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时拿到皇艺产品设计与纺织品双offer!

B站影视 2025-02-24 17:46 1

摘要:收到皇艺产品设计与纺织品双offer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份跨界的作品集——那些用玉米皮钩的帘子、旧沙发罩改的坐垫、竹编的灯罩,原来早就模糊了学科边界。

收到皇艺产品设计与纺织品双offer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份跨界的作品集——那些用玉米皮钩的帘子、旧沙发罩改的坐垫、竹编的灯罩,原来早就模糊了学科边界。

今天受康老师邀请,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收获和在H·ART的“不设限”日常:

在中国美术学院服装设计的四年,我始终对打版裁剪怀有畏惧,每次一步做错就得全拆重做,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做到头的焦虑让我来汉艺咨询留学时,直白地说了申请专业除了服装设计,其它方向都可以。

徐老师听完我的纠结,建议我尝试纺织品设计,但提出了一个关键:“如果不想做服装,你的纺织品必须依附于功能性载体。”这句话成了我作品集的转折点,在我后续的项目里,织物不再为服装服务,而是直接转化为功能性器物

我有一个手工体量很大的项目,叫《城市记忆》,灵感来源于我从小到大生活过的三个地方。我的家乡吕梁,盛产玉米,我用玉米叶当材料,经过晒干、钩针、染色,结合爷爷奶奶挂在窑洞门口的挡风帘,织了一张拼布门帘。

后来跟着大人搬到太原,零几年的太原,城市化程度并不高,大部分居民都住在平房或低矮的楼房里,邻里之间的交流和交情远比现在频繁和亲密。记忆中那个年代的家庭都喜欢给电视机、洗衣机、遥控器盖个防尘罩,我回收了一些家里的旧床单、旧蕾丝,做了一张很大的沙发垫

如今在杭州上学,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铺天盖地的绿色,特别是茂密的竹林,这也让杭州的竹编工艺非常发达。而竹编规律的排布很容易让我想到排列整齐的现代建筑,我就想结合竹编和水拓染进行创作去表现出透过植物间隙窥探城市的视角,最后做了一个类似于灯罩的工艺品

徐老师当初说的“功能性载体”,原来不是框架而是跳板。当玉米纤维不再只为服装而生,当竹子应用到装置艺术,我的作品集自然生长出了双重可能性。

城市记忆 产出

整个创作阶段,我大部分时间都泡在汉艺Studio,针织机在左,面料小样在右,各种失败的、比较满意的成品堆满了房间。

对我来说,这个过程是非常治愈的,即便织错了还能卷成团塞进口袋,或者徐老师也会发现其中的亮点,变成下个作品的种子。这种“将错就错”的自由,是服装设计给不了的。

在阳台晾晒刚染完色的玉米皮

或许会有人觉得从服装转到纺织品最大的门槛是手工技法,但当我真正开始做项目时,才发现最难的是回答徐老师那些“为什么”——我的主观感受,都要变成具体的理论支撑

我有个项目和儿童自然疗愈相关,项目的起点很私人,我总记得小时候蹲在老家院子里玩的花草游戏,但是现在的小孩缺乏和大自然的接触,所以想从儿童自然缺失症的角度出发,将我看到的大自然很漂亮的景色提炼出来,表现在面料上,制作成装置或者书,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从而重新回到大自然继续去玩耍。

每次做作品集焦虑的时候就去树多的地方恢复能量

每次和徐老师汇报进度,徐老师就会看着我收集到的素材反问我“为什么这个东西有效”“为什么这个材料要这么用”...

通过不断地提问,让我去做更多的调研,不知不觉间我看了很多论文。比如孩子们课余时间在干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儿童没法出去接触大自然自然疗愈的历史自然疗愈是如何对自然无感的人起作用的国内的自然教育现状等等。

当徐老师第N次问我"为什么"时,我也理解了她说的"设计不是自嗨”。

开始更主动地去看书、街头采访拿一手调研。有了充足的调研,这个项目也越做越快,到后面的制作小样、成品、拍摄都完成得特别顺利。

公园拍摄

和拖延症的拉锯战,真的是靠三位J人老师打赢的。

我记得当时申请伦艺,DDL是八号,六号到七号的晚上,是徐老师陪我和另一位搭子通宵排版。

还有PUPU老师,也很认真负责,每天坐我旁边盯着我排版,调整细节,有她在我心里会踏实很多,那段时间每天都会去线下让PUPU老师盯着我做。

文书老师也是个大J人,申请后期因为还要准备录小视频,我整个人手忙脚乱的,全靠她在群里@我,引导我每一个阶段要什么资料,才顺利赶在每个院校和专业的申请截止时间之前提交。

好在不负众望,拿到了比较满意的皇艺offer,目前还在等伦艺offer,希望如愿上岸。

回家时路过的河,经常有人在这里划皮划艇

关于整个申请季的经验分享,我个人认为如果是申Textiles,一定要多练手工,多做小样,在动手的过程中才会有不断地启发和灵感。

项目灵感方面,我基本上都来源于生活。比如我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去公园散步,关注到老人和健身器材,觉得健身器材这个主题还挺有意思的,就围绕这个开始做调研,还跑去采访这些老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健身?为什么健身器材附近总能凑起来一大堆人?等等。

我也会关注女性的话题,有个项目是关于女性的头发,源于一次心血来潮想剪短发的理发经历,理发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我确认是不是真的要剪,还问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故还是故事。当时就很疑惑,为什么剪个头发这么费劲,然后以此为契机去研究了什么时候长发和女性形象挂钩的。

颐和园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啦,也祝愿和我同期的25fall宝子们都能接到梦中情校!

如果你还有更多关于艺术留学、保研、就业、作品集创作、背景提升等相关问题,可以联系康石石老师。

来源:康石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