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知名艺人大S的突然离世引发了公众对流感及其并发症的高度关注。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任医师陈立凌介绍,苏州于去年9月底进入季节性流感流行期,目前流行强度较前期有所下降,主要流行毒株和流行强度均在密切监测中。但随着春节长假结束,大量务工人员返流
近日,知名艺人大S的突然离世引发了公众对流感及其并发症的高度关注。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主任医师陈立凌介绍,苏州于去年9月底进入季节性流感流行期,目前流行强度较前期有所下降,主要流行毒株和流行强度均在密切监测中。但随着春节长假结束,大量务工人员返流,苏州流感流行强度有可能出现小幅度反弹。苏州疾控在官方公众号发布信息,提醒市民仍需保持警惕,做好预防工作,警惕流感并发症,抓住治疗的“黄金48小时”。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因流感相关疾病死亡人数达29万至65万,其中多数死亡与流感并发症有关。流感并发症种类繁多,其中肺炎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流感病毒可侵犯下呼吸道,引起原发性病毒性肺炎,部分患者还可能合并细菌、其他病毒、非典型病原体或真菌感染。若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或侵袭性肺曲霉感染,病情会更加严重,病死率也会显著提高。
此外,流感还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炎、脑病、脊髓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急性坏死性脑病尤其凶险。心脏损伤也是流感并发症之一,包括心肌炎、心包炎等,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同时,感染流感病毒后,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相关住院和死亡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此外,流感还可能导致肌炎和横纹肌溶解,患者会出现肌痛、肌无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肾损伤。
流感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至关重要。以大S的突然离世为例,从发病到离世仅数日,凸显了早期识别与治疗的重要性。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呼吸系统方面,持续3天体热超过38.5℃、呼吸困难、指氧饱和度低于93%、咳脓痰或血痰;全身症状方面,意识模糊、胸闷心悸、少尿浮肿,这可能提示并发心肌炎或休克;此外,如果原有疾病(如哮喘、心脏病)突然恶化,也需引起重视。确诊流感后,应在48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如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药物,可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预防流感,科学措施不可少。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降低50%以上的住院率,减少重症和死亡。专家建议所有6个月以上人群每年秋冬季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老年人(≥60岁)、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孕妇、医务工作者等高危人群。在日常防护方面,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触摸眼鼻口,减少病毒传播;保持室内通风,流感季减少聚集。同时,增强免疫力也非常重要,应均衡饮食、规律作息、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劳累。
一旦感染流感,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高烧(>39℃)、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尽快就医,避免病情加重。24-48小时是治疗的黄金期,确诊流感后,高危人群应在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研究表明,早期使用抗病毒药可减少重症和死亡风险达70%。对于有流感高风险人群的家庭,建议家中备有体温计和指脉氧仪,流感患者在服用药物后,仍需做好体温和指氧饱和度的监测,若持续3天体温超过38.5℃或指氧饱和度低于93%,需及时就医。
来源:引力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