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期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春季开学的节奏,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特别准备了这份心理调适提示,与你共同迎接新学期。
亲爱的家长们、同学们:
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期即将到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适应春季开学的节奏,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特别准备了这份心理调适提示,与你共同迎接新学期。
一、开学不适应的表现
从假期的自由作息到学校规律生活的转变,往往让同学们感到焦虑与不适,新的学习任务与环境的变化、低年级或寄宿生的分离焦虑等,都难免易引发学生一系列不适应:
(1)行为:有的孩子可能会拒绝去上学,有的孩子就算去上学了也会出现迟到早退、坐不住、发脾气、顶撞老师等行为。
(2)生理:排除身体疾病层面的原因后,还是出现失眠、睡不实、困倦、没精神、头晕、恶心、乏力、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3)心理:记忆力或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
这种不适应一般会持续一段时间,对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这些表现,家长和孩子可以怎么做呢?
二、家长提示:温馨陪伴,助力孩子平稳过渡
1.理解情绪变化
开学初期,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或行为变化,比如烦躁、易怒、沉默等。家长需要理解这些表现可能是心理适应的正常过程,不必过度紧张或责备。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认真倾听,给予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可以引导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2.提供情感支持
以积极、鼓励的态度与孩子沟通,避免过度施压,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回顾假期中的美好回忆,或者聊聊新学期的期待和目标,周末开展家庭活动等,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感。
3.设定合理期望
每个孩子的学习节奏和能力不同,家长应设定合理的期望值,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节奏进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努力和进步。遇到困难时,给予实质性的帮助而非简单的批评。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学习的焦虑,家长可以与他们一起分析问题,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4.培养适应能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时间表,逐步调整生活节奏。对于住宿生,家长应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从日常小事做起,如整理个人物品、安排学习时间等,让孩子在实践中增强自信。同时,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5.发挥榜样作用
家长自身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为孩子树立榜样,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开学的挑战。通过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如一起阅读、讨论学校趣事等,不仅能增进亲子关系,也能以身作则,传递积极能量。
三、学生提示:主动适应,促进自我成长
1.调整生活作息
开学前一周,可以尝试逐步调整作息时间,逐渐与学校的日常作息同步。这样可以帮助身体提前适应开学的节奏,减少开学后的疲惫感。
2.制定学习计划
对新学期的学习任务,可以尝试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比如,每天完成背诵多少个单词,每周复习多少个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减轻压力,还能增强成就感。
3.主动建立友谊
如果对人际关系感到担忧,可以勇敢迈出第一步,尝试主动与同学打招呼,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寻找和同学的共同兴趣点,友谊需要时间和耐心去经营,不必急于求成。
4.调节情绪状态
开学初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不必过于担心。可以通过一些放松活动来调节负性情绪,比如听音乐、运动、画画或写日记。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自己在紧张的学习中找到平衡。
5.积极寻求帮助
如果感到焦虑或不安,不要憋在心里,可以主动与信任的家人、老师或朋友倾诉。分享自己的感受不仅能缓解情绪,还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支持。请记住,寻求帮助并不是软弱,而是勇敢的表现。
新学期的到来,是学习与成长的双重旅程。面对可能的不适应,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共同探索、共同成长。经过家长的积极引导和孩子的自主调节,多数孩子对新学期不适表现会逐渐消失,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大的影响。但如果症状较重,自我调节也没有效果,或持续时间较长(超过两周仍未好转),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愿每位同学都能在新学期里,收获知识,拥抱友谊,健康成长;愿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孩子坚实的后盾,陪伴他们勇敢前行!
长沙市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热线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