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颜宁教授2024年盘点:全年发文近130篇,超6000次引用

B站影视 2025-02-07 11:45 2

摘要:施一公教授坚信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引领社会变革,2024年,他向学术界贡献了16篇新的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了99%的同行。

施一公教授和颜宁教授等杰出院士在2024年不仅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更在推动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努力为社会和科学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

2024年,施一公教授和颜宁教授等多位知名院士的学术成果再度亮眼,展现了他们在科学研究和社会事务上的巨大影响力。

施一公教授坚信人工智能将在未来引领社会变革,2024年,他向学术界贡献了16篇新的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数量超过了99%的同行。

特别是在12月,施教授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发布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human γ-secretase inhibition by anticancer clinical compounds》的论文,该研究揭示了5种进入临床试验的γ-分泌酶抑制剂的原子分辨率结构,这为下一代药物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

施一公教授的高质量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他的论文全年共被引用836次,影响了来自60个国家的3484位科研人员。

除了学术成就,施教授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持续推动国际合作和交流。

他在2024年4月出席第十届耶鲁中美峰会,作了主旨演讲,强调了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同年10月,他又在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论述了顶尖人才在产业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作为西湖大学的校长,施一公教授还为新学年的学生开讲了第一课,勉励大家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尊重科学。虽然施教授的日程非常繁忙,但他依然抽出时间完成了他的首部著作《自我突围》,并于2023年4月出版。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片来源:论论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施一公的学生——颜宁教授的学术成果。

2024年,颜宁教授同样贡献了13篇新研究成果,论文发表数量也超越了99%的同行。

特别是她在《Cell Research》期刊上发布的《Structural basis for human Cav3.2 inhibition by selective antagonists》论文,揭示了Cav3.2与四种T型钙通道拮抗剂的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这为抗癫痫药物和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颜宁教授的团队积极拥抱AI技术,结合冷冻电镜(cryo-EM)提出了“酷寻”策略(CryoSeek)。这一创新方法结合AI辅助的自动建模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发现了自然界中前所未见的新型生物实体。

2024年12月31日,关于“酷寻”的研究成果被发表在《PNAS》期刊上。颜宁教授的论文在学术界也得到了显著的关注,全年被引用637次,影响了来自55个国家的2053位科研人员。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也引用了她的相关研究成果。

除了学术成就,颜宁教授在社会活动和学术会议上的参与也非常积极。在2024年末,颜宁教授透露了她的计划:“明年我只会参加已接受邀请的学术会议,且不接受任何国内个人或单位的邀请做学术报告。”

不过,她也为学生和博士后们开了“后门”,表示如果是他们集体邀请,她会很乐意参与。

图片来源:论论

大神之所以这么厉害,背后都有各自的原因。

尽管每个人的路径不同,但从这次盘点来看,大牛们不仅在学术上有卓越成就,社会活动也是频频参与,简直是时间管理的高手。

作为后辈,明年的目标还是得多向他们学习,不断进步~

来源:青橙学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