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祖宗早说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失业的河流"。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纺织工砸机器,结果催生了铁路工人;互联网刚兴起时网吧老板骂马云,现在直播带货养活了多少人?数据显示,每次技术革命都会淘汰20%岗位,但会创造38%新职业。就像现在满大街的无人机飞手、密室NPC演员
最近某经济学家一句"担心机器人导致失业是经济文盲"的暴论,直接把打工人整破防了。
老祖宗早说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失业的河流"。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纺织工砸机器,结果催生了铁路工人;互联网刚兴起时网吧老板骂马云,现在直播带货养活了多少人?数据显示,每次技术革命都会淘汰20%岗位,但会创造38%新职业。就像现在满大街的无人机飞手、密室NPC演员,二十年前你听说过这些工作吗?
经济学家有个绝妙比喻:机器人就是新时代的"无私奉献者"。它们007全年无休还不领工资,挣的钱全分给人类。假设以前100人分100块蛋糕,现在机器人加入后变成200块蛋糕还是100人分——这不就是集体涨薪的节奏?更绝的是,这些铁憨憨既不用交五险一金,也不会在茶水间传八卦!
当工厂里机械臂咔咔干活时,人类正在开辟新天地。日本已经出现"孤独死预防专员",美国有职业游戏陪玩师,我国剧本杀DM时薪都涨到300了。数据显示,每1个制造业岗位消失,就会催生1.7个服务业岗位。等机器人包揽流水线,咱们就去搞沉浸式戏剧疗愈、元宇宙空间设计——毕竟让AI演《雷雨》,它懂什么叫"这长夜闷得我透不过气"吗?
咱们祖先每天狩猎3小时就能养活部落,现代人反而要加班到秃头。但机器人普及后,这套反人性的工作模式可能要改写了。冰岛实验4天工作制证明,缩短工时反而提升效率。要是机器人把脏活累活都干了,咱每天上班可能就是去公司健身房打卡,顺便在茶水间和同事讨论最新综艺——这不就是带薪度假?
虽然餐厅都用上炒菜机器人,但米其林大厨的手艺依然值千金;就算AI能写小说,CP粉还是只认太太产粮。数据显示,需要同理心、创造力和复杂社交的工作,被替代率不足15%。就像再智能的客服,能有广场舞大妈调解邻里纠纷的本事?有些岗位,还真得靠人类这份"不靠谱"的灵气。
说到底,"机器人替代人工的结果,不是失业,而是大家都能过上4休3的生活"。就像经济学家说的,这波技术革命本质是"社会财富增加带来的服务业大爆发"。
当机器人承包了所有体力活,你能保证自己不会沉迷打游戏、刷剧、网购等,反而主动申请加班吗?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
来源:有趣的科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