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直播带货的江湖里,头套竟成了小杨哥兄弟命运的奇妙注脚。几年前,他们戴着头套,以搞怪逗趣的带货风格,在流量的浪潮中乘风破浪,站在了行业的巅峰。可如今,同样是头套加身,却不再是为了制造欢乐,而是为了躲避平台的封禁,试图在缝隙中寻找复出的机会,这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
在直播带货的江湖里,头套竟成了小杨哥兄弟命运的奇妙注脚。几年前,他们戴着头套,以搞怪逗趣的带货风格,在流量的浪潮中乘风破浪,站在了行业的巅峰。可如今,同样是头套加身,却不再是为了制造欢乐,而是为了躲避平台的封禁,试图在缝隙中寻找复出的机会,这反差怎能不让人唏嘘?
“塌房大主播集体复活”,这一话题如一颗投入舆论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当那些曾经被粉丝捧上神坛,又因种种负面事件跌落谷底的主播们,再次试图重回大众视野时,人们不禁要问:粉丝还会为他们买单吗?
先来说说小杨哥,曾经的直播带货顶流,凭借独特的风格和庞大的粉丝基础,打造了一个商业帝国。可一场“月饼风波”,让他沉寂了5个月之久。最近,他疑似通过三只羊旗下的抖音矩阵小号,戴着绿色鲤鱼和红色狮子头套试探复出。全程少言,仅靠偶尔的手势与粉丝交流,这小心翼翼的模样,和曾经在直播间呼风唤雨的他判若两人。这次复出尝试极为谨慎,选择粉丝仅一万的小号,就是为了降低封禁损失。但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小号停播且清空作品,三只羊公司也否认直播者身份。此前,小杨哥还尝试在视频号“曲线救国”,“小杨臻选”卖年货,改变直播风格,可也只维持了72小时就宣告停止。
张兰也是其中的典型。抖音宣布无限期封禁她的账号当天,她就迅速带领“麻六记”转战视频号,开启长达近12小时的直播。在新平台上,她积极塑造全新人设,试图展现出善良、独立、优雅的中老年女性形象。从过去在直播间里犀利地抨击他人,到如今温柔地呼唤粉丝,张兰的转变不可谓不大。
再看美妆主播骆王宇,宣布退网仅3个月就再度回归。打着“自掏腰包补贴”的旗号,渴望挽回粉丝的心。可现实却很残酷,复出首秀直播间观看人次为278万,六小时的gmv仅为1281万,比上一年暴跌接近90%。
从社会影响来看,这些塌房大主播的复活,无疑冲击着公众的价值观。主播作为公众人物,本应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但他们的塌房事件,如产品质量问题、虚假宣传、过度炒作等,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行业风气。如今他们想要复活,若轻易被接受,可能会让公众产生“犯错成本低”的错觉,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
从背后原因分析,商业利益的驱动是主要因素。对于mcn机构而言,头部主播的塌房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以三只羊公司为例,小杨哥停播期间,公司gmv暴跌,旗下签约账号数量锐减。资本急于通过主播复出挽回损失,而直播平台之间的竞争,也为塌房主播提供了“复活”的土壤。视频号凭借微信生态的庞大用户基础和相对宽松的规则,吸引了众多被抖音封禁的主播。平台希望通过接纳这些有话题度的主播,快速提升自身的流量和市场份额,形成了一种看似双赢的局面。
至于未来发展,主播们想要真正“复活”,重建信任是关键。消费者已逐渐从“激情下单”转向“理性比价”,对主播的要求不再仅仅是流量和热度,更看重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以及主播的诚信度。这就要求主播们深刻反思,回归商业本质,注重产品品质和服务,用实际行动重新赢得粉丝的信任。而平台也需建立健全的主播筛选和监管机制,不能让规则漏洞成为主播的流量密码;监管部门应加强跨平台协同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空白。
这场塌房大主播的“复活”潮,是直播行业的一次大考。粉丝们是否还会为他们买单,答案掌握在粉丝自己手中,也掌握在主播们能否真正改过自新、重塑形象上。那么,对于塌房大主播的复活,你会选择支持,还是抵制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芒果捞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