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2月7日东部时间上午9点(北京时间晚上10点),联力在YouTube上发布了2025新品介绍视频(视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机箱,第二部分则是电源、散热产品等),推出了最新的LANCOOL(鬼斧)和O11D系列机箱、RS系列电源、Hydrosh
2025年2月7日东部时间上午9点(北京时间晚上10点),联力在YouTube上发布了2025新品介绍视频(视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解机箱,第二部分则是电源、散热产品等),推出了最新的LANCOOL(鬼斧)和O11D系列机箱、RS系列电源、Hydroshift(隐流)系列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无线”散热风扇以及相关配件,致力于为玩家带来便捷实用的使用体验和简约时尚的视觉观感。
LANCOOL(鬼斧)217机箱LANCOOL(鬼斧)217可以说是207的升级款,在保持相同设计基调的基础上,除了整体尺寸要大一圈之外,最明显的莫过于前、顶部面板的外框使用了更具质感的木材打造,并且根据机箱的黑白配色作出了和谐式的深浅改变,产品定位自然是面向更高端的人群。联力官方目前定的建议零售价为黑色款119.99美元(约合人民币875元)、黑色款124.99美元(约合人民币911元),计划于今年3月份推出。
机箱默认标配了多达5把无光风扇:前置的两把尺寸来到了170*170*30mm,内置FDB轴承,转速为1550 RPM,专为强力进风、极致静音而特别定制;底部两把为反叶设计,尺寸为常规的120*120*25mm,内置套筒轴承,转速为1900 RPM,相较于207的降低了50 RPM,但依然是有着11个扇叶;背部的一把尺寸为常规的140*140*25mm,同样用的套筒轴承,转速相比前置的两把增加至1800 RPM,以保证热量可以迅速排出。
前面板虽然放置了两把大尺寸风扇,实际上依然还有不少的空位。联力使用两块可拆卸的盖板将其填补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了两种灵活实用的前置风扇安装模式。默认的平衡模式能够兼顾显卡和CPU散热器的冷气流输送,而CPU模式则将两把风扇抬升至最高位置,给到CPU散热器一定的优先级。
联力鬼斧207的底部风扇是刚好与电源仓齐平,以避免对显卡的安装兼容性造成影响,而鬼斧217则在此基础上给到了更灵活的装法,电源仓内外侧均可安装。当底部风扇装在电源仓外侧时,能够腾出更充足的理线和进风空间。
同样的,灵活装法也在鬼斧217上电源安装位置上得以展现。常规装法支持最大220mm的电源长度,侧向安装也能支持至180mm,适应电源功率需求越来越高的现状。
机箱I/O面板方面,鬼斧217将电源/重启两个按键分开摆放,一个在顶部面板,另一个继续跟着I/O接口一起在侧下方。这样的好处就是将按键功能的选择权交给用户,不论机箱是摆在桌面还是桌下,实用频率更高的电源键都能变得顺手。
LANCOOL(鬼斧)207 屏显版机箱近年来,屏幕在PC硬件中逐渐成为了高热度的附加元素,不少厂商为旗下的各类产品作出跟进,联力鬼斧207屏显版应运而生,在保证散热性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将一块6英寸的屏幕塞入了前面板下方的空位。另外,标配的4把风扇从ARGB版本改为了无光,但性能参数上是保持一致的。联力官方暂定其建议零售价为109.99美元(约合人民币802元),计划推出时间与鬼斧217一样是3月份。
这块6英寸的屏幕的分辨率为1600×720,刷新率为60Hz,最大亮度达到了500 nits。配合届时最新版本的L-Connect控制软件可实现多种主题切换、实时硬件信息显示、导入视频图片等操作。
LANCOOL(鬼斧)4机箱LANCOOL 4是联力的全新力作,将海景房以另一种形式呈现,集诸多特性于一体,为玩家们提供又一个高颜值、高性能的装机选择。现阶段新品仍在细致打磨当中,有望在今年五月份与大众正式见面。
机箱额外拥有一块波浪形网孔面板,可与顶部风扇支架、前置玻璃面板相互替换,组成不一样的搭配组合。
网孔和风扇支架面板负责提升整机的散热性能,而玻璃面板自然是作为颜值担当。机箱背板开有散热网孔,与侧面风扇位相对应,即便是均换上玻璃面板时也能维持较好的散热表现。
灵动的结构部件在机箱内部再度体现,主板、电源(侧装)以及底部的风扇/硬盘固定位同样做了模块化处理。当电源前置安装时,主板固定面板整体下移,腾出顶部的空间给到风扇,但侧面和前面板的风扇位会受到影响,只能各安装两把风扇;当电源与底部的风扇/硬盘固定位位置互换时,主板固定面板整体上移,侧面和前面板的风扇位会各支持至三把风扇。用户就根据自身的装机需求进行两种模式的选择即可。
