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肺这器官,平时不吭声,一出事就要命。你可能听过肺癌的恐怖,但慢阻肺?这病名听着没啥杀气,实际上它拖人下水的能力一点不输肺癌——甚至更折磨人。
最扎心的是,很多人已经病了,还浑然不觉,等真喘不上气才去医院,结果医生一检查,嘿,已经晚期了。
人天生对疼痛敏感,对沉默的杀手却容易掉以轻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就是这么个阴险角色。它不像心梗,突如其来让人倒地不起,而是悄无声息地偷走你的呼吸权。
刚开始,你可能只是爬楼梯比以前喘,后来走几步路都觉得气短,再然后,就算坐着不动,胸口也像压了块砖,空气进不去,活活憋得难受。
更要命的是,这病发展得慢,很多人以为只是年纪大了、肺活量下降,殊不知,肺部的气道已经被炎症和痰液堵得不像话,肺泡一天天坏死,等察觉到问题,肺功能可能已经损失了50%以上。
而且,这病没有回头路,一旦确诊,基本只能“拖”,治愈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肺癌是终点,那慢阻肺就是铺垫。很多慢阻肺患者,最终都逃不过肺癌的魔爪。为什么?因为慢阻肺患者的肺部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细胞反复受损、修复,修着修着就可能修出个癌细胞来。
而且,慢阻肺患者的免疫力本就低下,癌变的风险自然大增。
有数据显示,慢阻肺患者得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出4-5倍。而那些吸烟的慢阻肺患者,风险更是翻倍再翻倍。吸烟不仅是肺癌的罪魁祸首,也是慢阻肺的头号元凶。
换句话说,烟民们不仅要担心肺癌,还得提防慢阻肺这个慢性杀手。
现实案例比任何道理都直击人心。2022年,一位65岁的老烟民张先生,因长期咳嗽、气短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慢阻肺已经是重度,肺功能只剩下30%。医生再一查,肺部还有阴影,进一步确诊——肺癌早期。
医生说,他的肺癌和慢阻肺是“双胞胎兄弟”,长期抽烟导致肺部严重损伤,最终双重打击。
可悲的是,张先生并不是个案。很多老烟枪,走的都是这个套路:年轻时烟不离手,中年开始咳嗽、喘气,年老时被慢阻肺折磨得痛不欲生,最后再被肺癌收尾。
最讽刺的是,哪怕到了这步,还是有人抱着“我爷爷抽了一辈子烟,活到90”的侥幸心理,殊不知,那是基因给的运气,不是所有人都能摊上这种好牌。
西医对慢阻肺的治疗,主要靠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氧疗等手段,目的就是让你喘气没那么费劲。但这些药物只能控制病情,不能逆转肺功能的损伤。因此,戒烟、锻炼、改善生活环境,才是延长寿命的关键。
中医怎么看?《黄帝内经》早有记载:“肺主气,司呼吸,若痰湿阻滞,则气机不畅。”慢阻肺的本质,是肺气不足、痰湿内蕴、气机不畅。
中医治疗,讲究化痰、补肺、理气,像川贝枇杷膏能润肺化痰,人参、黄芪能补气,提高肺功能,针灸、按摩则能改善呼吸功能。
但要注意,中医不是“神药”,别指望喝几副中药就能把肺养回来。它更像是一种辅助疗法,配合西医的吸入剂,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
慢阻肺不是天降横祸,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哪些人最容易中招?看看自己有没有以下几个特征:
1. 老烟民(抽烟超过10年,还不打算戒的)
2. 长期接触粉尘、化学气体(比如工厂工人、矿工)
3. 反复呼吸道感染史(小时候老得支气管炎的)
4. 长期咳嗽、咳痰、气短(但从不当回事)
5. 家族里有人得过慢阻肺(遗传因素也是个坑)
如果你中了两条以上,最好去医院查个肺功能,不然等到喘不上气,后悔都来不及。
——戒烟:这点不用多说,继续抽烟=提前预订呼吸机。
——锻炼肺功能:深呼吸训练、吹气球、游泳,都是不错的方式,让你的肺多干点活。
——注意空气质量:家里尽量少用油烟大的烹饪方式,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戴上N95口罩。
——饮食调理:多吃润肺的食物,比如银耳、百合、梨,少吃刺激性食物,别让肺再受罪。
——定期体检: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别等到症状明显才去医院。
慢阻肺这个病,最惨的不只是它难治,而是它能让人活得无比憋屈。你见过那些背着氧气瓶、走两步就喘得要命的老人吗?
他们曾经可能和你一样,抽烟、熬夜、不在乎身体,最后却落得连呼吸都要依赖氧气机的地步。
肺,只有一对,坏了换不了。别等到气短、咳嗽、喘不上气,才想起要珍惜。趁还来得及,戒烟、锻炼,别让自己活成慢阻肺的囚徒。毕竟,能自由呼吸,比什么都重要。
1. 中国医学科学院《慢阻肺诊疗指南(2021年版)》
2. 世界卫生组织(WHO)《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报告》
3. 《黃帝內經》·素问·咳论
4. 美国胸科学会(ATS)《慢阻肺治疗最新进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解说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