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20日,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表示,微短剧行业有些平台以大平台的身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搞排他协议。
海闻社观察 免费付费,针锋相对。
爱奇艺已经被短剧逼急了,不然一定不会那么不体面。
2月20日,在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表示,微短剧行业有些平台以大平台的身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搞排他协议。
什么叫微短剧“有些”大平台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啊,整个短剧市场有支配地位的只有一个:
红果短剧。字节旗下的微短剧平台。
都不叫含沙射影,这和点名有什么区别。
人家红果的总编辑乐力还在台下坐着呢,不知道没回应是不是觉得比较难评。
毕竟上个月,爱奇艺才和红果宣布布达成微短剧的深度合作。公司合作,老板掀桌,这是一种什么操作?
图源:网络
龚宇的牢骚,无非就是一句话——
红果搞排他性,不让多平台分发,影响了同行的利益。
排他性,听起来不太合理。但这个操作在影视剧行业有另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名字:
独播。
这下不就合理了,行业内不是一直是这么操作的。足球赛事的转播权都要搞独家呢,更别说各种热播剧的独播授权了,这几乎是利益最大化的通行方案。
毕竟独家内容可以强化平台竞争力,产生差异化,倒逼平台生产更优质的内容,这显然是很良性的,能让消费者获得更优质的内容。
而且“排他性协议”既然是“协议”,本质上是双方自愿的市场行为,内容公司可以选择是否接受合作。内容方如果不想独家排他,自然可以选择多渠道分发。
在龚宇后一个上台发言的尤小刚就表示,“其实平台都排他,我们的电视台就是中心化的,我们的视听平台也是中心化的。”直接就打了爱奇艺的脸。
爱奇艺也不是没有独播剧,去年的《南来北往》《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我是刑警》等不都是爱奇艺的独播剧,只是没有达成公司的预期而已。
这不是只准奇异果放火,不许番茄点灯?
有网友就点评道:“没别的原因,红果太红了,所以猕猴桃酸了。”
去年年初,龚宇曾经对爱奇艺的业绩作出一些畅享,表示2024年爱奇艺的收入和利润将双双增长,而且利润还会比营收增长更快。
但显然,龚宇没能做到这个诺言。
2月18日,爱奇艺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全年收入为292亿元,同比减少8%;净收入为7.641亿元,同比下降60%。其中第四季度,会员服务收入41亿元,在线广告服务收入14.3亿元,环比增长7%。
公司的股价也因此大跌9.25%,截至2月21日,公司股价只剩2.26美元/股,距离此前5.8美元/股的高点,已经超过腰斩。
虽然公司四季度的亏损主要源自汇兑损失和非经营收入,但实际上也显现出公司的无力了。
前年,巅峰时刻的爱奇艺一年拿出5部热播剧,《狂飙》更是出圈到造梗无数。但狂飙之后,再无狂飙,爱奇艺无法复刻这样一部长尾效应突出的优质剧集。
2024年剧集暑期档报告前十,腾讯视频一家独占六席,爱奇艺只分得三席。
虽然去年年底上线的微短剧《漂白》上限6天就热度破万,但也许争议带来的比剧集本身的纯热度更高。
一篇名为《爱奇艺的把南方都市报的给“漂白”了》的文章,掀起了涉及深度报道记者、资深制片人、出品制作方、知名编剧多方的“罗生门”版权大战。这部热播剧,彻底困在了一个尴尬的定位上。
龚宇之所以这么着急,本质上是对于红果免费模式的害怕。
爱奇艺等老牌平台,是靠付费也就是会员订阅模式来产生收入的,高度依赖于用户为内容付费。但爱奇艺近年来不太好的会员体验让用户的付费欲望降低,这使得爱奇艺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发力的拐点。
爱奇艺选择的就是微短剧,目前,公司的迷雾剧场已经在内容端成为短剧行业第一,只是这个第一,没有任何行业性优势。
红果短剧的商业模式是免费模式,和之前跑通的免费小说一样,依靠字节自身的抖音、头条等流量分发能力,通过广告来实现变现。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情况下,用户决策成本几乎为 0,吸引了大量原本不愿意付费的用户,尤其对下沉市场用户吸引力大。一般情况下,即便是看到付费短剧,用户也会去红果上搜一搜,有没有免费版。这是匹配了用户需求的结果。
曾经番茄小说的成功也证明了免费模式在行业内的碾压性优势,而为什么内容方愿意把内容和红果签排他,还不是因为和人家合作钱多。
这就是正常的市场竞争,没有一点滥用支配地位的因子。有竞争才有动力,才能推动内容往优质方向进行变革。如果爱奇艺真心想促进短剧内容生态,那就拿出当年做长剧的决心,加大对短剧投入,而不是炮轰其他平台。
这不只是一点小改变,这是革命,短剧用户已经达到5.7亿了,中国才14亿人,如果爱奇艺不愿意低下傲慢的头颅,那只能被新的内容生态给取代。
来源:海闻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