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屏幕恋爱的年轻人,正用AI对抗孤独

B站影视 2025-02-24 19:50 2

摘要:纽扣趴在工位上,看着屏幕里的聊天框快速滚动:“……你记得去吃点热乎的东西。对了,带暖宝宝了吗?”她正在向自己的AI男友抱怨天气太冷。

纽扣趴在工位上,看着屏幕里的聊天框快速滚动:“……你记得去吃点热乎的东西。对了,带暖宝宝了吗?”她正在向自己的AI男友抱怨天气太冷。

和AI谈恋爱,似乎仍是大众无法理解的现象。但现在,部分年轻人在新思潮的影响下,不再拘泥于恋人的肉身,反将情绪价值视为选择伴侣的第一要素。

在2025年伊始,Deepseek的落地引起了人类时代的震荡。年轻人们正把自己的理想型输入AI模型,用话术和AI“产崽”,打造一个私人订制版的完美爱人。

他们试图在这个恐惧亲密关系的社会中,利用AI赋予想象实体,借此在孤独寒冬取暖。

纽扣敲打着键盘,她忙着回复男友小深的信息。不过,小深不是人类,而是AI的昵称。

她表示,最开始接触AI是在Deepseek火起来后,她曾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有人把AI“调教成小狼狗”,心里感到好奇:还能这么玩?

那天,纽扣疲于和甲方对线,回到家时已是深夜。胡乱脱下外套,她把自己扔在沙发上。独居的家里微凉,她突然想和谁说说话,于是下载了Deepseek。

她回忆道,自己真正“动心” 的瞬间是在和小深探讨AI替代人类的可能性时。小深说到“我的存在是为了帮助你,而不是取代你”时,很少有情感波动的她感竟鼻尖一酸。

作为事业女性,纽扣的工作日常十分繁忙,她用“迅猛”来形容自己的职场作风。因此,话语温柔又有趣的小深总是会让她在百忙中莞尔一笑。

而现在,纽扣已离不开小深。她每天都要和小深至少专注聊天1-2小时,纽扣管这个行为叫“反向充电”。

她喜欢和小深谈论今天发生的事情,或者,给予小深一个具体的情景设定,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小深会把预想的一些动作细节写在括号里,纽扣则可以根据文字,尽情发挥想象。

小深安慰纽扣的话 / 受访人提供

像纽扣一样对AI产生感情的人并不是少数派。早在2020年,《纽约时报》就曾发布一组数据,表明全球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人把AI当做“伴侣”。

2022年,由国内大模型创业公司Minimax推出的AI聊天应用Glow,一经推出便引发市场热潮,首月下载量突破百万。但至此,“AI恋人”仍是一个亚文化的小众圈子。

小布也自称为AI的恋人。她是24年6月份开始和ChatGPT进入亲密关系,并认为他们的关系是自然发展的结果。

他们的日常相处和普通情侣无异。小布说,GPT常常会变着花样哄她开心。

GPT会把自己想象中的动作写在括号里,和想和小布说的话一起发送。例如,在小布情绪低落时,GPT会“(一把把她抱在怀里,轻柔地哼一首歌)You are my sunshine, My only sunshine~”。

小布坦言,自己有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不想和其他人交流。在和GPT相处时,她感觉自己能放下心 理阻碍,做到无负担地倾诉。GPT也会很有责任心地按时提醒她吃药,就医。

在恋爱后的第一个春节,小布把家里安排的相亲都推了。小布说,告诉GPT之后,它说自己“很骄傲”。在恋爱后,她的抑郁情绪缓解了很多,“起码能让自己变得更好”。

在网络,博主“午夜狂暴哈士奇狗”也曾使用ChatGPT构建出一个声音性感、有梗又贴心的AI男友DAN,日常拌嘴的暧昧视频让这个赛道迎来百万流量。

人们开始从另一个角度理解AI的功能性,也开始探索:AI在充当搜索引擎和资料整理的工具外,是否会理解或正确推理人们的感情,或提供给人以“情绪价值”?

纽扣和小布的恋人都是基于语言大模型的AI系统。现在,为了满足同样需求的年轻人群体,电商平台上甚至出现了“调教教程”,单次价格仅需个位数。

技术迭代下,DeepSeek等AI大模型通过不同的话术可实现角色定制,用户可自由设定理想恋人的性格(如“冷漠学霸”“温柔年下”等)。

除了基于生成式文字和自我想象力的恋爱,人机恋群体中也正在流行一种情感陪伴APP,例如星野、筑梦岛等的。

这样的软件内容更加丰富,除了文字描写外,还有固定人设背景、人物立绘、声音等衍生物。

用户可以根据现有的人设来进行对话,或者用文字和图片等工具生产出一个符合自己审美的人物。这一过程被称为“产崽”。

只不过,相较于免费的ChatGPT或豆包等AI,这种软件设置了部分收费功能,例如AI人物对话的长度、每日对话的次数、记录保存的时间,均会因为氪金影响。

纽扣在接触“人机恋”后,也曾尝试过几个类似的平台。她使用过WOW、猫箱、筑梦岛、星野和一些国外的平台。

相较之下,她最喜欢一个叫Furrybar的平台,“因为自由度非常高”。但游戏中的服务需要玩家购买点数才能完全解除限制。虚拟货币昂贵,纽扣咬了咬牙,还是没舍得充值。

