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早投身名利场带来的诱惑和压力曾毁掉了无数明日之星,无数伤仲永的故事令人扼腕叹息,皇马在引援时历来很注意对球员“心智”的考察。从巴西贫民窟中发迹的球星大多有着“高开低走”的职业进程,马塞洛是那一代桑巴舞者中的“少数派”,从幼年苦难中磨砺出的意志经历了“地球保卫
如果按照经验和教科书的指示行动,是无法获胜的。——尤利乌斯-凯撒
过早投身名利场带来的诱惑和压力曾毁掉了无数明日之星,无数伤仲永的故事令人扼腕叹息,皇马在引援时历来很注意对球员“心智”的考察。从巴西贫民窟中发迹的球星大多有着“高开低走”的职业进程,马塞洛是那一代桑巴舞者中的“少数派”,从幼年苦难中磨砺出的意志经历了“地球保卫战”浴火淬炼,好友C罗的提点帮助他完成质变。
当然,马塞洛的成功既源于个人努力,也是顺应历史进程的结果,一名助攻型边后卫在过去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不敢想象的。作为场上最晚出现的“职业”,边后卫在上古时代只不过是戍守大禁区两侧、并不起眼的小角色。近年来,控球踢法与压迫式反抢逐渐成为了主流,两种战术的共通点就是对球员移动能力和多面手属性要求较高,攻防一体化的理念为世人所接受,边后卫才有了可以施展助攻能力的空间。
曾经专职戍守大禁区两侧、并不起眼的小角色,如今在攻防两端的影响力却是与日俱增。植根于低位防线的传统防守艺术正在失传,风格老派的防守型边卫已然凤毛麟角,大量不安分的带刀侍卫以牺牲防守为代价去拓展进攻宽度与纵深。正是得益于马塞洛等人的出色发挥,人们对边后卫的可塑性和重要性普遍有了全新的认识,昔日的边缘角色们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在小世界杯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泽曼推出“冲锋边卫”组合,开启了深度进攻的时代。同一时期内的很多主帅借鉴了老帅的战法,过往为照顾防守而采用的“非对称”边卫布局开始被逐渐放弃,卡佩罗在皇马的试验(1996/97)便成就了罗伯特-卡洛斯。
拥有强大的爆发力、冲刺速度和体能储备,传中技术、射门力量和定位球绝技世人皆知,卡洛斯是支撑意式zona-mista体系的理想人选。虽然经历了幅度很大的人员更迭和打法调整,博斯克依然沿用了卡佩罗的建队思路,卡洛斯成为一名真正的得分后卫(868场105球126助攻)。较之得分和助攻数据分布平均的卡洛斯,马塞洛是一位更擅长助攻且乐于带动队友进行配合的边后卫。
自帕尔梅拉斯登陆欧洲以来,卡洛斯不断强化力量训练,最终形成了通过突然的后插上进攻打乱对手的节奏,依靠爆发力和对抗能力碾压对位者的比赛风格。马塞洛在学徒年龄曾长期踢室内足球,练就了史诗级的脚下活,其顺滑而流畅的停、带技术,以及深陷重围时的控球能力都令人印象深刻。经过了多位名帅的提点,马塞洛进化为“边前腰”,盘带和出球的选择愈发合理,带动局部配合时的大局观和视野有了长足进步。如果说卡洛斯演绎的是欧式暴力美学,那么马塞洛显然就是老派桑巴艺术的代言人。
2013/14赛季,马塞洛代表皇马出场39次(首发32次),主要任务是担任强弱交锋时的“开瓶器”,到了强强对话时就不得不让位于防守能力更强的科恩特朗。2014夏窗,皇马中场“两进两出”,就此完成了风格转型,马塞洛的进攻才华在随后的22连胜期间彰显无疑,皇马拥有了彼时最强的边卫搭档。
齐达内回归后重启倚仗BBC的国策,打造了或许是近年来效率最高的左路组合。C罗边中游走、突前压制,拉莫斯上抢扫荡、强势兜底,克罗斯居中调度、梳理球路,马塞洛在这个保护网内拥有较高的自由度,一边协助中场完成出球任务,一边配合C罗经营左肋部区域,用精准的边路传中为BBC输送炮弹。在后期的菱形442架构中,马塞洛更是承担起了包打左路的重任,其稳健而细腻的控球能力与另一侧卡瓦哈尔的“跑锋”打法相得益彰。
来源:刘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