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0%-15%,作为临床治愈率较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标准一线治疗方案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及达卡巴嗪)已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尽管该方案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传统蒽环类药物多柔比星带来的长期心血管毒
研究背景
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0%-15%,作为临床治愈率较高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标准一线治疗方案ABVD(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及达卡巴嗪)已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尽管该方案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但传统蒽环类药物多柔比星带来的长期心血管毒性问题值得警惕,尤其是对于合并高血压、吸烟史、酗酒史、糖尿病或高脂血症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患者群体,其发生心脏功能障碍及远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高。在此背景下,如何在确保疾病控制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治疗相关毒性,成为优化cHL治疗策略的关键挑战。
近年来,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因其改良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已展现出与传统多柔比星相当的抗肿瘤活性及显著降低的心脏毒性特征,但在淋巴瘤领域尚缺乏充分临床验证。为此,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夏祖光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以评估PBVD(PLD、博来霉素、长春新碱和达卡巴嗪)在伴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cHL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医脉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了2012年4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断为经典霍奇金淋巴瘤(cHL)并接受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PLD)+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达卡巴嗪(PBVD)一线治疗的103例患者,其中84例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纳入分析。
治疗方案:PLD 25 mg/m²、博来霉素10 mg/m²、长春新碱1.4 mg/m²(最大剂量2 mg)及达卡巴嗪375 mg/m²静脉滴注,每28天为一个治疗周期。
研究结果
纳入84例初治且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cHL患者,中位年龄为30.5岁(范围18-74岁),女性占比52.4%(44/84),ECOG体能状态0-1分者占72.6%(61/84),EBV阳性率为54.8%(46/84),基线特征详见表1。
表1
研究显示,I-II期患者PLD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16周(范围8-24周),而III-IV期患者延长至24周(范围12-24周)。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达88.1%(74/84),部分缓解(PR)率为8.3%(7/84),疾病进展(PD)率为3.6%(3/84),具体治疗缓解数据见表2。
表2
84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0.3个月(范围:14.7-137.6),13例(15.5%)患者记录了PFS事件,2年和5年的PFS率均为83.2%(95%CI 82.4%-84.0%)。分层分析显示,I-II期患者2年及5年PFS率达86.1%(95%CI 81.2%-91.0%),III-IV期患者为77.6%(95%CI 69.5%-85.7%),详见图1。
图1
安全性分析表明73.8%(62/84)患者发生至少一次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7.1%的心脏事件,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病例(表3)。
表3
研究结论
该回顾性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PBVD方案在具有心血管风险因素的cHL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Jia Jin, Dan-Dan Meng, Yu Wen, et al. PBVD regimen (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n, bleomycin, vincristine, dacarbazine) in 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 retrospective study, Leukemia & Lymphoma, DOI: 10.1080/10428194.2024.2447888
审校:Cherry
排版:Red
执行:Moly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来源:灵科超声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