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将帅录之乌兰夫上将,红色之子的传奇人生与不朽功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6-19 01:31 6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乌兰夫是一位闪耀着独特光芒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紧密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解放和发展相连,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奉献了全部心血,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乌兰夫是一位闪耀着独特光芒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紧密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解放和发展相连,为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奉献了全部心血,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篇章。

1906年12月23日,乌兰夫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蒙古族名字寓意“红色之子”,而他也确实用一生践行了这个名字的使命。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年少的乌兰夫在民族觉醒的浪潮中,毅然投身革命,成为蒙古族青年中早期觉醒的杰出代表。

1923年,他进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先进的革命思想,犹如在黑暗中看到曙光,积极参与各种进步活动,于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中献身共产主义的先驱者之一。

1925年10月,乌兰夫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知识,为日后的革命斗争奠定坚实基础。1929年回国后,他冒着白色恐怖的危险,回到内蒙古土默川开展革命活动。

他深入群众,宣传革命道理,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进行反“锅厘税”等斗争,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扩大党在内蒙古地区的影响,点燃革命的火种。他参加组织中共西蒙工委,先后担任组织委员、书记等职务,为内蒙古地区的革命工作披荆斩棘。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加紧侵略步伐,妄图吞并内蒙古。乌兰夫临危受命,将工作重点转向建立党的外围组织、筹建包头国际交通总站和开展军运工作。他积极在蒙古族武装中宣传抗日思想,发展地下党员,为组建抗日武装力量不懈努力。

1936年2月,德王公开与日军勾结,乌兰夫果断策动“百灵庙暴动”,打响内蒙古民族武装抗日第一枪,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推延了日军的西进步伐。此后,他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归绥保卫战和鄂尔多斯地区的抗日斗争中,给予日伪军沉重打击,被党中央誉为“内蒙古民族中最先进、最大的抗日队伍”。

抗日战争胜利后,乌兰夫致力于内蒙古民族自治运动。他坚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领导创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积极推动内蒙古自治运动的发展。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政权,乌兰夫当选为内蒙古自治政府主席,开启了内蒙古发展的新篇章。此后,他领导内蒙古地区开展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党组织建设和经济文化建设,为巩固和发展内蒙古根据地,解放东北、华北地区作出重要贡献。

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他指挥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

新中国成立后,乌兰夫长期主持内蒙古自治区党、政、军工作。他坚持从内蒙古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方针和各项政策,团结发动各民族各阶层群众,稳步进行社会改革和民主改革,实现了内蒙古全区域统一自治。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他提出“政策要稳,办法要宽,时间可以长,允许因地制宜地进行工作”的方针,有力保证了内蒙古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各项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内蒙古成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的“模范自治区”。

在经济建设方面,乌兰夫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和工业发展。他积极推动创办各类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为内蒙古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

1954年,包头钢铁公司开始建设,他高度重视,多次为工程排忧解难,陪同国家领导人视察,为包钢的建设付出诸多心血。此外,1959年他提出“三千孤儿入内蒙”,内蒙古在三年内接收3000名孤儿,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大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乌兰夫先后担任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重要职务。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和国家副主席任内,他倾注心血主持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制化进程作出特殊贡献。尽管工作繁忙,他仍时刻关心家乡的发展,1987年还率中央代表团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并进行视察工作。

1988年12月8日,乌兰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但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的长子布赫、孙女布小林,继他之后先后主政内蒙古,成为“一家三代经略一地”的政坛佳话。

乌兰夫的一生,是为祖国的解放和统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不懈奋斗的一生。

他是民族团结的典范,是内蒙古人民心中永远的英雄,他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来源:渝鲜生大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