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万兆”时代 共赢数智未来

B站影视 2025-02-07 09:02 2

摘要: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要重点聚焦小区、工厂、园区三大场景,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城市和地区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有序引导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逐步走向部署应用。

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底,要重点聚焦小区、工厂、园区三大场景,在有条件、有基础的城市和地区开展万兆光网试点,有序引导万兆光网从技术试点逐步走向部署应用。

光网络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网络底座”,推进万兆光网发展,对于拉动有效投资、提升用户体验、促进新型信息消费、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2025年,以试点工作为牵引,万兆光网在各领域的应用普及将进一步丰富深化,产业链和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备,迈向“万兆”时代。

万兆光网加速应用普及

自2021年实施“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行动至今,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光网络基础设施,实现了“县县通千兆”,典型应用案例超过2万个。如今,万兆光网10倍带宽、10倍连接密度、10倍能效、99.9999%超高可靠性、0.1毫秒时延、米级精准感知和L4级自智网络等能力将进一步满足更多领域的前沿应用需求。

发展全光家庭,乐享极速网络体验。2025年,万兆光网将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蝶变。用户仅需几十秒即可下载一部时长2小时的8K高清电影大片;戴上VR眼镜进入直播间,就能沉浸式体验3D直播;还能轻松获取极速云存储(NAS)和极速云游戏、扩展现实(XR)等数字服务;使用基于光感的看家、康养等万兆光网业务;使用远程教育、远程办公、远程问诊、全民直播等多元业务,提升协同应用体验……万兆入户,显著提升了家庭场景的网络使用体验。

打造全光城市,助力智慧城市建设。2025年,城市万兆光网建设将加快。在校园里,云教学、远程教育等应用将实现;在医院、疾控中心等场所,智慧化医疗服务体系加速搭建;在重点文化旅游场所,全景数字化宣传导览、AR(增强现实)趣味互动、文旅数字人讲解等创新文旅业务将陆续上线。同时,万兆光网将推动“三农”数据进一步高效共享互通,支撑农民进行居家网络直播、电商销售等经济活动,促进乡村振兴。

构建全光企业,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2025年,企业F5G-A万兆光网普及应用将进一步深化,实现全光智慧楼宇、全光智慧园区创新应用。产业园区的网络持续向万兆光网演进,支撑生产、办公、安防多网合一,提升园区智慧化水平;结合AI等技术,打造智能化、灵活化、少人化园区,并开展智能算力车、确定性网络等一系列新型网络互联技术试点。

万兆光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释放出创新驱动发展的鲜明信号。2025年,我国将继续深化万兆光网的应用探索,实现部分创新应用规模化、商业化落地;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促进科技的创造力向社会的生产力转化。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共同迈向万兆时代。北京市正凝力打造“全光万兆”样板城市,构建万兆光网基础设施体系。在北京市平谷区国农港智慧云供销村播产业园,上百家直播电商的上下游企业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线上带货”,万兆光网支撑近1500名主播同时直播不卡顿、不掉线,进行8K直播、元宇宙直播也不在话下。上海市聚焦典型工业企业,开展了办公大楼万兆全面升级,车间、办公大楼接入总带宽达到10Gbit/s,可靠性和稳定性得到极大提升。贵州省正建设“千兆黔省”,持续发力将贵阳市打造为“万兆筑城”……2025年,一座座“万兆之城”将拔地而起。

赋能工业互联网,助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2025年,50G PON技术在企业园区、工业制造等应用场景的商用部署将进一步推进,推动园区实现业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同时,利用万兆光网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特性,在工业互联网试点验证和应用创新领域的探索将进一步深化。在江苏,“万兆园区”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重点推动园区网络从千兆向万兆升级,以高质量“网联”放大“智改数转”效应。

融合AI技术,推动产业升级。2025年,万兆光网技术底座将进一步筑牢,一体化算力网融合发展,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下坚实网络基础。江苏省通过万兆光网优化“车路云一体化”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智慧交通管控和服务水平,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云南将万兆光网结合AI技术,在鲜花育种、鲜花生产检测、鲜花交易市场预测等环节进行有效尝试,带动云南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万兆光网还可以助力构建更为强劲、绿色节能、快速便捷的“东数西算”高速算力通道,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5年是“千兆普及、万兆启航”的关键一年,万兆光网将创新演进,满足更多场景部署要求,打造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持续探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方法新路径,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网络基础。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