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于多年来的习惯,除夕之夜的央视春晚,我是一定要“坚持”看到底的,我期待着分享乔羽先生的《难忘今宵》,也有好奇心,比如蛇年春晚,我还是要看看:《难忘今宵》又是如何“压轴”的?2023年春晚后,78岁的李谷一宣布不再登台演唱此曲,我自然也想看看今年又有谁来登台“
乔羽预言《难忘今宵》
文/周长行
出于多年来的习惯,除夕之夜的央视春晚,我是一定要“坚持”看到底的,我期待着分享乔羽先生的《难忘今宵》,也有好奇心,比如蛇年春晚,我还是要看看:《难忘今宵》又是如何“压轴”的?2023年春晚后,78岁的李谷一宣布不再登台演唱此曲,我自然也想看看今年又有谁来登台“补缺”。明年、后年、大后年……我还是会陪着《难忘今宵》过大年的。
这种“状况”,来自我与乔羽先生长达26年的友情交往,也与我写作出版《乔羽恋歌》《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和正在准备出版的《大国词人乔羽传》三本书有关。我与乔羽先生堪称忘年交,有幸当面多次聆听先生对《难忘今宵》等重要作品的直接讲述,并专门在《耗时最短和最长的两首歌》的文章里介绍乔羽的《难忘今宵》只用俩小时便交了稿的具体过程。
然而,这首歌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影响却成为几代人的“国家记忆”。《难忘今宵》,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最具标志性的歌曲之一,自1984年首次亮相后逐渐成为春晚的固定结束曲,告别曲。自1984年后几乎每年春晚都会以《难忘今宵》推向高潮,仅少数年份例外(如1985年、2012年)。此歌曲以“告别”和“团圆”为主题,契合春晚“全球华人团聚”的核心理念,伴随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沧桑巨变,以“青山在,人未老”来传递亿万国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难忘今宵》曾覆盖全球数十亿观众,成为海外华人思乡的文化纽带。一首歌曲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如此之强大,则是前无古人也。《难忘今宵》曾被改编为交响乐、童声合唱、方言版等,甚至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如电影《你好,李焕英》)。《难忘今宵》亦曾入选“改革开放30年百首经典歌曲”,被网友称为“中国最强安可曲”。它已超越普通歌曲范畴,成为春晚乃至中国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简单的旋律和真挚的歌词承载了中国人对团圆、亲情和家国情怀的深切寄托,是春晚40余年历程中最为持久的文化符号之一。
然而,乔羽生前对这首歌曲又是怎样说的呢?根据我的记忆,现补记如下。
乔羽第一次对我谈《难忘今宵》,是在北京方庄内的抚顺驻京办事处,时间是1998年春节前的一天上午。他说,《难忘今宵》创作遇见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央视春晚导演黄一鹤没说让我“怎么写”,打算怎么个用法,他就说了一句“你给春晚写个歌吧”,他也忙,说罢这句话他就走了,却把猜谜般的写作任务撂给了我。对导演意图茫然无知,我犯难了,于是我就按照我的想法写了出来。(详见《乔羽耗时最短和最长的两首歌》)
第二次,是乔羽先生带我到央视演播室与李谷一见面,他们之间有一个谈《难忘今宵》的节目。这一次我带摄制组拍摄。谈到《难忘今宵》时,乔羽说,你们记者动不动就让我谈写作秘诀,很难谈,有啥秘诀唉(济宁话味道特浓),他抽了几口烟,突然又说:邓亚萍打乒乓球有啥秘诀?她上去一打,她就是世界冠军了,这就是秘诀吧?
第三次,是在北京方庄广场西边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家里,乔羽带我去与吴冠中聊天。聊着聊着,吴老对我说,你看乔羽的《难忘今宵》,简洁,真诚,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了不起啊,又是“一条大河”似的作品。
这次聊天之后的第二天,乔羽对我说,老周,昨天与吴冠中聊天回到家里想到了两句话:
第一句:沧海桑田,白云苍狗,历史是一个古怪的老头;
第二句:他要留下的谁也无法赶走,他要送走的谁也无法挽留。
四年后《乔羽文集》出版,我发现乔羽竟把这两句话置于卷首。吴冠中先生和乔羽先生先后都离开了这个世界。恐怕再没人知晓,《乔羽文集》的卷首语竟来自他与吴冠中的一次聊天,来自《难忘今宵》。
似乎这两句话也是乔羽对《难忘今宵》未来命运的“预言”吧。
(写于2025年2月8日。插图:作者与乔羽,拍摄于1998年6月23日北京方庄)
【作者简介】周长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①长篇报告文学集《鲲鹏腾飞的地方》(1988年8月,广州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②《大京九解说词》(与人合作。1996年3月,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③长篇报告文学集《赵忠祥写真》(1996年11月,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④长篇纪实文学《乔羽恋歌》(1999年4月,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⑤长篇人物传记《不醉不说 乔羽的大河之恋》(2007年7月,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⑥长篇报告文学集《伟大的我们》(2011年8月第一版,2011年12月第二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⑦长篇报告文学《大浪淘金》(2012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来源:真言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