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19日至2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简称“短片节”)与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简称“深交会”)在深圳光明区与福田区同期举办,共同绘就了一幅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生动诠释了深圳作为影视产业高地的良好
早春二月,鹏城文华绽放,双星闪耀。
2月19日至23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简称“短片节”)与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电视剧节目交易会(简称“深交会”)在深圳光明区与福田区同期举办,共同绘就了一幅影视产业蓬勃发展的壮丽画卷,生动诠释了深圳作为影视产业高地的良好生态与卓越成就,展现了中华现代文明发展的新景象与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
本次活动首创“短片节+深交会”双平台联动模式,短片节“掌中光影、向新向质”与深交会“精品引领、向新向质”双主题光影双辉,融合共振,相得益彰。
活动期间,两大盛会共举办了近30项重点活动,吸引了超过2000名行业精英参与,通过资源共享与生态共建,推动“四链融合”(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实现资源的裂变效应,为全国影视剧产业与网络视听行业注入了强劲的多维度增长动力。
科技浪潮奔涌的深圳,深谙“破”与“立”的智慧。光明科学城的科幻短片大赛上,AI生成的未来城市在荧幕中拔节生长;福田深港国际影视后期制作基地里,虚拟拍摄技术让历史场景与数字代码虚实相生。
技术的锋芒之下,人文的根脉始终蓬勃:获得“五个一工程”奖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以光影重塑岭南武林的侠骨柔情,机器人踏着红毯与交响乐共舞,合唱团的童声更如清泉。在深圳,科技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为艺术赋能的翅膀;传统并非沉重的包袱,而是滋养创新的沃土。
这场盛会不仅是光影嘉年华,更是重构产业规则的试验场。全国首个“影视版权交易专区”的上线,如同打通了创意与市场的任督二脉,让影视作品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快速确权;微短剧产业服务联盟的成立,则打通了从创意孵化到海外发行的全链条,使得中小微企业乃至个人创作的优秀影视作品,能够沿着行业巨头的产业链疾驰向海外市场。
而更深层的变革,藏在城市肌理之中。大街小巷的公共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市民投稿的短视频,华强北的电子元件成为微短剧拍摄的创意道具,就连街角咖啡馆都变身“剧本诊所”。当影视创作从专业片场渗入城市日常,当这座城市用行动证明流量与匠心可以同频共振,深圳正悄然完成既是“产业高地”又是“文化沃土”的跃迁。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行业内的交流盛宴,更是深圳城市形象的一次全球展示。通过“看深圳”“拍深圳”“谈深圳”“展深圳”“亮深圳”等系列活动,深圳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科技创新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国内外影视创作者的广泛关注。深圳正以国际化的视听语言,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圳样本,向世界传递着中国声音,展现着中国文化的魅力与活力。
本次活动也是一次盛情的欢迎与邀请。深圳山海连城,处处是花园,步步是风景。梧桐山的云霭、前海石旁的浪涌、水贝珠宝城的璀璨,都是影视创作的天然影棚。而深圳的包容,更会让每个故事都有栖身之所。
欢迎来深创作、兴业、拍摄、制作,让深圳风貌成为影视作品的流量担当,用好深圳文博会、文交所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等平台,让影视作品在市场交易中实现价值最大化。欢迎各影视机构和人才落户深圳,共同开启大湾区逐梦新征程……声声欢迎里,有着深圳谋发展求合作的满满诚意,有着深圳持续打造影视产业高地的雄心壮志,更有着朝气蓬勃的城市文化自信。
这场持续5天的光影盛会,将成为城市文化肌理的新鲜养分,深圳影视产业的故事也刚刚翻开新的篇章。
或许数年后回望,2025年的这场“双星并耀”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不仅标志着中国影视产业从流量竞争迈向价值深耕,更见证了一座城市如何将硬核科技转化为柔软的文化力量。
光影永不散场,未来就在不断创新与奋斗的前方!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