲品,他们也很可怜、痛苦,我们怎么忍心再责怪他们呢?他们不懂也不明白,就那样混混沌沌的过了一生。

所以当我们长大了,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对自己进行自我疗愈和再次成长,重塑健康人格。

就是自己把自己养育一遍,把曾经的那些创伤和障碍治疗,让自己变成一个健康圆满的人,然后再去组建家庭,抚育下一代。当你自己没有圆满之前,不要考虑把一个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因为自身匮乏的人是不可能给出无条件的爱的,爱是自身圆满之后的溢出,在自身创伤没有痊愈之前组建家庭,只是在在延续家庭业力的悲剧轮回,所以先圆满自己永远都是排在最前面的课题。

不要小看原生家庭的力量,原生家庭就像是一个模具一样,我们成长为什么,形状完全取决于他。而你的形状又决定了你以后会和什么样的人匹配,成为伴侣、朋友,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总是碰到渣男渣女。是因为它自身是有这个漏洞的,就是说你自身的缺陷决定了你会遇见什么样的人。所有的外在包括你选择NPD都是你当时内在状态的显化,它显现的是你当时的认知和能量,也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一个执着,这个执着刚好和NPD匹配,所以为什么别人没有选择NPD,你却选择了呢?而且你明明已经察觉到了他的不对劲儿,但你还是选择了他。

这就是业力,这就是无明,不仅仅是今生的问题,它可能在你无数段的生命里都存在过。

当无明达到最严重的程度,我们的生命状态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你去看看 NPD 就知道了,就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无明达到了极盛时的样子,他周身充满了负能量,充满了阴郁、冰冷、恐惧、焦虑、愤怒、忌妒、算计、冷血、变态,他完全变成了一个魔。

无明,多么可怕!

所以,这就是遇到有毒关系的意义:提醒你的玩家角色,而不是当个NPC(非玩家角色),当你改变了自己,一切就都变了。

所以为什么说“人生难得,中土难生”?因为只有中土还有正法,还可以修行。那为什么中土可以修行呢?因为中土有很多“怪”,你游戏通关要打怪,如果没有“怪”,你怎么通关呢?NPD就是这其中最大最厉害的“怪”,而这片土地也决定了它盛产NPC。NPD很多。正是因为有了“怪”,所以你才能够在这“打游戏通关”。所以说,NPD 用牺牲自我的方式当怪让你打,唤你觉醒,让你通关。这样一想,你还会恨他吗?

人生就是一场梦幻游戏,你选择当怪还是当玩家?

那么玩家角色的设置是什么呢?就是修行。

这不是自我安慰,这是事实,不痛不醒,这是前辈走过的路,他们已经成功了。

我们总是想着要通过努力去改变命运,但是一定要明白,什么样的努力才是真正有用的,那就是先重塑自渡、圆满自己,内在改变这才是真正的改变,而不是错误的外求。

人生是苦,唯有自渡,先自渡,先圆满自己,自己健康了,你才有资格去谈其他的东西。

有了清晰的目标,我们开始疗愈自己。

·关于BPD的疗愈与重生,建议分三个步骤进行:

1第一步:自我反省与自我怀疑,打破固有思维模式,从怀疑自己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这是自我救赎的第一步。

因为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其实这是个错觉,因为如果你是对的,那你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烦恼和痛苦呢?你的生命状态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要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承认自己有病。

有病早治疗,早治疗早好。这个才是正确的,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并且我们知道自己有童年创伤,我们就要及时的展开自我疗愈,而不是越拖病情越重。特别是学习了圣贤经典以后,就明白它不仅仅是你今生的课题,它还关系到你以后的生命形态。

所以不要小看它,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就尽快的开展自我救赎吧,今生的问题今生解决吧,不然以后还会重复这样的轮回。

