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麻醉会让人“变傻”吗?争议从何而来?许多人担心麻醉会影响大脑功能,尤其是术后出现短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时,更容易联想到“变傻”。这种担忧主要源于两种现象:
转自:上观新闻
一、麻醉会让人“变傻”?争议从何而来
麻醉会让人“变傻”吗?争议从何而来?许多人担心麻醉会影响大脑功能,尤其是术后出现短暂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时,更容易联想到“变傻”。这种担忧主要源于两种现象:
1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少数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在手术后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但研究显示,这种情况多为短期表现(持续数天至3个月),发生率约10%-15%,且仅有1%可能长期存在。
2 麻醉苏醒期的正常反应
全麻药物代谢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清,这种暂时性状态常被误认为“变傻”,实际上会在几小时内完全恢复。
二、麻醉是如何影响大脑的呢?
关键科学机制
全麻药物的作用原理
全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让患者进入可逆性无意识状态。例如:
丙泊酚:激活GABA受体,抑制神经元兴奋性。
七氟烷:阻断钠离子通道,减少神经冲动传导。
这些作用在药物代谢后会完全消失,不会永久改变大脑结构。
药物代谢的真相
常用麻醉药半衰期极短(如丙泊酚仅30-60分钟),48小时内基本被肝脏和肾脏完全清除。
目前无证据表明规范剂量的麻醉药会残留并损伤脑细胞。
三、哪些人需要特别注意?
风险因素解析
以下人群术后认知功能受影响的风险略高:
65岁以上老年人:脑血流减少、神经元修复能力下降。
术前已有认知障碍者:如阿尔茨海默症早期患者。
复杂/长时间手术:麻醉时间超过4小时可能增加风险。
但需明确:这些风险主要与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相关,而非麻醉直接导致。
四、权威结论:麻醉的安全性
国际研究共识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指出:单次规范麻醉对成人和儿童均无明确长期脑损伤证据。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研究追踪7岁以下儿童后发现,单次全麻对智力发育无显著影响。
局麻与全麻的区别
局麻(如拔牙、剖宫产)仅阻断局部神经,完全不影响大脑。
全麻虽暂时抑制意识,但药物代谢后功能即恢复。
五、如何降低风险?患者能做什么?
术前准备
告知医生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
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可能加重认知障碍)。
术后恢复
认知训练:术后1周内进行简单记忆游戏或阅读。
营养支持:增加深海鱼(富含Omega-3)、坚果等健脑食物。
避免焦虑:短期记忆力下降多与心理压力有关,保持放松更利恢复。
六、破除谣言:这些说法不科学!
❌ “全麻等于死过一次,伤元气?”麻醉是可控的生理抑制,与“元气”无关。
❌ “麻醉药会杀死脑细胞?”药物仅暂时影响神经信号传递,不会造成细胞死亡。
❌ “麻醉次数越多越容易变傻?”
现有研究未发现多次麻醉与认知功能下降的因果关系。
麻醉是现代医学的重要保障,在规范操作下安全性极高。术后短期认知变化多与个体差异、手术应激相关,而非“变傻”。患者无需过度恐慌,科学了解机制、积极预防才是关键。
来源:新浪财经