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堆料的中国整机厂商给本土芯片公司带来什么机会

B站影视 2025-02-24 20:00 1

摘要:上周参加了OPPO的新品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OPPO推出了两款产品。一款是最新的超轻薄折叠旗舰机OPPO Find N5,另一款是升级的智能运动手表OPPO Watch X2。

上周参加了OPPO的新品发布会,在这次发布会上,OPPO推出了两款产品。一款是最新的超轻薄折叠旗舰机OPPO Find N5,另一款是升级的智能运动手表OPPO Watch X2。

两款产品在堆料上各显神通,具体情况大家可以参阅相关媒体报道,这里不再赘述。我感兴趣的是这两款产品中所用的芯片情况,两款产品的主芯片均是高通相对应产品线的旗舰产品,即高通骁龙8至尊版(手机)与高通骁龙W5芯片(手表),能在单侧厚度仅有4毫米的机身里面,塞进高通骁龙8至尊版,且性能不打折,这显示了OPPO研发团队的强大实力。

OPPO Watch X2上手对比

即便是现在,仍然有不少人觉得,本土整机厂商(或称之为系统厂商)的技术实力没有办法和芯片公司相比,多数整机厂商不过是把芯片公司开发出的芯片用起来,至于创新,主要还是依赖于芯片公司,整机厂商的价值,看起来似乎就在于“堆料”,也就是把不同元器件组合成整机,如果元器件选得好,才是整机厂的功劳,至于核心指标,还是要靠芯片公司来决定。而且,早在多年前,联发科等厂商提出交钥匙方案,即芯片公司把整机的软硬件设计包下来,有一套完整的公版参考设计,整机厂商拿到这些开发资源,基本上不用修改就可以拿去生产,大幅拉低了开发手机的难度,从而创造了所谓的“山寨机”时代。

但彼一时此一时,当年的本土山寨机厂商等着芯片公司喂技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芯片公司需要与本土主要整机厂商协同开发的时代正在到来。

在以前,我也觉得本土整机厂商只会堆料,只会卷参数,而且通常会把很多技术参数卷到“过度设计(overdesign)”,用户根本不需要那么强的参数,只是厂商要开发新一代产品的卖点,所以就不得不把参数往上卷。

但是近年来,已逐渐改变了看法。我认为卷参数也是研发能力的体现。比如,以前手机屏幕显示争论1080P是否就够用了,这种问题之所以会产生,与当时商用芯片技术的性能局限有关,因为支持高像素的芯片更贵,高像素显示也会带来散热等系统设计难题,所以有的厂商提出手机屏幕不需要比1080P更高的显示技术,但到这两年,这种争论早已消失,因为芯片技术可以很轻松地支持2K或4K屏幕显示。所以在整机厂商的旗舰机产品中,适当放入“过度设计”的技术,既有助于这些技术发展普及,又能增加卖点,对于厂商和用户是双赢的选择。

苹果近年来在硬件创新上越发保守,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堆料与卷参数的能力下降了,早期的苹果手机,可是每每在硬件创新上领先所有竞争对手的,而现在,很多在安卓生态上已经得到充分验证的用户友好的功能,苹果都很少愿意尝试。但是由于苹果有较为封闭的生态,哪怕使用体验不如安卓旗舰机,用户也不会因为这些微创新带来的优良体验而放弃苹果生态,而且由于北美市场的排外限制,导致苹果在欧美等市场缺乏有冲击力的竞争对手,因而除了更换主芯片,现在苹果手机的更新换代毫无新鲜感,长期处于这种市场保护制度下的苹果,恐怕会为自己的保守付出代价。

总而言之,我认为,整机厂商会堆料,会卷参数,是保住市场地位的基础要求。而由于整机厂商离最终用户最近,能够收集到的用户需求最多,所以好的整机厂商,能“喂给”芯片公司技术需求,好的芯片公司需要虚心向整机厂商学习,以期在技术开发中,更能准确地把握最终用户需求。

比如,我注意到,这次OPPO发布的两款产品,都有本土芯片的身影。其中智能手表OPPO Watch X2的蓝牙芯片,就选择了本土芯片设计公司恒玄科技的BES2800BP。

而折叠机OPPO Find N5则宣称采用了自研的山海通信增强芯片,但是外界找不到多少有关这款芯片的信息,咨询OPPO内部人员,目前也还没有反馈。但从描述来看,这应该是一款对射频链路进行调谐的控制芯片,OPPO的宣传称:更灵敏、迅捷的射频天线调谐,展开或闭合,信号强度全面升级。

OPPO Find N5采用了

自研山海通信增强芯片

类似OPPO Find N5和Watch X2这样的旗舰整机产品,给本土或自研芯片上场机会,并作为卖点来宣传的情况,以后会越来越多。手机如是,汽车也如是,在我看来,本土汽车厂商已经积聚了极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势能,从2025年到2026年,将是本土汽车厂商奠定30万-50万主流豪华车市场地位的关键两年。

其实也就是15年前,本土整车厂连堆料都做不好。当时的国产车,不只是底盘、发动机、变速箱造不好,其实连外壳和内饰都做不好,整个车看起来,就像车身上挂了一个“廉价”的牌子。以至于很多人都拒买国产车。

但经过这十多年来的发展,让本土车厂不但在外壳和内饰上已经远胜价格同级别的进口车,而且在动力、底盘和智驾等方面也是各有亮点。

尤其是智驾,相比之下德、日传统车厂的主流车型,几乎就相当于智能机与功能机的区别。虽然德、日两大车系因为数十年的品牌经营,推动了相当多不关注汽车市场的消费者用品牌心理惯性做决策,依然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但实际上目前处于“前电动”时代的传统豪华车厂商,对于本土厂商的进攻,暂时还没有找到防御的方法。

与本土厂商一起堆料卷性能?从传统豪华车的生态环境上来说,即使勉强去跟,也未必能跟得住,而传统汽车芯片厂商如果不能满足造车新势力的开发迭代需求,也一样会被逐渐适应汽车新生态的芯片玩家所取代。

一个整车/整机市场的新时代,正是从堆料卷参数开始拉开了序幕,正是从以用本土芯片作为卖点而拉开了序幕,正是从更有自信的国货品牌形象的自主之路拉开了序幕。

来源:新快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