O11系列的MINI款终于迎来了迭代款,O11D MINI V2(命名可能未最终确定,目前亦称O11D EVO MINI)不仅改善了前代的部分硬件兼容性问题,而且设计上也作出了变化,计划在今年4月份推出。显而易见,倾斜式的底板能够为底部风扇带来更多的进风空间,并且更好地呈现RGB风扇的炫酷外表,不规则形状的前脸有着体现差异化的独特美学。
O11D MINI V2相较于上一代,出风格栅从网孔状改为了条状,既减少气流阻抗,也带来了有着截然不同的观感。整体尺寸方面,新品会大上一小圈。
这一小圈的增大,使O11D MINI V2在MATX主板模式下支持到60mm厚度的一体式水冷,能够兼容自家有一定安装尺寸要求的隐流系列。
机箱另一面的侧板特地在电源位置做了隆起式的网罩,现在能够兼容ATX尺寸电源
主板的固定面板依然采用模块化设计,最大支持ATX主板,并且预留有背插孔位
机箱的I/O面板支持拆卸,可安装到前脸底座的空隙之中
RS系列电源联力EDGE(刃界)系列电源凭借独特的“L”型外型设计,与海景房机箱实现了近乎完美般的适配,而对于侧装电源的机箱来说,将会由RS系列来接过这个重任,并延续了刃界系列附带HUB模块的设计。联力计划为其提供850W、1000W和1200W功率三个版本,均满足ATX 3.1标准和80 PLUS金牌认证。
联力RS系列电源在默认模式下看上去和常规的电源一样,模组接口和AC接口在相对的两侧。不过,只要我们将风扇格栅盖板卸下,就能够拨动AC接口模块至18+10Pin模组接口同侧,之后再固定风扇格栅盖板至另一个方向,完成对AC接口模块锁定。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提升用户在面对侧装电源机箱时的接线体验了。
长矩形副屏联力O11 VISION系列机箱主板上部有大片的闲置区域可以给到用户去添加装饰配件,添加副屏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联力官方一直都在为此准备当中。这次新品预览里面,它们终于拿出来了,并计划于今年四月份推出。定制款的长矩形副屏在屏幕面板的周围还加了一圈RGB灯带加以点缀,充分展现产品的独特性。
这款长矩形屏幕的尺寸采用了一块8.8英寸的LCD面板,分辨率达到了1920×480,刷新率为60Hz,最大亮度可至500 nits。功能方面,应该是与前面提到的机箱自带屏幕一样,但显示的内容丰富度肯定是更高。
不过,单单只为O11 VISION系列机箱就显得功能太单一了,为此,联力准备了两款专用支架,供不同机箱用户在不同的场景下灵活使用。铰链支架便于用户固定在机箱的风扇位上的同时调整屏幕的显示朝向,风扇表面固定支架则是直接竖直锁定在风扇之上。
Hydroshift(隐流)II LCD-C 360R一体式水冷第一代Hydroshift(隐流)系列一体式水冷已经推出就获得了不少玩家的高度关注,不少其他厂商也开始意识到藏冷管对整机观感提升的意义。不过,第一代产品还是存在着些许安装兼容性上的不足,联力的改进速度也非常快,第二代产品很快就接着来了,计划在今年三月份。联力这次向我们展示的是Hydroshift II LCD-C 360R一体式水冷。从命名上看,我们猜测“C”后缀是指“Circle”圆形冷头,可能未来有方形冷头的版本。
Hydroshift II LCD-C 360R的冷排尺寸从上一代的403×124.5×27mm缩小至400×121×22mm,对机箱的安装兼容性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至于厚度方面的变化,就有可能会影响水冷的性能表现了。
水冷冷头屏幕为2.1英寸的LCD面板,刷新率为60Hz,最大亮度可达500 nits。屏幕外围采用了同心圆纹理过渡到侧面的RGB环形外框上。外框支持旋转扭动,但并不是旋转屏幕,而是实现灯效(逆时针旋转)/主题(顺时针旋转)切换功能。
为了提升“走管”的体验,将“隐”做到极致,第二代隐流系列水冷在冷排侧面增设了螺孔,并附送与之适配的理线夹,更精确地控制水管从冷排出来的长度。
UNI FAN SL-INF Wireless风扇联力的风扇“无线”化进程不出意外地在快速推进当中,继SL、TL系列之后第三款给到了拥有透光扇叶和无限镜灯效轴心的SL-INF系列,迎合颜值至上玩家的需求。
无线款的SL-INF并不是单纯就加上无线模块,联力还对风扇灯效实现了详细地分区控制,轴心灯珠、正面和侧面无限镜灯带可以分别显示独立的颜色和动效,展现不一样的色彩碰撞,将玩灯提升至更高的境界。
UNI FAN SL-INF Wireless依然是使用无线系列通用的控制线材,自然也支持混用
整机效果
显卡竖装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显卡正面的颜值,带来区别于侧面的另类美感。联力则尝试将美感发挥完尽,加入了高度与倾斜度的调节功能,并嵌入RGB灯带作进一步装饰,提供极具个性化展现的体验。
支架前倾可以令用户展现显卡最美的侧面和正面的同时进一步利用底部风扇的冷气流,减少竖装对散热的影响。抬高支架能够提升底部风扇的安装兼容性,如果搭配LANCOOL 4机箱使用,刚好可以利用电源仓的高度塞入垫块进行支撑(参考下图)。
来源:超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