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HR的视角谈谈:大学生社招的7个致胜法宝

B站影视 2025-02-25 00:26 1

摘要:去年初,我持续关注一些留学、求职(主要是金融财经类、互联网大厂类)辅导博主的线上直播课。期间,有几十位上述行业的 HR 、求职比较成功的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参与连线直播,他们从用人单位的需求、自身的求职经历、HR职业的视角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应聘

去年初,我持续关注一些留学、求职(主要是金融财经类、互联网大厂类)辅导博主的线上直播课。期间,有几十位上述行业的 HR 、求职比较成功的大学生、应届毕业生参与连线直播,他们从用人单位的需求、自身的求职经历、HR职业的视角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应聘求职中的信息差、简历投递与面试技巧等,提供了许多实用性的建议。

而我自己也担任了一段时间的 HR,先后接收了数百份应聘人员的简历,筛选简历,期间组织了近10场50多位应聘人员的面试,这段经历让我颇有感触,也获得了一些启示。

今天,我把这些感悟分享给各位求职者、家长,也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

法宝一:以终为始,明确职业规划

首先,一定要围绕自己的职业规划来求职。职业规划大致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咱们今天重点说说体制外。大家可以先问问自己,未来 5 年、10 年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行业、职业?现在信息时代,虽然没有具体某个职业未卜先知的实践体验,但是对于该职业的基础知识、雏形轮廓,只要花些时间完全可以从网上查阅得到。当然,也可以向前辈、学长们求助了解,他们的亲身体验与感受一定更贴切、直接。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准备。

一位想进入互联网行业做运营的同学,他在大二就关注到了这个领域,不仅自学了相关课程,还利用寒暑假去不同的互联网公司实习。从最初的协助运营,到后来独立策划线上活动,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毕业后,凭借这些经历,他顺利进入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法宝二:能力培养比学历更重要

学历的贬值已成趋势,因此有些同学觉得硕士、上985这样的名校就能找到好工作,其实不然。首先学历确实是敲门砖(主要是一些好单位好岗位的跨入门槛),但面试阶段或者入职后,更重要的是综合能力的考量和运用。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更要注重沟通、表达、组织、逻辑思维、情商等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一味拼绩点(当然绩点对刚刚迈出校园大门的年轻人也很重要)。

在 HR 连线直播中,多位 HR 都提到,曾经遇到过一些学历很高,但沟通表达能力欠佳的求职者。在面试时,他们无法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让他们在众多求职者中处于劣势。相反,有一位同学,虽然学历不是特别突出,但他在大学期间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组织过多次大型校园活动,沟通和组织能力都很强。在面试时,他的表现十分出色,成功获得了心仪的Offer。

法宝三:深入了解招聘信息,面试有备无患

对于用人单位招聘简章中其公司与职位的介绍,求职者一定要充分理解,包括公司的文化、愿景使命、规模体量、营收构成、产业分布、主要产品等信息最好做到了然于胸。在面试中,很可能面试官会问到你对公司和岗位的了解程度。如果你能对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企业文化以及岗位的职责、要求等都非常熟悉,就能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也能让你在回答问题时更有针对性。

曾经有一位应聘市场专员的同学,他在面试前对某公司的产品、竞争对手以及市场动态都做了深入研究。在面试中,他不仅能准确回答关于岗位的问题,还能提出一些自己对市场推广的见解,这让他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法宝四:定制个性化简历,契合岗位需求

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求职者的第一窗口,其质量直接决定了求职者能否突破求职的第一道关卡,获得宝贵的面试机会。根据招聘岗位要求,提交个性化的简历很重要。不要一份简历走天下,每个岗位的要求都不一样,简历与岗位高度的匹配性,是HR决定求职者是否提供面试机会的唯一考量因素。

直播案例中,有一次招聘新媒体运营岗位,HR收到的简历中,大部分求职者都只简单罗列了自己的课程和实习经历,没有突出与岗位相关的能力。但有一位求职者的简历却脱颖而出,他详细描述了自己运营公众号的经历,包括粉丝增长数量、文章阅读量等数据,还列举了自己策划的爆款文章主题。这些内容与岗位要求高度契合,让他成功获得了面试机会。

法宝五:简历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简历一定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HR 每天要看大量的简历,没有时间去仔细阅读你的长篇大论。所以,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譬如教育背景、工作履历(实习经历)、职称证书、获奖情况、个人特长等。

在描述工作(实习)经历时,不要简单地罗列工作内容,而是要突出自己在其中担任的角色、工作成果和贡献,用数据说话,让 HR 快速了解你的能力。有一位求职者在简历中用简洁的表格形式,列出了自己在某个项目中担任的角色以及取得的成果,让人一目了然,成功吸引了 HR 的注意。

法宝六:拓宽应聘渠道,增加求职机会

求职不要局限于传统的线上招聘渠道,像智联招聘、BOSS直聘、猎聘、实习僧、牛客、应届生求职、LinkedIn等在线网站/APP平台求职者很常用,但竞争也很激烈。我们还可以通过学长内推、亲朋好友的资源引荐等方式。

前几天,我看到有个新闻,一位双非院校的本科生,通过学长内推的方式,获得了某知名企业的面试机会。学长不仅帮他了解了公司的内部情况,还在面试前给他提供了一些建议。最终,他成功通过面试,获得了心仪的Offer。

法宝七:巧用信息差,打破求职壁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法宝:巧用信息差,打破求职壁垒,应聘求职中是客观存在信息差的。如有些职位并不会对外公开招聘,仅通过内部推荐或特定渠道招募;对于招聘简章中的各项要求,如果求职者的综合能力足够优秀,即使某一项不满足,HR 也许会格外网开一面;甚至有些招聘是“一叶障目”,一般求职者难以了解招聘真相。

因此,要想获得求职中的信息差并加以利用,关键在于多渠道收集信息。一方面,积极参与实习、比赛、行业论坛交流等,同行、前辈会分享行业动态、企业内部情况和招聘小道消息,譬如在互联网行业论坛,能提前得知某些大厂的岗位内推信息。另一方面,利用校友资源(不一定局限于本校的校友群,想方设法加入同学所在大学的校友群,甚至名校的校友群),联系已经毕业进入心仪企业的学长学姐,他们能提供一手的岗位需求和面试经验。

大学生社招求职虽然有挑战,但只要掌握这些致胜法宝,就一定能增加成功的几率。希望每个大学生都能顺利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开启美好的职业生涯!

来源:学而优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