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病,而且病得还不轻。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会有抑郁和焦虑情绪。当这些情绪扑面而来的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一定是得了抑郁症和焦虑症。
心理学家:别上当了!抑郁和焦虑,其实你本来就没事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有病,而且病得还不轻。原因很简单,就是他们会有抑郁和焦虑情绪。当这些情绪扑面而来的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一定是得了抑郁症和焦虑症。
但是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不等于抑郁症和焦虑症(抑郁症和焦虑症是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的那些事。
1. 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正常的情绪波动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那么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的本质是什么呢?实际上它们就是一种情绪。抑郁情绪会让你情绪低落,对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变得悲观消极;焦虑情绪会让你变得紧张不安,经常都在担心害怕。那么情绪是有对错的吗?没有的,情绪没有对错的,更不能说这些情绪就是病。
阿尔波特·埃利斯提出了情绪ABC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导致坏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不合理认知。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是调整不合理的认知。
2. 情绪背后的秘密:你要好好爱自己
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背后的秘密是什么呢?
很多时候,我们抑郁或者焦虑是因为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然后自己长期的思维模式就会对这个人或者这件事进行加工。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情绪。
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自我效能感就与焦虑抑郁情绪有关系。
当一个人自我效能感高的时候,他会非常有自信,无助和焦虑的感觉会大大减少,抑郁的风险也是很低的。
但是当一个人自我效能感低的时候,会经常觉得自己很糟糕,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了。自我怀疑会带来抑郁和焦虑情绪。
我们不妨多提高自我效能感,相信这也能大大降低我们抑郁和焦虑的风险。
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就像是一面旗帜,警示我们停下来,好好审查一下自己。
3. 你“没病”,你只是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模式
当你最近一周有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的时候,不要以为自己就是精神病,需要吃很多的药,需要电击。
不是的,你“没病”,你只是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模式。
同样一件事,有的人会感觉非常焦虑,而有的人则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实际上就是我们心理模式的不同导致的。
那么具体怎么做呢?
①练习观息法:观息法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活在当下,消除我们满脑子的杂念。
如何练习观息法呢?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双腿盘起来,手放好,眼睛闭上,把注意力放在鼻孔处的呼吸进出上。
如果走神了也没关系,继续把注意力拉回来即可。
②练习誓言法:誓言法是用正面积极的思想改变潜意识里负面消极的思想,从而为改变我们的心理模式添砖加瓦。
我们需要对正面积极的句子进行朗读、背诵、默写等。
举个例子:无论什么念头、什么想法、什么感受的产生,都不代表什么,更没有好与坏,我所要做的是,对一切的产生保持平等心,就只是保持平等心就行了。
如果你有紧张焦虑的念头,不妨试试这段话。
更多关于誓言法和观息法的介绍可以参考李宏夫老师的《抑郁症打卡自救》和《情绪自救》两本书。
4. 从现在开始改变,你可以这样做
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到来的时候,请接纳它们,保持平等心,不要对抗。
情绪来了,还会走的。
当我们学会和情绪和解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就是在真正地帮助自己。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好好吃饭、规律作息,慢慢把自己的爱好捡起来,甚至是用自己的爱好来谋生。
像我有个初中同学,她一直喜欢钩针,经常都看到她在钩织,现在她把钩织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她钩织的小玩偶也通过小红书、咸鱼等平台出售。
5. 最后,请放下比较,因为你本来就很好,你也“没病”
最后,我们还需要放下比较。比较是偷走幸福的小妖怪。
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
在这里非常想举这样一个例子。
小A和小B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在她们长大后,小A学习成绩不太好,早早出去工作,后来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小A的丈夫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彩礼给得挺高的。
小B在读大学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对象。后来两个人因为彩礼谈崩了。
原来,小B一直记得小A的高价彩礼。她觉得自己比小A漂亮,学历高,彩礼就一定要比小A高,不然自己多没面子。
但是小B对象的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就这样,两个人分道扬镳。
小B后来也相亲了不少,但是她再也没找到那个自己喜欢又爱自己的男孩。
尤其是得知前男友后来工作顺利,经济也越来越好。
小B整个人一蹶不振,由此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
所以,我想说,不要比较,幸福不在别人的眼睛里,而在你的感受里。
最后,希望所有人都能与情绪和解,与自己和解。
来源:药师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