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饺子、剪窗花、写春联、学太极、打糍粑……在湖北师范大学,每一位海外学子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与温暖。日前,由湖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举办“湖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年俗文化体验活动”,40名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欢聚一堂,体验中国年俗文化。
包饺子、剪窗花、写春联、学太极、打糍粑……在湖北师范大学,每一位海外学子都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国年味与温暖。日前,由湖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举办“湖北师范大学留学生年俗文化体验活动”,40名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欢聚一堂,体验中国年俗文化。
搭建文化桥梁,共建美好未来。党委副书记、校长雷儒金发表致辞。他指出,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与智慧的重要载体。从包饺子到贴春联,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雷校长表示,留学生们是文化交流的使者,通过他们的体验与感悟,中国文化将被带向更广阔的世界。他希望留学生们能积极融入中国社会,在未来成为中外友谊的桥梁,推动国际间的理解与合作。
活动上,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Muhammad,拉着同伴们围成圈跳舞,说着蹩脚的汉语“我爱中国,我爱黄石。”,快乐地手舞足蹈。
Muhammad在湖师学计算机专业,中文名叫丁瑞。来到黄石仅6个月的他,就已经成为留学生同学当中的“中国通”。他去过阳新的百洞峡景区,也去过大冶的乡村采风,也很喜欢离学校不远的华新1907文化遗址公园。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Abduaziz,则是包饺子的小能手。在国际教育学院老师的带动下,不一会儿就学会了叠出好看的饺子褶子,这让他在同伴中显得很有成就感,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来自摩洛哥的留学生Uusseef,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李白”。他对中华文化可不陌生,知道“李白”是中国的一个著名诗人,知道黄河和长江是中国最有名的两条河流,而自己就在长江边。
……
文化交流,续写友谊新篇章。此次“2025留学生春节年俗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让留学生们感受到了春节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进一步深化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正如活动所展现的那样,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留学生们在感受“年味儿”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化的见证者和传播者。
近年来,湖北师范大学不断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平台,接收海外留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培养来自欧、美、亚、非等地区30余国家留学生500多人。
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长期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派遣教师到国外研修,推荐优秀学生到国外学习深造。
同时,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拓展,与美国、英国、印度等国家开展联合办学,在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和发展机会的支持下,学校培养出专业人才千余人,为专业领域发展贡献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资源,彰显了学校的卓越成效与深远影响。
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展示着湖北师范大学的国际化办学实力。未来,湖师将继续坚定步伐,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用持续丰富的国际资源,带领青年学子从校园出发邂逅世界大舞台。
素材来源:湖北师范大学官微/官网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本科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