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法治报·教育周刊》|这个寒假,我们这样过!

B站影视 2025-02-07 09:25 3

摘要:这个寒假,贵州的学生们以独特且精彩的方式,拥抱别样的成长旅程。有的通过购置年货,在生活里感受数学的奇妙乐趣;有的亲手制作美食,在烟火缭绕中体会劳动带来的充实与满足;有的投身假期打工,在忙碌奔波中积累社会经验;还有的和家人踏上旅途,用脚步丈量世界,领略多彩风光。

寒假,是探索世界的新起点,是自我挑战的试炼场。

这个寒假,贵州的学生们以独特且精彩的方式,拥抱别样的成长旅程。有的通过购置年货,在生活里感受数学的奇妙乐趣;有的亲手制作美食,在烟火缭绕中体会劳动带来的充实与满足;有的投身假期打工,在忙碌奔波中积累社会经验;还有的和家人踏上旅途,用脚步丈量世界,领略多彩风光。

他们的寒假,缤纷且充实,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寒假以来,黔西市雨朵镇妇联、镇团委利用各村(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启动寒假公益托管班。图为小朋友们展示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 通讯员 周训超 摄

“别样”作业 多姿多彩

“我们需要采买这些年货。”“这个家里还有,等吃完了再买……”1月25日,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媛媛,小手紧握着购物清单,与妈妈一同走进熙熙攘攘的超市购置年货。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她是带着学校布置的特殊假期作业而来的。

原来,这个寒假,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别出心裁,要求学生们以“贺岁购年货”为主题,和家长携手走进超市采买年货,并详细记录购买商品的价格、数量等信息,仔细计算总价与找零,最后以一份精美的手抄报或者一篇生动的数学日记呈现出来,借此深度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奇妙应用。

糖果2斤,单价12元,总价24元;春联1副,单价26元,总价26元……采购过程中,媛媛严格按计划挑选商品、比对价钱,精打细算地精心选购。结束后,她迫不及待回到家中,迅速整理采购信息,精心制作手抄报,认真写下自己的满满收获。

“这份寒假作业让孩子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还能让她体会父母操持家务的不易与辛苦。”媛媛妈妈张女士感慨地说。

“开饭喽!大家快来尝尝我的厨艺……”腊月二十九晚上,系着可爱围裙的六年级学生张娅婷,小心翼翼地端着一盘自己精心烹制的“狼牙土豆”,笑意盈盈地从厨房走出来,与家人围坐在一起,满心期待地分享自己的“佳作”。

置办年货、亲手制作灯笼、用心整理家务、精心烹制一道年夜饭、深入了解春节习俗、惬意观看几场电影……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充实且意义非凡的假期,各学校在寒假作业的设计上可谓煞费苦心、绞尽脑汁。通过减少书面作业量,推出“有年味”、重“实践”、可“自选”的趣味寒假作业,切实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让他们能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在遵义市正安县,孩子们练习舞蹈、书法,在书店阅读书籍等。图为孩子们在学习写春联。 通讯员 赵永章 摄(贵州图片库发)

假期打工 收获满满

1月27日,天刚蒙蒙亮,费意便从睡梦中醒来,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简单洗漱后,迅速拿起早已收拾好的行李,匆匆赶往重庆西站汽车站,满心欢喜地踏上回家的归程。

这一天,标志着他寒假打工生活的圆满结束。一个月前,费意所在的贵阳信息科技学院作为贵州高校中最早放假的学校之一,正在读大二的他,满心渴望增长社会阅历,亲身感受“外面精彩世界”的魅力,同时也想挣些生活费,为辛勤操劳的父母减轻负担。于是,在学长的热心介绍下,他与几名同学满怀憧憬地来到重庆一家电子零件厂开启打工之旅。

初来乍到,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与复杂的操作流程,费意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操作还不熟练的他,手上很快就被机器划破了好几个口子。然而,贴上创口贴的手指依旧在操作板上不知疲倦地来回跳动,他咬着牙,努力熟悉着每一个操作步骤。

