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有些病,来的时候敲锣打鼓,疼得你弯腰驼背;有些病,躲在暗处,悄无声息地把你的身体掏空。幽门螺杆菌,正是后者。
不少人胃不舒服,吞两粒胃药就算了,忍一忍就过去了,直到有一天,胃里“翻江倒海”,去医院一查,才发现是幽门螺杆菌搞的鬼。
更糟糕的是,你拖得越久,它在胃里扎的根就越深,甚至可能让胃炎、胃溃疡、胃癌都找上门来!
别怪医生唠叨,胃病真不是小毛病,幽门螺杆菌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赖”,赖上你就不想走!
这病到底咋回事?咋治?咋防?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
你可能听说过“螺旋杆菌”这个名字,听起来是不是像个实验室里的高科技名词?但它一点都不高科技,甚至可以说是“古老顽固”。
它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在胃酸环境里活得风生水起的细菌,还能在胃壁上“打地洞”,安营扎寨,十年如一日地折腾你的胃。
更可怕的是,它的“传染性”极强。
你以为只有感冒咳嗽才会传染?错了,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比你想象的还要广泛:
· 共餐一口菜,筷子没分开,一个人感染,全家都有风险。
· 亲密接触,家长喂孩子吃饭,情侣共用餐具,细菌悄无声息地“搬家”。
· 卫生习惯差,饭前不洗手,餐具清洗不到位,给它“开绿灯”。
根据《中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成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以上,城市里每两个人里就可能有一个“带菌者”。更别说农村地区,感染率还要更高!
很多人感染了,却毫无察觉,直到胃病找上门,才知道自己早就被“偷家”了!
很多人对胃病的态度,跟对待感冒差不多:“忍一忍就过去了”,“吃点胃药就行了”,“反正我也习惯了”。
但你知道吗?胃病的演变,往往是这样一步步来的——
第一步: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大军进驻
你可能只是偶尔胃胀、烧心、隐隐作痛,觉得没啥大不了。但其实,幽门螺杆菌早就在胃里筑起了“堡垒”,慢慢腐蚀你的胃黏膜,让胃壁变得又薄又脆。
第二步:胃溃疡——开始“挖坑”了
这时候,胃痛加重了,吃饭时烧心、反酸,甚至半夜疼得睡不着觉。幽门螺杆菌在胃黏膜上打出的“坑”,让胃酸渗进去,形成溃疡,严重的甚至会出血!
第三步:胃癌——最坏的结局
长期不治疗,溃疡反复发作,胃黏膜增生异常,癌变的风险大大增加! 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共识报告》,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4-6倍!
你以为的“小毛病”,其实是胃癌的温床!
1. 养成分餐制,减少“口口相传”
筷子不分,幽门螺杆菌“顺道”进胃。尤其是家庭共餐,一双公筷,能减少近50%的交叉感染风险!孩子的饭,别嚼碎了喂,情侣间别共用餐具,碗筷要定期消毒,别给细菌留机会!
2. 讲究吃饭卫生,别让幽门螺杆菌“趁虚而入”
· 饭前便后洗手,这不是小题大做,而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之一!
· 餐具要高温消毒,特别是外出用餐,尽量用一次性餐具,避免“二手细菌”入胃。
· 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生腌、烧烤、过烫的食物,都会破坏胃黏膜,给幽门螺杆菌可乘之机。
3. 胃不舒服,别硬抗,及时检查
胃痛、反酸、烧心、口臭、胃胀……这些症状如果反复出现,别等了,查个幽门螺杆菌! 目前正规的检测方法有:
· 13C/14C呼气试验(无创、准确度高)
· 胃镜+活检(适用于长期胃病患者)
早查早治,别等到胃病拖成胃癌,后悔都来不及!
4. 不乱吃药,规范治疗,杀菌要彻底!
幽门螺杆菌可不是靠“胃药”就能治好的,它需要标准的“根除疗法”:四联疗法(两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疗程一般是10-14天。
但!最怕的就是——
· 自己买药乱吃,疗程不到位,导致耐药!
· 吃几天感觉好了,就停药,结果细菌卷土重来!
· 不做复查,治疗失败自己都不知道!
幽门螺杆菌是个顽固分子,治疗必须彻底,医生开的药,一粒都不能少!
很多人以为,胃病是“熬”出来的,其实很多时候,它是“拖”出来的。幽门螺杆菌不是你忍一忍就能好的,它在胃里安家落户,只有彻底清除,才能真正让胃恢复健康!
记住这四件事:分餐、不乱吃、不硬抗、规范治疗,胃会越来越好! 别等到胃疼得夜不能寐,才想起医生的忠告。今天养胃,胜过明天治病!
参考文献:
1. 《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报告(2022年)》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华医学杂志,2021
3. 《中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流行病学调查》,中华消化杂志,2020
4.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最新进展》,世界胃肠病学杂志,202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肿瘤科陈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