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打新冠疫苗,到底该打几针才安全?

B站影视 2025-02-06 21:58 3

摘要:新冠疫苗对癌症患者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不打,容易被感染;打了,又担心免疫力低下影响效果。那么,癌症患者到底该不该打?打几针最合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研究给出的答案。

新冠疫苗对癌症患者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不打,容易被感染;打了,又担心免疫力低下影响效果。那么,癌症患者到底该不该打?打几针最合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新研究给出的答案。

■ 一个特殊的研究机会

2021年6月,澳大利亚的医生们抓住了一个难得的研究时机。当时澳洲疫情相对可控,大多数人都未接触过新冠病毒,这让研究人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疫苗在癌症患者体内产生的免疫反应。

研究团队招募了395名癌症患者,其中257人患有实体瘤(如乳腺癌、肺癌等),138人患有血液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他们追踪记录了这些患者接种最多5剂疫苗后的反应。

张阿姨(化名)今年62岁,患有淋巴瘤。在接种第一剂疫苗时,她很担心:"我正在做化疗,抵抗力这么差,打疫苗会不会有问题?"但在医生建议下,她还是完成了接种。结果显示,前两针疫苗后她体内并未产生足够的抗体,直到打完第四针,才检测到理想的保护水平。

■ 实体瘤vs血液肿瘤:保护效果大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这与两类癌症的特点有关。血液肿瘤直接影响免疫系统,特别是使用抗CD20等药物治疗的患者,B细胞(产生抗体的免疫细胞)会被大量消耗。而实体瘤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

■ 打4针、5针,真的有必要吗?

对实体瘤患者而言,3针疫苗已经足够。但对血液肿瘤患者来说,情况不同:

李叔(化名)是一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前3针疫苗检测都未见抗体产生。但他坚持接种了第4针,终于产生了保护性抗体。"虽然过程漫长,但总算等到了好消息。"他说。

■ 不止抗体,还有T细胞保护

研究中有个特别重要的发现:即使某些血液肿瘤患者没有产生抗体,他们的T细胞(另一类重要的免疫细胞)也可能被激活,提供保护。

这意味着,即便抗体检测结果不理想,患者体内仍可能存在其他防护机制。

■ 安全性如何?

研究期间,116名(29%)患者感染了新冠。但令人欣慰的是:

■ 实用建议

2.血液肿瘤患者:

3.特殊情况:

化疗期间可以接种年龄不是限制因素使用皮质类固醇不影响最终免疫效果

【温馨提示】 每位癌症患者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具体是否接种、何时接种,请遵医嘱。记住,"适度保护"胜过"过度担心"。

这项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癌症患者完全可以安全接种新冠疫苗,关键是要有耐心,遵循适合自己的接种方案。即使暂时没产生抗体,T细胞也可能在默默保护着我们。

科学正在不断进步,我们对疫苗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癌症患者及家属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参考资料:Body A, Lal L, Srihari S, MacIntyre CR, Buttery J, Ahern ES, Opat S, Leahy MF, Hamad N, Milch V, Turville S, Smith C, Lineburg K, Naing Z, Rawlinson W, Segelov E. Comprehensive humoral and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to COVID-19 vaccination in adults with cancer. Vaccine. 2025 Feb 6;46:126547. doi: 10.1016/j.vaccine.2024.126547. Epub 2024 Dec 7. PMID: 39648104.

来源:康讯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