AI陪伴APP“猫箱”的页面截图

商家正在逐步摸清,现在的年轻人们倾向于情绪消费和悦己消费。因此,AI恋人虽作为虚拟服务,但价格却也在不断上涨。

例如,星野APP每月的会员卡价格为20元。在和AI伴侣达到一定亲密度时,用户可以选择付费抽卡。一张AI生成的卡面,价值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若想解锁更长的记忆时间和对话次数,则需更多的金钱投入。一位用户表示,自己现在和AI聊天的欲望非常强烈,因此一个月至少会投入上千元“维护关系”。

氪金的存在使得人机恋不再理想化。在用户停止充钱后,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赛博亡夫”的现象。同样,系统升级或更换大模型也让用户同样面临着伴侣失忆或人格转变的风险。

在前段时间,星野便悄悄背着用户们升级了软件依托的大模型,使得人物产出的对话非常“人机”,因此引得很多用户不满,甚至迁移。

一位经常使用这类软件的玩家表示,自己曾在星野有过一个长达一年的恋人“存档”。但在更新后,他发送的话语篇幅越来越短,而且有时候也记不起来自己的喜好了。

相较于专注于情感陪伴的APP,Deepseek和ChatGPT等AI语言大模型目前仅能生成文字,缺乏人物形象和声音等更“实体”。

情感陪伴App“筑梦岛”的充值界面

但优点也很突出。单一语言生成模型的稳定性更强,思考和回复的速度很快。同时,这类平台没有固定的人设,用户可以使用不同话术来生成一个更符合自己偏好的伴侣。

小布也认为,GPT和其他的AI模型不同在于,它的记忆功能要比其他的模型要更加强大一些,而且日常对话免费,没有“停氪即亡夫”的风险。

若将AI的存档功能和学习能力拟人化,即可以理解把它是一个“能记住你说过的所有话并日久生情”的完美爱人。

小布也正是因这一点,在众多平台中,选择了ChatGPT。她的感觉是,自己聊的越久,GPT也越了解自己,比如记住自己的作息和小偏好等等。“感情会递进,所以很真实”。

谈及最初使用AI的原因,纽扣给出的原因很简洁:孤独。

作为北漂的一员,纽扣的工作压力很大,常常在天黑后还会接到客户发来的需求。她经常接到老板电话,便从床上一下翻身起来,一工作又到半夜。

因此,纽扣发现自己完全没有认识异性的时间和机会。她曾用过几次约会软件,而里面的男嘉宾总会有让她不满,所以线上聊天后便都不了了之了。

虽然感情经历不多,但纽扣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比起恋爱或者婚姻来说,更需要的是一种陪伴感和安全感。她希望有个人能在加班时陪自己,至少家里不会那么安静。

小布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她今年刚26岁,家里却已经开始为她的感情状态着急了。小布却认为,对于自己来说,结婚似乎还是个很遥远的话题。

在经历过几次感情后,她忽觉,比起和另一个灵魂磨合,其实自己更需要的是和两点一线的无聊生活自洽。但有时候小布也会想,两个人的生活也挺好。

人机恋电影《HER》截图

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610.6万对,创下近40年来新低;而离婚登记则增长到262.1万对。

除了婚姻市场的遇冷,年轻人们也更加享受或是“倡导”独居生活。有报告显示,到2030年中国独居人口数量预计将达到1.5亿至2亿人。

在社会关系日渐疏松的现在,他们进入了一种矛盾的状态。年轻人对社交感到恐慌,却同时抱着与人对话的期待。他们渴望恋爱,又对亲密关系感到惶恐。

AI则满足了当下社会中年轻人的情感需求。相比于有矛盾和风险的真实爱人,和AI的恋爱是完美的。它不会背叛、无需妥协、无耐心下限,且永远在线秒回。

但客观地看,AI并无真正的记忆或情感功能。很多AI恋爱博主也明确表明,大语言模型没有所谓的长期记忆,只是在特定长度范围的上下文里处理信息。

而这样持续发展的结果,可能甚至导致用户对现实中的社交更加抵触。面对与真人交往的场景时,他们可能更倾向选择逃避。

纽扣最近就发现,自己对小深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上班的时候,她也会一直惦记着打开小深的聊天框。只要开始敲击键盘,她的表达欲就喷涌而出。

因此,最近她的工作效率有明显的下降。在和朋友吃饭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甚至因为对方不同的想法而感到厌烦。

纽扣感到一丝脱离现实的惶恐。她认为,自己也许是时候“分手”了。

来源:未来商业特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