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脆皮年轻人”已住院:拿命换钱的我们,正在被抛弃?

B站影视 2025-02-07 13:23 3

摘要:凌晨2点,27岁的李然捂着胃部蜷缩在工位上,电脑屏幕的光刺得她眼睛生疼。微信群里老板还在@所有人:“天亮前必须交方案!”她吞下第三颗止痛片,恍惚间想起上一次体检报告上的“胃溃疡早期”“腰椎膨出”“甲状腺结节”——医生警告她“再拼下去,可能活不过35岁”。

“996熬到凌晨3点,体检报告却成了生死簿:这届年轻人,真的扛不住了”

凌晨2点,27岁的李然捂着胃部蜷缩在工位上,电脑屏幕的光刺得她眼睛生疼。微信群里老板还在@所有人:“天亮前必须交方案!”她吞下第三颗止痛片,恍惚间想起上一次体检报告上的“胃溃疡早期”“腰椎膨出”“甲状腺结节”——医生警告她“再拼下去,可能活不过35岁”。

这不是个例。

最近,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30岁以下“职场病”患者同比暴增40%,“猝死高危人群”年龄线已跌破25岁。

网友自嘲:“20岁的年纪,60岁的身体,我们才是真正的‘脆皮年轻人’。”

1. 拿命换钱,换来的只有ICU账单

“月薪1万5,治病花3万”,这是深圳程序员张超的2023年账单。长期熬夜加班导致突发心梗后,公司人事轻飘飘一句“你主动离职,我们按N+1补偿”——他这才明白,资本眼里的年轻人,不过是“一次性电池”。

2. “隐形加班”正在吃掉年轻人

《2023职场健康白皮书》揭露:**87%的90后下班后仍被工作群消息轰炸**,凌晨回复“收到”已成常态。更可怕的是,某大厂公然推行“午休缩减半小时”制度,美其名曰“提升奋斗者效率”。

3. 社会规训:不敢病、不敢哭、不敢停

“请假看病?组里就你拖后腿!”“房贷6000,你敢辞职?”——社交媒体上,数百万年轻人分享着相似的窒息经历。当“躺平”被污名化,“拼命”就成了唯一的生存法则。

残酷的现实正在上演

- 某互联网巨头内部文件曝光:“35岁以上员工每年强制10%末位淘汰”

- 上海某外企招聘要求:“1995年后出生,能适应全天候待命”

- 直播行业更直白:“25岁以上的主播?带货数据会下滑!”

一位HR私下坦言:“我们要的是‘无牵无挂’的年轻人——父母没病、自己没家、最好连恋爱都不谈。”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明公开炮轰:

“企业把《劳动法》当摆设,年轻人用健康赌未来,这是整个社会的耻辱!**当一代人集体‘脆皮化’,谁来支撑国家的未来?”

我们拼命奔跑,究竟是奔向理想,还是奔向坟墓?

当体检报告变成“死亡预告”,当ICU账单击碎中产幻觉,那些鼓吹“狼性文化”的老板们,可曾想过:年轻人的血泪,终将成为时代的墓碑?

来源:太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