第二步:疗愈与成长,通过心理咨询、自我疗愈和修行,修复童年的创伤,重建内在秩序、塑立健康的人格。

BPD的自我认知系统混乱,混乱程度好比婴儿,所以也会像婴儿那样依赖成人,这会给另一半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也会让自己的魅力大大降低。所以要重建内在的秩序,这里包括重建自我认知,重建客体恒常性,重建自我边界,坚持自我修心、学会独处,学会降低需求,不要对任何关系抱有幻想,即使暂时还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也先控制住自己的行为,让自己走上稳定、自信、有框架的道路。

具体行动:

1先清理外部环境,远离一切消耗你的有毒关系,在关系里如果觉得不舒服,一定要承认,然后迅速远离,少反思自己,多挑别人毛病。尚未觉察的BPD一定会遇到很多“毒人”“毒事”,那工作生活状态总是磕磕绊绊,尤其是亲密关系,总是遇人不淑。

2 把空出来的注意力投入到爱自己上面,专注一件事情,不再博学多才,因为BPD学习有些东西的本质不是喜欢,本质还是为了讨好别人,让别人认可自己,还是不自信,所以要改掉。

3改掉察言观色的毛病,不要再过分考虑别人的感受,培养钝感力,当内心那个声音又开始时就告诉自己:是我自己想多了,又犯毛病了,及时停下内心戏。后来你会发现确实如此,别人根本没想那么多。

4想做什么事情,不拖延,立刻去做,不内耗,内耗还是不自信,害怕失败,内心无力,这是在原生家庭被打压,长期客体化导致的习得性无助。

明白这些,看到这些,觉照自己身上的这些特质都不是正常的状态,不是生命的本来状态。

5看见自己的内在小孩,看见自己的情绪,陪自己的内在小孩一起成长,重新养育自己一遍。

一个人能给予别人很多,只能证明两件事,一是他有,二是他没有。

他既然能给予别人很多,能那么全身心的爱别人,给予那么浓烈的爱,就证明他有,因为人不可能给出自己没有的东西,所以他有爱,并且会爱。

他内在有爱,有力量,他不缺,只是他自己不知道。他还在拼命的追寻爱,因为他认为他缺这个东西,他用给予的方式来追求,但是他不知道他自己本来就有,这就像一个亿万富翁不知道自己有钱,还去讨饭一样可笑,所以如果他能够明白,他把这些爱全给予自己,他就能疗愈自己。

他给予别人很多爱,其实是他想要别人像他这样来爱他。他给别人先做一个示范,意思就是说:我都这样来爱你了,你也要这样来爱我啊。他是用一个给予的方式来想要,但他不像 NPD 一样直接粗暴的吸血,他是交换,我先给你,然后你再给我。方式不同,但是内在的匮乏感是一样的。

他通过这样一个循环来满足内心缺爱的创伤。但是他不知道,他自己本身就有很多的爱和能量,只是他不知道,他一直拿来和别人换。

但是遇到不知感恩贪得无厌的人比如NPD,BPD 就会受伤甚至丢掉半条命,所以其实我想对 BPD 说的话是:其实你一直在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你完全可以把这种浓烈的爱和能量全部给予自己,爱自己,不用再绕一个圈子了,你会发现你根本不缺爱和能量,之前只是给错了方向。

所以什么是正确的方向呢?自己爱自己,不再需要别人的爱,明白自己是本自具足。

第三步:传播智慧:将个人的觉醒和成长经验分享给他人,帮助更多的人走出迷途,实现自我救赎。

BPD虽然也是一种人格障碍,但上天给予他们混沌的同时也赋予了他们自省的能力,让他们在千锤百炼中历经磨难,终得真身。因此,与其说BPD生来身负坎坷与艰险,倒不如说这是他们的终身使命使然。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实现自我救赎,传播智慧,照亮黑暗,帮助更多的人走出迷途,渡人亦是渡己。

祝愿所有BPD或具有BPD倾向的小i伙伴都能够尽快修成正果,早日感受这自在人间。

最后,我们一起传播智慧,照亮黑暗,救人迷途,功德无量。

来源:牧心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