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上,FIRA机器人上海大赛成为焦点,机器人足球赛中频繁出现“受伤”倒地、庆祝进球等拟人化场景,引发观众阵阵笑声。此外,宇树机器人现场“遛狗”、工作人员操控机器人制作三明治,以及观众体验VR遥控机器人等互动项目也备
一、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的机器人展示
机器人足球赛与互动表演
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上,FIRA机器人上海大赛成为焦点,机器人足球赛中频繁出现“受伤”倒地、庆祝进球等拟人化场景,引发观众阵阵笑声。此外,宇树机器人现场“遛狗”、工作人员操控机器人制作三明治,以及观众体验VR遥控机器人等互动项目也备受关注。
AI与机器人技术融合
大会展示了多模态大模型、智能开发工具等前沿技术,并通过“沉浸式AI学练工坊”促进开发者交流。DeepSeek虽以闭门会形式低调参与,但其技术合作(如腾讯元宝的图生文功能)间接体现了行业生态的深化。
二、人形机器人政策与市场动态
深圳专项政策支持
深圳市政府宣布近期将发布人形机器人专项政策,通过“揭榜挂帅”方式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应用场景开放及规模化制造,同时计划在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中增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专项。
租赁市场火爆
宇树G1人形机器人因春晚表演走红后,租赁需求激增。例如,长沙雷先生以32万元购入G1机器人用于出租,日租金达8000元;杭州商家通过租赁已实现回本。尽管市场热度高,但实际订单转化仍存不确定性。
三、新品发布与技术进展
Figure与1X的新品
Figure推出自研VLA模型Helix,在少量训练数据下展现强泛化能力,助力人形机器人通用化发展。
1X发布NEOGAMMA人形机器人,优化AI算法与硬件设计,为家庭场景测试铺路5。
微软的技术突破
微软发布游戏AI模型Muse,可生成游戏视觉与控制器动作,并通过手柄实时交互;另推出多模态基础模型Magma,用于控制软件界面与机器人系统。
四、行业应用与商业化案例
电力行业的机器人编队
三峡电厂部署多类机器人(如“健行者”巡检机器人、“钢铁侠”检测机器人),实现500kV设备无死角巡检,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7倍,春节期间日均发电量达1.7亿千瓦时。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渗透
人形机器人已应用于教育、医疗、家庭服务等领域。例如,优必选Walker X可执行家庭服务与工业检测,特斯拉Optimus预计以2万美元价格进入市场。
五、技术挑战与未来展望
“人机难辨”的路径
专家指出,需突破仿生驱动(如人工肌肉)、类皮肤材料及芯片技术。中国在运动控制领域领先,但动力系统仍依赖传统电驱动,与波兰的双足肌肉骨骼机器人等技术存在差距。
发展时间表预测
中国信通院报告预计,2035年人形机器人可执行结构化任务,2045年实现具身智能。专家宋晓帆认为,10年内或可基本达到这一阶段,新能源汽车厂商可能成为量产主力。
总结
近期机器人领域呈现技术加速迭代、政策支持强化、商业化场景拓展三大趋势,涵盖娱乐、工业、家庭服务等多场景。未来需关注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如低价批量供应能力)及跨行业技术融合进展。
来源:房价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