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印度如何为老虎和人类提供生存空间

B站影视 2025-02-08 11:45 3

摘要:在印度,老虎不仅幸存下来,而且数量还恢复了。尽管老虎数量不断增长,栖息地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野生老虎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原因何在?生态恢复、经济举措和政治稳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重要的是:人们对老虎的崇敬根深蒂固,这促进了人类与掠食动物共存的文化。

在印度,老虎不仅幸存下来,而且数量还恢复了。尽管老虎数量不断增长,栖息地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野生老虎的数量却在不断增加。原因何在?生态恢复、经济举措和政治稳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重要的是:人们对老虎的崇敬根深蒂固,这促进了人类与掠食动物共存的文化。

如果濒临灭绝的物种是老虎,那么你该如何保护它呢?老虎既是捕食者,又对人类构成威胁。印度找到了一种方法,将保护区与老虎和人类共享空间的区域结合起来。结果如何?过去二十年,老虎数量增加了 30%。

根据《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印度目前拥有约 3,700 只老虎,占世界野生老虎数量的 75%。这表明,即使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保护大型食肉动物也是可能的。

老虎的 B 计划

印度的老虎保护战略结合了两种方法:一些地区是严格保护的保护区,而其他地区则是老虎和人类共享空间的多用途景观。这不仅仅是为了老虎的利益。

“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的好处是,保护区可以作为周边地区老虎的来源。如果共存不再有效,保护区可以提供一种后备方案——确保老虎不会濒临灭绝,”奥胡斯大学助理教授、研究报告合著者尼纳德·蒙吉 (Ninad Mungi) 解释道(见事实框)。

如今,印度 45% 的老虎栖息地与约 6000 万人共享。

什么使共存成为可能?

研究人员表示,人类的人口密度并不是决定老虎能否繁衍生息的唯一因素,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条件和文化态度决定了他们是否愿意与大型食肉动物共享空间。

在生态旅游和政府补偿计划创造收入的相对繁荣的地区,人们对老虎的容忍度要高得多。

事实上,对一些印度农民来说,牛被老虎吃掉并不一定意味着灾难。把牲畜饲养在谷仓和围栏里的农民很少受到老虎的影响。然而,如果牛被放生到老虎出没的地区吃草,如果老虎吃了牛,农民就会得到政府的经济补偿——将损失变成收益。

研究表明,老虎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是:

靠近老虎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猎物和适宜的栖息地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享受适度经济繁荣

贫困和武装冲突也威胁着老虎的生存

然而,在极度贫困的农村地区,老虎数量仍然很少,因为那里的许多人依靠森林获取食物、柴火和其他资源。

“过去,在森林中觅食是可持续的。但现在,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老虎生存空间的减少,冲突也随之增加,”尼纳德·蒙吉解释道。

在受武装冲突影响的地区,老虎数量也很稀少。

尼纳德·蒙吉说:“我们的研究表明,老虎消失的地区中,近一半位于受纳萨尔冲突影响的地区。”当有效治理因冲突而削弱时,偷猎和栖息地破坏的风险就会增加——这对老虎保护构成了重大挑战。

老虎很少攻击人类

尽管附近有老虎的想法似乎令人担忧,但老虎袭击人类的情况却很少见。印度每年平均有约 100 人被老虎咬死。

如果最坏的情况发生,还有一个安全网:

“如果有人被老虎杀死,他们的家人会得到政府的经济赔偿,”尼纳德·蒙吉解释道。

当老虎养成了攻击人类的习惯时,管理人员就会将其捕获并将其转移到保护区或动物园。

世界可以向印度学习吗?

印度模式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宝贵的借鉴。在欧洲,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应对狼袭击牲畜的问题,而印度的经验可能会启发人们采取新方法,既保护野生动物,又保护农民的生计。

尼纳德·蒙吉表示,印度和欧洲在大型食肉动物保护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

“印度和欧洲的保护区面积都很小,只有 200-300 平方公里,而且只有一小部分严格禁止人类进入。欧洲和北美一直在争论是否只关注为野生动物保留的保护区。拥有这样的不受侵犯的区域至关重要,大型食肉动物不受任何人类控制。但通过多走一步并在保护区之外培养共存文化,可以取得显著的收益。印度通过整合共享景观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案,”他说。

“当然,文化方面存在挑战,但文化可以随着时间而改变。印度的经验证明,大型食肉动物可以在现代世界中生存——只要我们愿意创造性地思考,找到保护与共存之间的平衡。”

论文地址:Yadvendradev V. Jhala, Ninad Avinash Mungi, Rajesh Gopal, Qamar Qureshi. Tiger recovery amid people and poverty. Science, 2025; 387 (6733): 505 DOI: 10.1126/science.adk4827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