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北山体育场的赛场上,一中和铁中的短跑名将曾一争高低

B站影视 2025-02-10 10:03 4

摘要:撰写的《六十年代的吉林铁中曾有一项短跑全国纪录》文章,勾起了我在青少年时期,参加体育竞赛的美好回忆……文中描写的主人公是吉林市铁路中学的丁国民同学。丁国民当时夺得全国少年男子60米赛跑的第一名,并以6秒9的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其名声大噪,令我对他十分的钦佩。

撰写的《六十年代的吉林铁中曾有一项短跑全国纪录》文章,勾起了我在青少年时期,参加体育竞赛的美好回忆……文中描写的主人公是吉林市铁路中学的丁国民同学。丁国民当时夺得全国少年男子60米赛跑的第一名,并以6秒9的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其名声大噪,令我对他十分的钦佩。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那时吃的是苞米面窝窝头,瓜菜代、一月半斤肉、五两油、月粮27.5斤粮。那时走路还勉强,要想跑的快?那可是太难了!

记得1966年5月14日,参加吉林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当时我是代表吉林一中参加比赛。记得赛前我校负责短跑项目训练的李文明老师(当年也就40来岁,个头不高,山东大学体育系科班出身,青岛市男子百米冠军),操着一口不太重的山东话对我说:“男子100米和男子200米这二个项目一定要有金牌!”。随即对我的对手——吉林铁中丁国民同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李老师对我说:“铁中丁国民是全国中学生60米纪录的保持者,他还比你大三岁,100米的实力雄厚,你不一定能跑过他,但也要争取与他并列,让他知道你也不好惹。但在200米跑你夺冠的优势大,一是你起跑的反应速度无人能及。二是你弯道技术好。三是你速度耐力好,你总跟孙厚、张纪在一起练中长跑,在速度耐力方面,在最后50米冲刺这个节点上,丁国民可不如你。我再教给你起跑和弯道跑的二个绝招,包你200公尺夺冠!”这一席话说得我是信心满满,干劲倍增!

事情就如李老师预料,在高中组百米决赛中,代表吉林铁中参加比赛的丁国民是第四道,我是第三道。丁国民不愧是是全国青少年60米最高纪录保持者,百米跑的特别快!比赛结果:丁国民夺得百米冠军,我获得亚军。我与丁国民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当时,我开玩笑地对他说:“等明天200米决赛,你看我是怎么收拾你的哈。”丁国民笑着回答说:“奉陪!”

第二天早饭,我在家喝了一大碗大米粥,吃了三块半五仁月饼,(当时能吃上月饼那可是相当奢侈了!大米是每人每月6斤)乘坐公交车去北山体育场,信心满满地去参加上午高中组男子200米的决赛。赛前,李文明老师再次针对丁国民的200米跑的特点,对我进行了弯道起跑,及弯道途中跑的强化训练,使我当时弯道跑的步伐达到每步2.2米。

记得那次决赛我是第三道,丁国民是第四道,起跑时因有弯道差,他在我前面3.14米处,非常有利于我对他的观察。因为我弯道起跑快!枪一响,我就超了他一米,我善于弯道跑,所以在弯道上我一直领先。当时因为我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了丁国民身上,忽视了其他六位运动员的动向,刚进入直道时,我发现已有二名运动员超过了我,我暗想情况不妙啊!紧接着我大吼一声来个百米冲刺!不但夺得了第一名,随后北山体育场的广播喇叭响起:“吉林一中陈光亚同学打破了吉林市高中组男子200米的最高纪录!大会向陈光亚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当时我心里特别地高兴和激动!这次200米决赛丁国民获得第四名。赛场上我俩热情地拥抱在一起,互祝100米200米夺冠。这次整个运动会高中组,只有我一人打破了一项吉林市田径最高纪录。之后通过参加全国青少年田径通讯赛,我获得全国青少年田径运动会男子200米第五名。

回想当年,吉林市铁路中学是一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校誉远播。历年的市中学生运动会,每届吉林铁中都是团体总分第一名。只有文化大革命前夕的,1966年5月这届市运动会,我们吉林市第一中学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市运会结束后,1966年6月,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时光荏苒,再回首时不禁感慨:真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啊!

注:作者陈光亚退休前曾任吉化一中副校长。

本文为陈光亚先生授权发布的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特别鸣谢陈光亚先生对吉林乌拉永昌源的信任与支持!

文中照片为AI生成 !

来源:吉林乌拉永昌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