刚开始,费意极不适应。“我是晚班,夜间都要待在车间里,时间一长,人就特别烦闷。”费意回忆道,做电子零件需要长时间保持坐姿,一坐就是整整一天,忙碌完站起来时,浑身腰酸背痛。而且,工作中一旦出了差错,就会被要求打回重做,情节严重的甚至还会面临扣钱的处罚。

不过,付出终有收获。经过一个月的辛苦工作,费意不仅获得了近4000元的薪酬,更在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工作的艰辛,收获了宝贵的成长与感悟,可谓收获满满。

“下个假期,我打算把驾照拿到手。”对于未来,费意眼神中满是憧憬与期待。

如今,假期打工在大学生群体中早已屡见不鲜。在贵州,越来越多像费意这样的大学生,趁着假期,精心挑选一份心仪的兼职工作,投身于社会实践之中。在这段经历里,他们所收获的远不止金钱报酬,还有在校园里难以获取的社会经验,让青春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快乐旅游 趣味无穷

寒假伊始,就读于余庆县实验小学的田沛宸便与家人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经过一番商讨,他们最终决定奔赴张家界,开启一场奇幻的自然探索之旅。

抵达张家界的第一站袁家界,站在观景台上,田沛宸兴奋地叫嚷起来:“哇,这里好像《西游记》里神仙居住的地方!爸爸,你说这里是不是真的有仙人?不然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地方!”眼前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形态各异,有的像利剑直插云霄,有的如仙女亭亭玉立,壮丽的景色让同行的孩子们瞬间沉浸其中,惊叹不已。

随后的几天,他们又游览了天子山、天门山等景点。天子山云雾氤氲,仿若仙境,放眼望去,峰林连绵起伏、层次分明。天门山更是气势磅礴,巨大的天门洞高悬于峭壁之上,仿佛通往神秘世界的入口,震撼人心。

“一开始有点害怕,但后来感觉自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小鸟,在愉快地飞翔。”乘坐索道时,田沛宸和他的表哥丁柳新欢呼道,“原来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爱护自然风景,不能让它们受到破坏。”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次旅行。天门山的玻璃栈道又刺激又好玩,我虽然有点害怕,但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还是勇敢地走了过去。以后我还要去更多好玩的地方!”谈及这次旅游感受,田沛宸非常激动。

“作为家长,我觉得这次旅行非常有意义。它不仅让孩子放松了身心,缓解了学习的压力,还拓宽了孩子的视野。”田沛宸爸爸田勇军告诉记者,“在旅行中,孩子学会了独立、勇敢和坚强,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寒假期间,贵阳市南明辖区内的许多小朋友在家长陪同下参加轮滑训练,通过运动,乐享假期。 通讯员 赵松 摄

福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展示馆邀请当地苗族绣娘指导放假在家的孩子学习苗族刺绣技艺,传承苗族文化。 通讯员 黄欢 摄(贵州图片库发)

记者手记

“双减”下的多彩寒假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即,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变革——“双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

这是一场使命必达的改革。我省积极响应,从政策落实、教学优化、课后服务升级等多维度发力,让学生从繁重课业中解脱,让家长从焦虑中走出,真正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这个寒假,便是“双减”成效的生动注脚。学校纷纷削减书面作业量,取而代之的是充满趣味与挑战的实践自选作业。孩子们告别了堆积如山的习题,投身生活课堂,自主探索与实践能力飞速提升。大学生假期打工热潮,也与“双减”理念不谋而合,他们提前触碰社会,在磨砺中收获宝贵经验。

教育不该只局限于一方教室,多彩的生活才是广阔课堂。期待“双减”持续深耕,让学生在自由多元的环境中绽放光彩,奔赴似锦前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永霞

编辑 曹吟秋

二审 常玥玥

三审 黄峰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