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坚守深山:老师没坐过高铁飞机,却勾勒出万千孩子的人生航线

B站影视 2025-02-24 15:28 1

摘要:一个网名叫清茶一盏也醉人的发文,她说她老公是个乡村教师,在乡村从教教龄27年,从来没有坐过高铁,从来没有坐过飞机,从来没有吃过自助餐,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从来没有住过星级酒店,没有使用过超过3000元的手机。

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个网名叫清茶一盏也醉人的发文,她说她老公是个乡村教师,在乡村从教教龄27年,从来没有坐过高铁,从来没有坐过飞机,从来没有吃过自助餐,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从来没有住过星级酒店,没有使用过超过3000元的手机。

以下是该老师的故事:

鸡叫到第三遍的时候,山头上的云彩开始飞动,山路还看不清晰,此时才清晨五点四十分,50岁的李建国已经踩着露水走进村小斑驳的校门。吱呀一声,办公室的木门被打开,李老师把资料袋放到办公桌上,取出备课本,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拼音教学重点——今天要给二年级的孩子复习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分,还要给三年级的学生讲解数学题。

这是哀牢山深处的狗街村小学,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春天,再平常不过的一个早晨,但这却是李建国扎根哀牢山乡教育的第9999天。这一天,也是李建国老师进入公众视野的一天,因为妻子张秀芳在今日头条发布的动态,引起了外界对这位默默无闻的乡村老师的关注。

"老李的手机,都用了十年了,好多功能已经落后,但他还是舍不得换。"张秀芳在文章中写道。当我们通过陡峭的山路,跋涉满是灰尘的土路,在盘山公路上颠簸两个小时后,外壳已经严重磨损,屏幕花纹横七竖八,充电接口处缠着医用胶布,但微信里置顶的六个群聊全是班级群和家长群。

在这个5G时代,李建国用每月150元的套餐保持着与50个学生家庭的联系,这跟他的年纪一样,是个值得纪念的数字。李建国的生活非常简单,每天三点一线,家、学校、学生的家。当我们问及这样的生活枯不枯燥时,李建国老师笑着说:"都习惯了,1997年师范毕业后,我的生活都是这样。"

在李建国老师的办公室,我们发现了一个铁皮柜,里面整整齐齐码着27本工作日记。最早那本1997年的蓝皮本里,还夹着当年手写的工资条:基本工资187元,山区补贴15元。如今他的到账工资是每月6687元,他的这点薪水,他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2687元,用于小学校的基本开支和救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第二部分2000元,寄给读大学的儿子,第三部分2000元,用于家庭生活开支。

"李老师的课堂就像天天过大年。"四年级的张小虎说。这个曾经经常逃课,把鞭炮扔进粪坑的皮孩子,现在迷上了数学计算。我们跟随李建国家访时发现,蜿蜒的山路上,几乎每个转角都有他救过的学生:在洪水中背出来的陈芳成了市医院护士,垫付学费的张志刚现在是桥梁工程师,接济过生活费的刘小梅今年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

课间操时间,李建国从裤兜掏出个磨得发亮的铁哨。随着清脆的哨音,50个孩子迅速在黄土操场上列队。这个没有塑胶跑道、没有多媒体设备的乡村小学,却是那么温馨,那么活泼。

当我们问及是否遗憾没体验过现代生活时,李建国指着教室后墙的照片墙:"你看这个穿机长制服的小伙子,他叫周宇航,当年总追着我问飞机为什么能上天。现在他真开上飞机了,说等春运结束就开私家车来接我去机场体验。"照片下方贴着张字迹工整的明信片,邮戳显示来自墨尔本:"李老师,今天在菲利普岛看到小企鹅归巢,突然想起您教我们'羁鸟恋旧林'的那个下午......"

下午晚饭后,天色暗了下来,李建国带我们来到了教学楼顶,参观他的"秘密基地"——教学楼顶用防水布搭起的简易天文台。"上《数星星的孩子》那课时,城里学校都用投影仪看星空图,咱们就真人真看。"他调试着二手望远镜笑呵呵的说。

山间的晚风掠过屋顶,吹拂着我们的额头,风中带着花香,沁人心脾。在这个出门还是满面尘土烟火缭绕的山村,这位没坐过高铁没有坐过飞机没有坐过轮船的老师,却用最质朴的方式,为一代代山里娃铺就了通向星辰大海的轨道,绘就上天入地的航线,点亮无数人的前途。

来源:修洁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