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月7日晚,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备受关注的主火炬点燃环节设置在冰雪大世界分会场。手提冰灯的小女孩与冠军火炬手一起滑行,在万众瞩目中点燃主火炬塔,成为开幕式上的一大亮点。
2月7日晚,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备受关注的主火炬点燃环节设置在冰雪大世界分会场。手提冰灯的小女孩与冠军火炬手一起滑行,在万众瞩目中点燃主火炬塔,成为开幕式上的一大亮点。
2月7日,焰火在开幕式分会场上空绽放。
在开幕式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亚冬会开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仍难掩激动,他用“非常完美”来形容这场开幕式:“当主火炬塔被点燃的那一刻,大家眼眶都红了,拥抱在一起。真的是圆满成功!”
3个数字串联全场
这场开幕式以“冰雪同梦,亚洲同心”为主题,共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以哈尔滨、中国到亚洲为递进,依次展现炽热冰雪的文化内涵、燃情时速的运动活力、山高水长的亚洲情感。
在解读开幕式的亮点时,沙晓岚表示,可以用“1,2,3”三个数字来概括。“首先是一盏冰灯,点亮了一个梦想,见证了一个小女孩的冰雪追梦的故事。从启梦、追梦到圆梦,旅程由此开始。”
2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2”则代表两个会场互动同欢。本届亚冬会开幕式创造性地设计了主分会场的形式,主会场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分会场则设在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冰雪大世界中。“观众的视线从室内飞跃到冰雪大世界,两个会场的观众共同见证,点亮火炬。”
“3”是指代开幕式的三个篇章。“从哈尔滨到中国,再从中国到亚洲,全世界共同欢聚。哈尔滨虽是冰天雪地,但我们将这里的极寒,转为艺术的极美,释放出体育的极燃。”沙晓岚表示。
2月7日,小演员在开幕式上演唱主题歌《点亮亚洲》。
黑龙江元素“拉满”
当“双奥”核心主创、“双亚”总导演的沙晓岚及其团队,遇上“双亚冬之城”哈尔滨,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沙晓岚透露,他和团队前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在哈尔滨实打实待了三个多月,“几乎每个节目都有哈尔滨的元素。”
2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从迎宾表演中的冰灯,再到手绢花,再到欢迎仪式背景中的哈尔滨地标建筑,整场开幕式都融入了哈尔滨元素。”尤其是文艺表演的上篇《炽热冰雪》中,当雄浑豪迈的采冰号子响起,激情四射的采冰汉子奋力挥舞冰镩,将这一在松花江边延续了千年的中国传统冰雪文化民俗展现在亚洲人民的眼前,彰显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活力。
亚冬会火炬塔造型的设计,同样充满着黑龙江元素,其灵感来源于哈尔滨的市花“丁香花”。亚冬会组委会大型活动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周巍介绍,这座高28米的主火炬塔名叫“雪韵丁香”。
2月7日,主火炬在开幕式上被点燃。
“设计团队以哈尔滨的城市精神和冰雪文化为基础,将象征坚韧与优雅的丁香花曲线与承载纯洁与和平寓意的雪花形态融为一体,不仅彰显了亚冬会‘冰雪同梦,亚洲同心’的主题,更体现了哈尔滨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胸怀。”周巍解读。
2010年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金牌获得者,中国首个花样滑冰冬奥冠军赵宏博来自哈尔滨,在开幕式上,他作为亚冬会执旗手登场。“我的第一届亚冬会,就是1996年的哈尔滨亚冬会。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很大,我也在这里看到了很多年轻的运动员。期待这届亚冬会,能够涌现出更多的‘黑马’,带来更多精彩的表现!”
2月7日,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宁忠岩、单板滑雪运动员蔡雪桐代表全体运动员宣誓。
“黑科技”贯穿6个节目
开幕式现场,除了让观众赞不绝口的文艺表演外,背景里的超长大屏也让人印象深刻。
本届亚冬会遵循“简约,安全,精彩”的创作原则,将开幕式的主会场设置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由于场地的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在这次的仪式上设计地面升降、空中威亚等元素,这给我们的团队带来很大的挑战。”沙晓岚表示。
2月7日,主火炬被点燃后显示在开幕式主会场大屏幕上。
“我们设计了一块非常灵动的屏幕。大家在开幕式看到的全部舞美展示,都依靠它来完成。”开幕式的舞美构思,以8K超清“长幅立屏”、裸眼3D“全景地屏”、光色变幻“雪花穹顶”、AR沉浸式视效等高科技元素,共同构成“超视距”舞台观演效果和“多维度”立体空间,为观众打造出全景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在中篇《燃情时速》中,AR视效给现场观众带来极其震撼的体验。伴随着动感的运动音乐,现场顶棚开启,一座皑皑雪山矗立。数十位演员身着反重力倾倒装置与智能数控发光服装,做出摆臂、背手、搓雪、回转等专业动作,炫酷呈现“脱离地心引力控制”的奇幻视效,模拟“子弹时间”的定格效果。
2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
值得一提的是,花样滑冰奥运冠军隋文静在本次亚冬会开幕式中“跨界”担任导演。她透露,自己在北京冬奥会结束后,进入到北京舞蹈学院学习编导,希望能够成为一名导演。“这次开幕式的经历给予了我非常大的鼓励,让我觉得花样滑冰这项运动可以在更多的平台和场景去呈现。”
与此同时,隋文静还为国家队的青年选手编排节目,帮助他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未来,我希望以花样滑冰为载体,向世界传播更多的中国文化和中国声音。”
来源: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