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最权威的电视台,从1958年成立以来,见证了我国发展的点点滴滴,而中央电视台的台标也深深扎根每个中国人心中,但这个深入人心的台标,却不是出自国人之手,那这个台标是谁设计的呢?
中国中央电视台作为我国最权威的电视台,从1958年成立以来,见证了我国发展的点点滴滴,而中央电视台的台标也深深扎根每个中国人心中,但这个深入人心的台标,却不是出自国人之手,那这个台标是谁设计的呢?
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是北京电视台,成立的初期,是新中国刚刚起步,电视行业尚在萌芽阶段,技术也相对落后,但北京电视台承载了一代人的记忆,带来了许多重要的第一次。
当时的台标是我们伟大领袖亲自手写的“北京电视台”,每次播报结束的时候都会出现这副书法,而且台标并不是全天显示,到了后来变成了间歇性地出现在屏幕下方。
到了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原有的台标已无法满足需求,央视需要一个更具代表性和设计感的标识,于是在1979年,张德生设计的蝴蝶结台标开始使用,但却不是全面使用。
从1987年起,央视的台标开始统一化,增加了频道序号标识,悬挂在屏幕左下角,1988年,央视增加了节目套数,台标后面添加了数字,字体和报时器也随之改变,蝴蝶结台标出现的次数多了起来。
到了1991年,经典的蝴蝶形台标正式出现,由张德生设计的台标,灵感来源于人造卫星、原子核和电视发射塔,象征着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崛起和进步,蝴蝶标不仅美观,还巧妙地融合了二维和三维的视觉感受,十分的独特。
蝴蝶标在央视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象征着中国电视媒体的崛起与创新精神,自1979年启用后,它陪伴观众走过了数十年时间。
到了央视成立40周年,台标进行了更新,采用了双线CCTV的设计,颜色和样式更加简洁现代,标志着央视品牌形象的提升与国际化发展。
来到2001年,央视再次做出了调整,将蝴蝶结台标换成了新的双线CCTV设计,边缘从方角变为圆角,整体更加流畅美观,这一版本的台标一直使用到2011年。
2011年,央视各频道再次做出调整,换成了如今深入人心的CCTV加上数字和中文的形式,这一变化让台标更有辨识度,也更符合国际传播需求,设计也更加简洁明了,方便观众识别和记忆。
而如今最为经典的中央电视台标识是出自日本设计师长谷川章之手,那为什么要放着自己设计的蝴蝶结台标不用,而换成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台标呢?
那就要说起蝴蝶结台标设计师张德生了,虽然他所设计的蝴蝶结台标非常的经典,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已经不符合电视台的要求了。
而且在换台标的初期,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原因,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影响极其的不好,于是我国的中央电视台就没有再继续使用蝴蝶结标识。
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如今这个深入人心的中央电视台台标的设计师,来自日本的长谷川章,凭借其超千部的创作作品,在国际上声名远扬,他的设计斩获了许多优秀的奖项。
其中最出名的几个代表作包括NHK大河剧《琉球的风》的标题设计、NHK新闻和体育节目的台标设计,甚至还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设计过宣传画。
1998年,央视为了接轨国际,向全球征集新的台标设计方案,长谷川章设计的“CCTV”台标最终脱颖而出,他的设计风格简洁明快,既有现代感和国际范,又巧妙地融入了中国元素,非常符合我国央视的要求。
长谷川章用“中国中央电视台”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作为台标,第二个“C”采用红色,不仅视觉冲击力十足,还象征着“中国”和“中央”的意义,这个设计一直沿用至今,成为央视的标志性符号。
长谷川章的成功也引发了人们对日本设计师在中国艺术领域影响力的思考,他的作品在日本本土和国际上都备受好评,其设计风格融合了东方艺术与现代简约理念,这种跨文化的艺术表达为他赢得了无数赞誉。
但跨文化设计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引发了很多问题,尽管长谷川章的设计得到了央视的认可,但对于中国的央视图标却要外国人设计的这个问题产生很大的质疑。
但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文化的交流愈发频繁,艺术设计领域的跨国合作也变得越来越普遍,而且并不是不用国人的设计,采用全球征集的方式也表明了我国对待任何事物公平公正的态度。
而且,不论是谁设计的,只要可以用在我国自己的身上,那就是好的设计,并不是非要用国人自己的设计才是好的,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接纳性很强大的国家,这也是我国能长期繁荣的原因。
百度百科:中国中央电视台台标
北京晚报:CCTV央视台标究竟属谁 设计者一审败诉再次上诉 2002-02-27
百度百科:长谷川章
来源:许晨渊的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