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饮酒导致精神障碍?专家提醒→

B站影视 2025-02-10 08:08 3

摘要:“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借酒为何能消愁?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张宴萍副主任医师解释:酒精作为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短期会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和血清素,这类愉悦感和幸福感相关的神经递质让人在饮酒后会感到快乐和放松。同时酒精会增加γ-氨基丁酸(GABA)活动,这一抑

近日,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了两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其中一名甚至是第14次入院治疗。

医学专家提醒,过度饮酒会导致精神障碍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借酒为何能消愁?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张宴萍副主任医师解释:酒精作为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短期会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和血清素,这类愉悦感和幸福感相关的神经递质让人在饮酒后会感到快乐和放松。同时酒精会增加γ-氨基丁酸(GABA)活动,这一抑制性神经递质能够减缓神经传导,产生放松和镇静的效果。

但是,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堪称一种严重的健康损害。张宴萍说,美酒会激发人体边缘多巴胺系统刺激,带来愉悦和轻松感,让大脑迷恋,通过饮酒短暂缓解戒断症状或负面情绪。不过长此以往,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逐渐下降,如没有酒精刺激,身体便会出现焦虑、抽搐等戒断反应。长期饮酒会损害人体前额叶皮质(决策控制)和杏仁核(情绪调节),导致自控力下降,引发焦虑、抑郁、易激惹,戒断时加重。

酒精的代谢过程还会削弱大脑对情绪的处理能力,导致情绪问题在清醒后又重新浮现。长期饮酒本身会增加抑郁风险,越抑郁的人喝得越多,试图用酒精来应对悲伤情绪,使本来已有的抑郁症状持续恶化,遮掩抑郁的严重程度,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生活中不少人利用酒精来助眠,这样科学吗?张宴萍说,酒精最大的作用是麻痹神经、降低注意力和兴奋度。当脑中酒精浓度增加到一定量时,大脑皮层就产生睡觉意识。由于酒精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代谢,睡眠状态下身体在恶心、心悸、胸闷等醉酒反应影响下会增加夜间觉醒次数,深睡眠时间减少。这也正是很多人觉得“明明睡了一整夜,感觉上睡得很沉,但就是觉得没睡饱,产生‘浓睡不消残酒’”。

“琼浆玉露”虽好,但任何饮酒量都会增加健康风险,建议市民在社交场合选择无酒精饮品来替代。如不可避免饮酒场合,小酌浅尝即可,醉酒伤身。身体有基础疾病者,需严格避免饮酒。出现睡眠障碍、抑郁忧虑等情绪问题,甚至更严重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请求助专业医疗机构。对于酒精依赖者还需早期识别、综合治疗,如出现重度戒断症状(如震颤性谵妄)、行为紊乱等精神症状等则需立即就医,避免危及生命。

资料来源:上观新闻(作者:顾泳)

通讯员:张宴萍

编辑:俞萝寅

责编:俞萝寅、杨丽

审核:陈建军、林堃

来源:i金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