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风拂面,万物渐渐复苏,2025春茶季即将来临。关于春茶,不光是现代的茶友对其情有独钟,古人同样对春茶有着很高的评价和追捧。
微风拂面,万物渐渐复苏,2025春茶季即将来临。关于春茶,不光是现代的茶友对其情有独钟,古人同样对春茶有着很高的评价和追捧。
古代的春茶按时节采制,有“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唐代,每年在清明运到长安(即今天西安)的紫笋贡茶,应属社前茶。
紫笋贡茶,也就是紫笋茶,它大约创制于唐代宗广德年间,以其芽尖色紫如笋而称“顾渚紫笋”。古往今来,推崇此茶者不计其数,其中包括茶圣陆羽。
陆羽与《茶经》
说起茶,不得不提《茶经》。这部由唐代陆羽所著的旷世之作,不仅系统地介绍了茶的种植、采摘、制作、品鉴等全过程,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茶文化的独到见解。陆羽一生嗜茶如命,游历四方,遍尝名茶,紫笋茶是他的心头好。
顾渚山与紫笋茶
顾渚山位于湖州长兴县西北,海拔355米,西靠大山,东临太湖,气候温和湿润,土质肥沃,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紫笋茶与众不同的品质。
一生在湖州呆了三十多年的陆羽对紫笋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茶中第一”、“芳香甘辣,冠于他境,可荐于上”。正是由于陆羽的大力推荐,紫笋茶自唐朝广德年间开始进贡,正式成为贡茶。唐代的第一座贡茶院便建于顾渚山南麓,贡茶院还开凿了金沙泉来蒸青紫笋茶饼,可谓是“棚上汲红泉,焙前蒸紫蕨”。
紫笋茶从唐代开始,经过宋、元,至明末,连续进贡八百多年,进贡最多的时候,年贡额高达18400斤。
紫笋茶的魅力何在?
如今,每年清明节前至谷雨期间,紫笋茶嫩绿的茶芽在晨曦中轻轻摇曳,如同山间跳跃的精灵,等待着茶农的温柔采摘。
它属于半烘炒型绿茶,既有烘青茶的清香,又有炒青茶的醇厚。其外形紧结完整,色泽翠绿带紫,银毫明显;内质香气高爽,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细嫩成朵。令人回味悠长。品饮此茶,仿佛能瞬间带你回到那片云雾缭绕的顾渚山间,感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幽静与惬意。
这个春茶季,感兴趣的茶友不妨追随陆羽的脚步,手捧一杯紫笋茶,品味它的魅力。悠悠茶香,让春天更美好。
*本文部分文字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作分享交流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聚焦茶人茶事,服务产业经济
传播茶文化,分享茶知识
感谢您的关注,欢迎点赞分享!
来源:帝芙特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