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日晚8时,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冬会开幕。韩国媒体评价称,开幕式充满高科技元素,充分展现了“冰城”哈尔滨的绚丽风采,屡屡引发现场观众惊叹。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7日晚8时,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冬会开幕。韩国媒体评价称,开幕式充满高科技元素,充分展现了“冰城”哈尔滨的绚丽风采,屡屡引发现场观众惊叹。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成为参赛国家和地区以及运动员数量最多的一届。其中,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是首次报名参赛。这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也是继1996年哈尔滨亚冬会和2007年长春亚冬会后,我国第三次举办亚冬会。7日中午,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哈尔滨市太阳岛宾馆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亚冬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习近平发表致辞指出,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中国“冰雪热”传遍大江南北,也为世界冰雪运动注入生机活力。本届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运动员人数都创亚冬会历史之最,相信在亚奥理事会和各国各地区代表团共同努力下,哈尔滨将为世界呈现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谱写新的冰雪华章。
“冰城”变得火热
银装素裹,瑞雪丰年。伴随着漫天雪花,哈尔滨亚冬会7日正式开启。本届亚冬会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承载着亚洲人民对于和平、发展、友谊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出席此次亚冬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有: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和夫人扎帕罗娃、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泰国总理佩通坦、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和夫人申敬惠以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等。
习近平在欢迎宴会上发表致辞指出,哈尔滨是中国现代冰雪运动的发源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文化和冰雪经济正在成为哈尔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对外开放的新纽带。欢迎大家畅游这片热情洋溢、开放包容的黑土地,追寻中国式现代化足迹,留下美好难忘的冰雪记忆。祝愿运动健儿们在农历蛇年如灵蛇矫健、勇创佳绩。
时间回到3年前,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载入奥运史册,给人们留下无数美好回忆。如今,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赛事在我国举行,继续书写冰雪同梦的故事。“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后,全球冬季运动的发展状况截然不同。哈尔滨亚冬会能够延续北京冬奥会的这一影响,并为中国冬季运动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巴赫对本届亚冬会充满期待。
这是2月7日拍摄的开幕式现场。当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本届亚冬会为期8天,共设置6个大项、11个分项和64个小项,冰上赛事在哈尔滨赛区举行,雪上赛事在亚布力赛区举行。中国代表团共派出257人,其中参赛运动员170人,将实现全项目参赛。据日韩媒体报道,本届亚冬会上,日本代表团共派出228人,其中参赛运动员151人;韩国代表团共派出222人,其中参赛运动员148人。韩联社等多家韩媒称,韩国代表团本次参会的目标是与日本争夺奖牌榜第二。
“‘冰城’哈尔滨正变得越来越火热。”韩国体育新闻网站sportsworldi称,47亿亚洲人民的冬季盛会——亚洲冬季运动会在此举行。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2023年7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42届亚奥理事会全体大会上,哈尔滨市获得了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举办权。这也是哈尔滨时隔29年再次举办亚冬会。
sportsworldi网站介绍说,本届亚冬会自选定举办城市至开幕仅有1年5个月的准备时间,时间紧迫,但哈尔滨行动迅速,通过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和场馆,缩短了准备时间。亚奥理事会副总干事维诺德·库马尔·蒂瓦里高度评价道:“尽管实际准备时间只有一年左右,但哈尔滨已经做好准备。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好的一届亚冬会,必将创下卓越的成绩。”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穆萨拉姆也对哈尔滨的筹办工作印象深刻。他6日在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发布会上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看到了哈尔滨做出的各种努力,我相信这会是一届非常精彩的亚冬会。”
热带国家积极参赛
国际奥委会的最新政策鼓励更多天气炎热或没有冰雪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冬季体育赛事,以推动全球冰雪运动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东南亚各国积极响应参赛,突破地域限制、展现竞技精神。
据泰国《国家报》报道,泰国此次派出85名运动员参加6个大项的比赛,成为东南亚地区参赛规模最大的代表团。泰国总理佩通坦7日抵达哈尔滨,出席开幕式,表达了对泰国运动员的支持。泰国体育总局局长贡萨·约德曼尼表示,泰国此次共派130名运动员和官员参赛,创造了泰国亚冬会历史上的最大代表团规模。此外,这也是泰国冰壶队首次亮相亚冬会。
柬埔寨首次派出由教练、代表和运动员组成的9人代表团,其中4名运动员将参加单板滑雪比赛。柬埔寨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国务秘书兼柬埔寨国家奥委会秘书长瓦特·占罗恩表示,这一突破标志着柬埔寨冰雪运动的历史性进步。他强调,柬埔寨运动员在比赛前已赴海外接受专业训练,这次参赛不仅是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充分体现了国际奥委会推动全球冰雪运动普及的政策导向。
据《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此次派出23名运动员。菲律宾派出20名运动员,其中10名选手将挑战冰壶赛场,并在早前的混合双打循环赛中战胜韩国队,展现了东南亚冰雪竞技水平的提升。菲律宾奥委会主席表示,这是菲律宾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冬季运动代表团。
“哈尔滨的热情好客给国际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香港《巴士的报》7日发自哈尔滨的报道称,运动员、媒体工作者和国际奥委会官员对哈尔滨亚冬会的准备工作印象深刻,赞不绝口。报道称,沙特派出了一个由8人组成的代表团首次参加亚冬会。该国冰壶运动员Munir Al-Balbisi表示:“尽管这里的天气 (与沙特相比)不太一样,但这真是太棒了。一切都井井有条,人们热情好客。这真的很好。”
体育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同样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亚冬会举办之际,恰逢中国农历新年。漫步于哈尔滨的各个角落,憨态可掬的吉祥物“滨滨”和“妮妮”与充满年味的冰灯、冰雕相得益彰,新春符号与亚冬会元素相互交织,映射着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姿多彩,展示着一个面向世界、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形象。
亚冬会“接过冬奥会接力棒”
韩国《明日新闻》7日评论说,中国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杭州亚运会之后,连续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展现了其强大的实力。《日经亚洲》刊文提到,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华南地区的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但东北地区的经济却相对落后。政府希望利用冬季运动作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中国领导人多次强调“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并呼吁东北开发利用其寒冷的气候。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体育传播与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员尚希萌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本届亚冬会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参赛,不乏来自东南亚、西亚等冰雪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和地区。韩国和中国连续举办两届冬奥会,说明亚洲国家不仅冰雪运动发展形势喜人,且具备一流的举办大型综合性国际赛事的能力。另外,哈尔滨1996年曾举办第三届亚冬会,经过将近30年的时间,我们在办赛规模、赛事设项、经济实力、场地建设、社会支持等各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是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证明,更是社会综合实力发展的体现。
尚希萌表示,北京冬奥会可以说对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愿景成为了现实。放眼更大范围,这两年每到冬天的“尔滨热”,来自全国各地尤其南方地区的大量游客涌入东北,冰雪旅游不断向深度开发,都是冰雪经济越来越旺盛的体现。亚冬会的举办可以说接过了北京冬奥会的接力棒。这不仅对于中国冰雪运动、体育运动整体发展十分重要,对于我们的城市深度建设、更新发展、对于激活文化休闲市场动能、对于东北和西北等区域振兴都有重要意义。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