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应急防灾预案如何做?给孩子上一堂生命教育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2 21:29 2

摘要: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当灾难突然降临,一个家庭的防灾能力往往决定着每个成员的安危。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防灾教育不仅是生存技能的传授,更是一份伴随终身的生命礼物。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当灾难突然降临,一个家庭的防灾能力往往决定着每个成员的安危。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来说,防灾教育不仅是生存技能的传授,更是一份伴随终身的生命礼物。

如何做好家庭防灾应急教育?怎样让孩子正确认识灾害、消除心理恐惧?5月12日,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副所长韩新、防灾科技学院教授杨月巧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对上述问题给出详细解答。

2025年5月,四川省广安市一名儿童正在参与防灾演练。图源南充全媒体中心

家庭筹备第一步:绘制路线图、备好急救包

“家庭防灾应急教育要做到两点:防范场景化、演练日常化。”韩新介绍。

他建议,绘制清晰的逃生路线图,是家庭应急预案的第一步。每个家庭都应当以居住环境为蓝本,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同时明确家庭成员在疏散前的分工——“比如父亲负责关闭电器,母亲关闭燃气,孩子携带应急包,这样的分工不仅能提高逃生效率,更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韩新和杨月巧两位专家均强调,在家中备好应急包非常重要。一个合格的应急包应该包括手电筒、口哨、压缩饼干、饮用水等基本物资。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位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清楚地知道应急包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韩新建议,家长可以每月设定一个主题,开展家庭防灾演练,通过模拟不同灾害场景,让逃生流程成为全家人的肌肉记忆。杨月巧补充,除了传统演练,现在还有很多寓教于乐的防灾教育形式,比如防灾主题的影视作品、互动游戏等,都能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家庭面临的灾害隐患远比想象中复杂,除了自然灾害,日常生活中的水电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都可能是潜在的威胁。”杨月巧提醒,家长要定期排查这些隐患,同时,教会孩子如何将普通家庭用品开发出应急功能,比如用毛巾制作简易防烟面罩,用床单结成逃生绳,做到“家庭综合备灾”,让防灾准备更加务实有效。

2024年4月,武汉市武昌区的儿童及家长正在模拟火灾逃生场景,进行亲子演练。图源极目新闻

化解孩子对灾害的恐惧心理

“当灾害真正来临时,心理素质往往比物质准备更重要。”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防灾教育?韩新将其分为灾前建设和灾后疏导两个阶段进行介绍。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选择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了解灾害知识,强化孩子抵抗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心理韧性,让他们明白灾害并不可怕,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应对。”韩新说。

韩新建议,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通过绘本、动画,展示灾害的发生原理和应对方法;年龄稍大的孩子,则可以观看一些纪实纪录片,建立起对灾害的直观认识,但也要注意选择内容,避免孩子因过度恐惧而产生心理阴影。

杨月巧提到,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防灾教育可以分为4个阶段:0~2岁的孩子,主要通过感官刺激,建立灾害预警信号的条件反射;2~7岁的孩子,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逃生场景;7~11岁的孩子,能够尝试设计逃生路线规划、模拟灾害实验;11岁以上的孩子,则可以进行抽象思维,引导他们参与家庭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

“灾害过后的心理疏导同样重要。”韩新补充,一旦遭遇灾害事件,孩子可能会出现失眠、焦虑等应激反应,这时需要家长做好引导,教给孩子通过深呼吸练习调节情绪,缓解紧张,转移注意力。

责编:乔靖芳

主编:张赫

校对:李益萌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